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22:12: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固体制剂车间验证重点 2014-09-16
固体制剂车间验证重点
1. 验证文件类
1.1. 质量风险管理文件
1.1.1. 工艺验证前的风险管理、工艺验证后的风险回顾。 1.1.1.1. 验证的参数是否基于风险项目点。 1.1.1.2. 物料存放、运转是否具有防混淆措施。
1.1.1.3. 固体制剂应对物料粒度 、制粒参数 、终混参数、压片压力速度、内包热合温度等进行风评。
1.1.1.4. 相关测量仪器仪表的准确度确认,应在风评文件中体现。如温度显示或记录的数值可信程度,检查中可追踪仪器仪表的计量确认文件。
1.1.1.5. 中间产品分析方法是否经过确认 , 特别是验证中新增加的检验项目,其检验方法应经过验证。
1.1.1.6. 产品批量与设备的适应性评估。 1.1.1.7. 风险评估中应包括以前的偏差。 1.1.2. 设备验证的风险管理。
1.1.2.1. 设备验证应按 URS 、 DQ 、 IQ 、 OQ 、 PQ 进行。 1.1.2.2. 设备的权限管理,保证控制人员级别不同权限不同。
1.1.2.3. 设备四Q确认中应能与工艺过程参数相适应,对工艺参数中需要设备控制的项目均应确认。
1.1.3. 清洁验证的共线生产风险评估。 1.1.3.1. 明确共线生产品种。 1.1.3.2. 共线风险采取的措施。
1.1.3.3. 除共线设备,还特别注意共用容器、工具的区别使用。 1.1.3.4. 相应的验证方案。 1.2. 工艺验证文件
1.2.1. 工艺验证的目的应明确。
1.2.2. 工艺验证中应确认关联的前期确认完成情况,如设备应完成OQ,公用系统(水、气、空调)应完成验证,洁净区环境应定级完成。 1.2.3. 仪表的确认应首先完成,计量器具台帐、计量追踪。
1.2.4. 检查上述文件之间的时间逻辑顺序,不得出现时间冲突现象。 1.2.5. 相应的工艺规程、 BPR 、 SOP 均应修订完成。
1.2.6. 对比工艺处方、工艺过程与注册处方工艺过程的一致性。
1.2.7. 相应的标准应完善,如成品标准、中间产品标准、原辅料标准。 1.2.8. 相应的检验操作规程应均制定完毕。
1.2.9. 工艺验证中取样计划应明确,取样量、取样点应明确。特别是终混取样过程应具有可操作性。取样工具应具备。
1.2.10. 取样后样品的存放方式、存放地点、存放记录均应明确。
1.2.11. 验证方案与验证报告的一致性。
1.2.12. 验证报告中原始数据收集情况检查。 1.2.13. 验证数据与方案中设定参数对比检查,同时对比工艺规程、BPR 、SOP三者一致性。
1.2.14. 验证过程中是否存在与方案有偏离的过程,未达到验证要求的数据是如何处理的。
1.2.15. 对验证方案的培训是如何进行的,检查培训记录或提问验证过程一些细节问题。
1.2.16. 工艺验证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2.16.1. 处方的一致性,法规符合性。 1.2.16.2. 外加辅料是如何计算的。 1.2.16.3. 包衣材料是如何计算的。
1.2.16.4. 粘合剂的计算方式,特别是乙醇浓度计算。 1.2.16.5. 有没有单件鉴别取样、检测。 1.2.16.6. 粉碎目数的控制、检测方式。
1.2.16.7. 称量过程的复核手段,不应存在差错风险。 1.2.16.8. 称量数据的记录,最好有即时打印功能。 1.2.16.9. 称量前后物料的存放、保管如何控制。
1.2.16.10. 湿法制粒过程中一次制粒量与生产设备的容量的确认。 1.2.16.11. 湿法制粒粘合剂的温度,是常温还是固定温度。 1.2.16.12. 烘房干燥厚度控制,时间控制,温度控制。
1.2.16.13. 流化床干燥过程的进风量、进风温度、物料温度、干燥时间,终点水分控制。
