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第四版重点知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7 16:45: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第四版重点知识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答:国外看法:1、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2、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3、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将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国内看法:社会为研究对象;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学科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

正确把握:社会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对社会学对象的理解不应强求一致。

2、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重要性?

答:定义社会学的对象,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区别社会学的学派;确定社会学的属性;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直接、间接的包含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理论上,每个社会学家自觉或不自觉的解决的问题,实践上,每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某种意义上,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答: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

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学科的关系:综合性学科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个别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管理学的综合性学科的关系:同属综合性学科。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答: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识: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符合规律性;对社会管理和制定社会政策提供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政策、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答:对转型的认识越深入,越全面,社会学的成长越扎实、越迅速;成长了的社会学,推动转型过呈比较顺利、比较健康的发展;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

但也要注意吸取、借鉴国外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要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防止一切照搬,也要避免一切排斥。

6、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

答:1、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由此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安排;

2、意味着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有着特定的社会需求,由此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

3、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社会劳动、投资的重要主题,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够;

4、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缩减型,由此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存在。 7、“人类例外范式”与“新生态范式”的不同观点

答:人类例外范式:1、人类不同于其它动物,他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有文化。2、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是无限的,韦华德变迁相对于生物特征的变化更为迅速;3、因此人群的差异是有文化的社会引起的,并非从来就有的,而且这种差异可以通过社会加以改变,甚至被消除;4、文化的积累意味着进步可以无限制继续下去,并使所有的社会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这种认识导致一种错误的观念,即认为环境的负荷能力可以无限增长,予取予求,从而否定匮乏的可能性。 新生态范式:1、社会生活是由许多相互依赖的生物群落构成的,人类只是众多生物物种中的一种;2、复杂的因果关系及自然之网中的复杂反馈,常常使有目的的社会行动产生预期不到的后果3、世界是有限度,因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其他社会现象,都存在自然的和生物学上的潜在限制。这种范式的区分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工业社会中人类认识的偏差,而且实际上为开创环境社会学这门分支学科奠定了基础。 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 9、简述“社会”的概念?

答:社会唯名论:社会是代表具有相同特征的许多人的集合,是空名而非实体,实实在在存在的只有个人。

社会唯实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马克思: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不单单是个人的堆积和简单相加。它是人们之间

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产生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的本质和基础。

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生活系统和思想文化系统构成。 10、怎样理解社会功能?

答:整合功能:文化整合、规范整合和功能整合。

交流功能:创造了交往的工具,提供了交往的场所和规范,使人类互动得以进行。 导向功能:行为规范进行导向。

继承和发展功能:文化通过社会得以积累和发展。 11、什么是社会运行?

答: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变现为社会多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功能的发挥。 12、怎样对社会运行的状态做出评价? 答: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满足需要原则。 13、试析血缘、地缘、业缘的关系?

答:血缘关系:以血统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不同情况下,血缘关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地位作用不同。

地缘关系:以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臵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封闭性和开放性之分。

业缘关系:以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 14、什么是文化?

答: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成果。其特点是人类后天习得,并为人类所共有。 15、文化可以区分为那些不同的类型?

答: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6、简述文化的基本特征?

答:超生理性和超个性:后天习得,不能通过生理遗传;全括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象征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不同的要素构成,按照一定规律或规则形成一个综合整体;传递性:会被他人模仿利用,发生纵向或横向的传递过程;变迁性:文化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