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在现代文学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1 20:47: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古典文学

在现代文学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考察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在没有发明印刷术,报刊杂志没有出现以前,更确切地说,在文学还非现代意义的、意识形态类的概念时,文学只是作为一种个人的东西存在着,它与个人的生活实践,情感波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的最大价值是给人提供了一个宣泄、调剂、娱情的工具,那时的文学批评也多是读书人感情的宣泄。当然,也有作家揭露时弊,寄寓理想,也有作家糟踏文学才能,阿谀权贵,也有批评者借题发挥,抒一己之见,也有批评者滥言刺人,行迎逢权贵之实,但这仍是个人的事情,真情实感也好,虚情假意也好,完全存乎个人一念。社会是复杂的,人是复杂的,文学创作与批评从来不曾像某些人臆想的那样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着很大作用,人类社会有着它复杂的运行机制,文学要做的,只能是提供一种审美向度,靠这种审美熏陶,更靠个人的自在的审美追求,令人更纯洁,使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更和谐,也使人在纷繁的物质世界面前不致丧失人的情性,人的尊严。诗歌作为人类最初的文学样式(也必将是永远的文学样式)的产生,正是适应了文学反映个人生活中瞬息间的情感,给生活增添乐趣,满足人的审美追求的要求。诗歌与人的生活联系密切。“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诗歌完全是人的思想的自然流露,人在社会中生活,有着各种复杂的情感,寓情于诗歌,则喜有喜诗,哀有哀歌,悲有悲鸣;做事时有记事诗,无聊时有遣兴诗,……。其它文学样式,多是在诗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那种能够体现诗歌的人情美和审美追求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优秀作品。中国的古典诗歌数量惊人,佳作众多,而且更能体现一种个人的审美追求和娱悦,更体现了一种个人生活的要求,所以更有助于发掘和创造生活的中美。中国文学的古典和谐美是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考察它,也许更

有肋于当代文学把握自己的方向。

要全面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就必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在《易经》。《易经·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里包含着中国文化的两个向度:一,包融宇宙,以象立本的彻底唯物主义;二、人神相通,人物交融,以人贯中的辩证人本主义。“神”,并不是如同西方主宰人物命运的上帝一样的超现实的东西,《易经》上说:“阴阳不测之谓神”,“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这个“神”可以理解为冥冥中支配着宇宙万物(当然也包括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中国古人似乎与当代以量子力学和混沌科学为发端的承认客观规律的难测性的倾向相通了。“象”,最初指龟裂纹之象,后演变为万象之象,不仅指实在的物象,也指抽象的卦象、爻象,《易经·系辞(上)》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易经》的作者尽可能观察宇宙万象,并“作八卦”,以“立象”的方式来揭示众象之间的普遍联系,这较之希腊人把逻各斯(逻辑)视为存在的本质深刻得多。当然,站在今天的角度来分析上古的思想是不可能求得其全貌的。上古人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组织还处于以血缘为纽带的血亲部落状况下时,其一切智慧都笼罩在虚诚的占筮活动神秘气氛中,显得模糊圆融,而且在统治者、思想家、平民那里存在着理解上的差次,平民、统治者更多地把圆融的智慧不自觉地化在一种有规则的生活样式中,农业宗法社会存续的必要,圣人们早熟的智慧的熏陶,使中国的先民们既顺应自然,又改造自然,既敬“昊天”,又敬自身(以崇拜祖先为中心)当人的心灵对于自然和自身不是畏惧而是因彻悟而保持一种达观乐命的境界时,人类就能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道德经》)”状况下缓慢而心灵自在地发展自己的文明。

随着不同历史时代的不同要求,它在社会上层、中层、下层中以不同形式在演变,向一种最高的境界推进。西周末年的“礼崩乐坏”造成的社会斗争的复杂剧烈,掌握文字的人才大量流入民间,为中国文化以理论形态出现提供了机会。从春秋直到西汉初年,诸子百家争鸣,使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各个层面上都得到发展延伸,而立文字的理论形态又必然以它的言不尽意、不圆满而不能全面体现文化的精神。道家主张无为,“守静笃”,以达到无不为的境界,而在那个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很模糊的社会状况下,思想家高超的智慧必然不是为复古的“小国寡民”设想,就是成为个人超脱凡俗,安身养寿的警策;儒家主张有为,“自强不息”,以仁和礼来挽救人的精神和社会的混乱,圣人治下的王道乐土是它追求的最高目标,而“从心所欲”,光明磊落,又“不逾矩”(《论语、为政》的辩证人本思想境界在当时也只有孔、孟能达到,对人君约之以仁,对人民约之以礼,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只可能是一种幻想。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道家、儒家在西汉前期综合了各家之长后,经过两汉厚重朴实风格的锤打,经过魏晋南北朝吸收佛教文化而形成的飘逸空灵风格的洗礼,经过大唐恢宏阔大风格的冶炼,到宋明,中国文化精神终于在理论上得到一次集大成的,系统的呈现,这就是以程(二程)朱(熹)的道学派,陆(九洲)王(阳明)的心学派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建立了囊括宇宙论、人性论、道德论、政治论等等的庞大体系。道学家认为,阴阳二气与由阴阳二气组合而成的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元素,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材料,理即太极,是气和事物的结构规则和阴阳二气永恒运动的规律;“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周敦颐《太极图说》),“人人都有一太极”(朱熹),但由于先天化成的气质的不同,天理被人的欲望掩盖,人可以通过格物(“穷尽事物之理”)致知(“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诚意(“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正心(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