铸轧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1:44: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低些;反之,冷却水温度应高些。

冷却水温度过高,会导致辊套表面温度过高,会造成粘辊,致使生产过程中断。冷却水温过低,则板面易产生石墨条纹。判断冷却水温是否合适,可通过测量轧辊辊面温度来判定(表面测温偶),通过长期的生产跟踪可确定适合铸轧机的冷却水温。辊套表面温度变化的规律是:与铝熔体接触的一瞬间,温度最高,在铸轧辊旋转90°后,辊套表面温度急剧下降,随着轧辊旋转角度的增加,表面温度不断下降。

(4) 浇注温度(前箱温度)

铸轧生产的浇注温度即为前箱内的熔体温度。稳定的前箱温度有利于保证带坯晶粒度的均匀。

前箱温度的设定主要根据合金来确定,合金的流动性差,则前箱温度高些。反之,则低些。生产中,静置炉内熔体温度最好控制在730℃~750℃范围,前箱熔体温度最好为685℃~695℃。

(5) 凝固瞬间的铝熔体供给所需的静压力(前箱液面高度)

保证铸嘴板与辊面之间的铝熔体表面氧化膜不被破坏的条件下,前箱液面越高

越好有利于获得致密的组织。

如果前箱液面高度较低,静压强较小时,可能出现裂纹或热带。若前箱液面很

低,会造成铸嘴局部堵塞,使得生产中断。若液面偏高,静压强过大,易产生氧化膜黑皮,若液面太高而供料嘴与铸轧辊间隙又过大,则易冲破氧化膜,熔体进入嘴辊间隙,无法继续铸轧。

1.3 铸轧的其他操作 (1) 铸轧工艺润滑:

由于铝液与轧辊表面直接接触,凝固后铝带坯与轧辊表面容易粘连,故需进行辊面润滑。

目前国内常用的润滑方式:火焰喷涂和石墨喷涂

火焰喷涂:通过火焰烘烤辊面,产生炭灰进行润滑,主要使用液化气,通过调节火焰的大小来控制喷涂量。缺点:容易产生炭灰。

石墨喷涂:喷枪对石墨乳液进行雾化,通过石墨吸附在辊面起到润滑作用。石墨喷涂系统相对火焰喷涂系统较为复杂。石墨喷涂系统示意图如下:

泵 压缩空气 石墨罐 (电机搅拌,防止石墨沉淀) 上喷枪 过滤网1 过滤网2 下喷枪 压缩空气 过滤石墨乳液中的杂质 石墨喷涂系统示意图

1、调整石墨量的大小。石墨量大,则喷涂量大;反之,石墨量小,

墨喷涂大小的调节

则喷涂量小;

2、调整压缩空气大小。压缩空气大,喷涂发散,相当于喷涂量小;反之,压缩空气小,喷涂集中,相当于喷涂量大;

3、调整石墨乳液的配比。石墨配比即石墨与水的比例,通常为1:50-100。石墨配比小,即1:50,则喷涂量大;反之,石墨配比大,即1:100,则喷涂量小。

懂得根据不同产品、工艺参数,调整好石墨喷涂量,是作为一名机列操作手必备技能之一。

操作注意点:开启石墨喷涂时,需先开压缩空气,再开石墨!

(2) 铸轧板形控制

A、 常见铸轧板形

正常板形 二肋厚 楔形板

B、评价铸轧坯料板形的主要指标:

(a) 两边厚差:每块样板距两边部50mm所测厚度的差值,即h1-h2;

(b) 中凸度:(中间厚度减去两边厚度的平均值/中点厚度)×100%,即

[h0-(h1+h2)/2]/h0×100%

其中:

h0为板样中部的厚度值;

h1、h2分别为距带材两边50mm处的厚度值。

例如:WS侧边部厚度值为7.206mm,DS侧边部厚度值为7.234mm,中部厚度值为7.258mm,则根据公式,计算其中凸度为0.52%

(c) 纵向厚差:在一个轧辊周长沿长度方向上测得的任意两点厚度的最大差值,即

沿板材轧制线方向,板材厚度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d) 同板差:沿宽度方向对称两点差值的最大值的绝对值/中间点厚度值×100%;例