1.2.16.14. 全部干燥过程的水分应跟踪记录,最后一次水分应多点取样,证明一致性。
1.2.16.15. 湿整粒与干整粒过程孔径与速度的控制。 1.2.16.16. 终混时间与转速应明确规定。
1.2.16.17. 终混过程的梯度取样 ,取样点应多点分布,最不易混合点应明确,并作为取样点。
1.2.16.18. 考察终混均匀性(含量、水分、性状 ) ,其中颗粒特性的检测,如:粒度分布、松密度、紧密度、休止角。
1.2.16.19. 根据松密度确认批量与设备的相适应性。 1.2.16.20. 含量均匀度的标准设定,应适当不能过松。
1.2.16.21. 压片机、充填机的模具与在工艺规程中明确规定,如压片用多少毫米冲头,胶囊
充填用几号模具。
1.2.16.22. 压片过程中应有检测金属粒子的能力,金检机检测能力应每班确认。 1.2.16.23. 压片与充填的速度应明确规定,同时应验证压片压力与速度范围和两者之间的交
叉关系,验证范围的合理性。每个阶段所压出的产品应检测溶出度、硬度或脆碎度等项目。
1.2.16.24. 压片、充填过程对每个冲头稳定性验证的取样应有方法,应连续至少取一个压片
周期的素片检测重量差异。
1.2.16.25. 包衣过程包衣液的配制后应有存放时间规定。
1.2.16.26. 包衣过程包衣锅转速、片床温度、进风温度、进风量、出风量、蠕动泵转速、筒
内压力、包衣时间均应有明确的规定。
1.2.16.27. 内包装过程中应验证热合温度、上加热板温度、下加热板温度、压缩空气压力、 冲裁速度。
1.2.16.28. 内包必须要确认密封性,通过密封性检测仪确认。 1.2.16.29. 首件复核过程的控制。 1.2.16.30. 验证应经过培训。 1.3. 设备验证文件
1.3.1. 设备验证应按四个阶段开展。
1.3.2. 设备资料应齐全 , 其中包括设备合格证 、 说明书 、 URS 、 验收记录 、 操作规程 、维护规程等。
1.3.3. 设备验证应基于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设备验证的项目与风险评估相一致。
1.3.4. 粉碎设备的粉碎方式与产品能否相适应,如热敏物质应用气流粉碎方式;粉碎设备的除尘方式应能保证粉尘尽可能受到控制。 1.3.5. 粉碎的加料方式与除尘罩应相适应。
1.3.6. 粉碎机应注意排风、除尘相关的评估,是否存在倒灌风险。建议厂房最低压差点监测与外界压差,以防厂房相对大气压负压。
1.3.7. 称量设备(称量棚 )的自净能力应在验证文件中体现。(同时注意同一时间段内称量区里只能有一种物料) 1.3.8. 称量设备的流向测试应符合要求。
1.3.9. 称量设备的过滤单元的管理 ,初始压差的情况,应根据压差定期更换或使用时间定期更换,应注意初始风速与压差的关系,设定初始压差时应最好明确风速。
1.3.10. 湿法制粒中,主药与辅药加入方式或顺序应有明确规定,特别是主药含量小的产品。
1.3.11. 湿法制粒应验证制粒终点的判断方式。
1.3.12. 湿法机的保护气、冷却水可能与药品接触,是否存在风险。 1.3.13. 整粒机可能产生的金属粒子风险评估确认。
1.3.14. 烘房干燥的均匀性验证必须要确认,水分均匀性确认。
1.3.15. 烘房温度分布应进行确认,温度显示与实际应一致,温度控制方式。 1.3.16. 流化床的水分均匀确认、抖袋材质的确认。
1.3.17. 流化床温度控制、进风量控制、空气过滤器管理(过滤器型号、压差、更换记录、现场标识 ) 。
1.3.18. 终混机转速的确认(显示转速与实际转速应一致 ) ,设备计时确认。 1.3.19. 终混机安全保护措施。 1.3.20. 终混产量与设备相适应性。
1.3.21. 终混机转速与实际转速一致性确认。
1.3.22. 压片、充填机速度确认、装量差异的控制手段。
1.3.23. 应对压片或颗粒灌装前进行金属粒子检测机检测能力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