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3:06: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2电路设计与分析

2.1控制线路的设计

2.1.1控制线路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最大限度的满足电动机的控制要求是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依据。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电气控制线路简单,经济,合理,便于操作,维修方便,安全可靠。同时还要正确合理的选用电气元件,确保电气控制系统正常工作,同时考虑技术进步,造型美观。

设计电气控制线路一般两种方法,一种是分析设计法,一种是逻辑设计法。对于搅动泵简单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一般均采用分析设计法。后者适用于较复杂的线路的设计。

分析设计法是根据控制要求选择一些成熟的典型基本环节来实现控制要求,而后再逐步完善线路功能的一种方法,并适当配置联锁和保护等环节,是其组合成一个整体,成为满足控制要求的完整电路。

这种设计方法比较简单,容易被人掌握,但是要求设计人员必须掌握和熟悉大量的典型环节和控制电路,同时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故又称为经验设计法。 用分析设计法初步设计出的控制电路可能有多种形式,须认真比较分析,反复修改简化,甚至要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才能得出符合设计要求且比较合理的控制电路设计方案。

2.1.2 设计的基本步骤

设计前一定要对设计要求详细分析,对于控制要求较复杂的设计还必须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综合制定出具体,详细的工艺要求,在征求机械设计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的意见后,作为电气控制电路设计的依据。分析设计法的基本步骤是: (1) 按工艺要求提出起动,制动,反向和调速等要求设计主电路。

(2) 根据所设计的主电路,设计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及满足设计要求的起 动,制动,反向和调速的基本控制环节。

(3) 根据各部分运动要求的配合关系及联锁关系,确定控制参量并设计控制电路的特殊环节。

(4) 分析电路工作中肯能出现的故障,加入必须的保护环节。

(5) 综合审查,仔细检查电气控制电路是否正确,关键环节可必要实验,进一步完善和简化电路。

2.2搅动泵自动控制系统的工艺要求

很多铁质零件在涂漆前其表面都涂有一层电泳漆,这样既能防止氧化生锈,

3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又能牢固地吸附涂在其表面上的油漆。而在铁质零件涂电泳漆时,电泳槽内有一搅动泵时而运转时而停止,这样既经济又节能,还可以达到搅动电泳漆使之不沉淀的目的。

2.3电气控制总体电路图

图2-1电气控制原理图

2.4电路工作情况

2.4.1主电路的分析

由控制系统要求可以得出,电动机全压直接启动,且能进行正反转运行,主电路可以采用电动机正反转运行的典型控制线路。如图2-2所示

4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图2-2主电路原理图

图中接触器KM1、KM2的三对动合主触头,分别接通2分钟,通过改变电动机定子回路电流的相序,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运行。

2.4.2控制电路的分析

根据工艺要求,电动机正反转持续的时间为2分钟,可用时间继电器KT1、KT2分别进行正转反转时间的计时控制,用其延时闭合的动合触头,来实现电动机的自动正反转运行控制,如图2-3所示时间继电器KT1用来记录电动机反转时间,它们的定时时间均为2分钟。

当按下启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的线圈通电,电动机正转,同时时间继电器KT1的线圈通电,开始记录正转时间。当KT1的计时时间(2分钟)到时,其延时动作的动断触头断开,使KM1线圈断电,电动机停止正转;其延时动作的动合触头闭合,使KM2的线圈通电,电动机开始反转。同时时间继电器KT2的计时时间到时,其触头的动作结果,使接触器KM2的线圈断电,电动机停止反转,使接触器KM1的线圈再次通电,电动机开始正转,如此循环,直至持续20分钟。

5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图2-3控制电路原理图

线路中中间继电器KA1.KA2的动合触头为自锁触头,而KM1、KM2的动断触头为互锁触头。

当电动机连续工作20分钟后,要求电动机停转,用时间继电器KT3来记录这个时间,当20分钟到后,用其延时动作的动断触头断开,使接触器KM1、KM2的线圈断电,控制电动机停转。

KT3延时动作的动合触头闭合,使时间继电器KT4的线圈通电,用于记录电动机停转的时间。如图3.55.3所示(是全图)。KT4的定时时间为15分钟,当其记录时间到后,其延时动作的动合触头闭合,使接触器KM1的线圈通电,电动机开始正转,重复上述过程。

线路设计时,每一个时间继电器,均按线圈通电开始计时。为了重复使用其计时功能,必须使其线圈断电,触头复位。

2.5电源和行程显示

当HL1灯亮时为电源正常,只要HL1能正常亮说明电源无故障。当正转或

6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反转运行时灯HL2亮,如果电机停止工作,等HL2就不会亮。电机再次工作时灯HL2就会再次亮起来。如图2-4为运行显示模块,2-5为电源显示模块。

图2-4 运行显示

图2-5 电源显示

2.6控制电路的保护环节

(1)短路保护 由FU1实现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 (2)过载保护 由热继电器实现电动机的长期过载保护。

(3)欠压和失压保护 当电源电压严重下降或电压消失时,接触器电磁吸力急剧下降或消失,衔铁释放,各触电复原,断开电动机电源,电动机停转。由具有自保电路的接触器控制来实现欠压失压保护。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