如,某板样测量值如下7.206、7.208、7.228、7.236、7.248、7.258、7.246、7.242、7.240、7.238、7.234,则其同板差为(7.238-7.208)/7.258×100%=0.41%

DS侧轧制线方向 WS侧 h1 h0 h2 C、板形的测量方法:

每块板样从中点向两侧每隔100mm取一点,距两边部50mm各取一点作为测量点,边部第一、二点之间距离小于100mm。

D、板形调整

调整方法如下:

1、在线调整两侧预载力,适合于微调(<0.03mm),大约10T=0.01mm左右; 2、调整楔块:适合于两边厚差>0.03mm的调整。调整前适当降低预载力(不能太低,否则漏铝),然后调整牌坊架两侧的楔块摇杆,每调摇杆一个行程厚度变化约0.01 mm,辊缝减小可使板厚减小,板的中凸度增大;反之可增大板的厚度及减小中凸度。

3、调整铸轧区长度:铸嘴后撤加大铸轧区长度,铸轧区长度加大,中凸度增大;反之中凸度减小。操作时需防止铸嘴与辊的间隙太大造成漏铝。

4、调整速度:速度增大,中凸度减小,同时板的厚度减小;调整速度应点动(提速时,应略提高前箱液面;降速时,应略降低前箱液面),防止粘辊或热带的产生。

E、板形控制规则:

周长样取样规范:一般连续剪切12-14块样板,宽度200-300mm,总长度应不小于辊周长;按剪切得顺序用蜡笔编上记号;剪切得样板表面要求平整,已变形的样品不能作为检测样板。

验收指标:板宽大于1500mm的3003或其他产品,铸轧板中凸度控制在0-0.7%之间。其他板宽小于1500mm的所有产品,铸轧板中凸度控制在0.2-0.8%之间。两边厚差不大于0.04mm。最大纵向厚差小于板厚的1.5%

(3) 钛丝的添加

带坯中的晶粒尺寸通过在熔体中加入晶粒细化材料控制。晶粒细化线杆是直径为9.5MM的Al-5Ti-1B线杆,添加速度取决于铸轧带坯要求的晶粒尺寸。

钛丝计算公式:

钛丝添加速度=(带坯速度×带材宽度×带材厚度×(目标钛含量中间值(0.013%)-熔炼钛含量))/354.23,其中目标钛含量百分号不要计算,单位为mm;

例如:BP带坯速度为1050mm/min,带材厚度为7.0mm,带材宽度为1600mm,目标钛含量中间值为0.013,熔炼钛含量为0.004,

则钛丝添加速度

=(1050×1600×7.0(0.013-0.004))/354.23=298mm/min=298/25.4 =12inch/min

例题:要求成品Ti含量0.015%,实际铝水含0.005%的Ti含量,每小时产量按2000kg/h,Al-5Ti-B中Ti含量是5%,直径9.5mm,Ti丝速度要设定多少?

1.每米长度Al-5Ti-B丝的重量:1×πD2×2.7g/mm2=191g/m 2.每米Ti含量:191×5%=9.55g/m

3.2000kg/h:2000×(0.015%-0.005%)=200g Ti 4.200÷9.55/60min=0.35m/min=35cm/min

(4) 预载力的设定

目的:辊缝保持恒定,以提高板厚的稳定性,防止纵向厚度波动。预载力设定值至少为轧制力的1.2倍,在此预载力下,不能调整辊缝调节器。

计算:实际预载缸直径为61cm,预载缸面积为2920cm2,输出压力为200kg/cm2 所以,单边预载力=所需轧制力/预载缸面积

=200kg/cm2*2920cm =584000kg=584t

两边预载力:F总=2*584=1168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