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5 18:06: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财政学整理

重点章节:一,二,三,七,十三,十四 不考章节:导论,十,十一,十七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 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私人物品: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2、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两个基本标准:排他性和非排他性、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 市场效率:(帕累托经济效率标准)又称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任何一种改变都不可能使

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的状态。

市场失灵: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

帕累托最优状态:任何一种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编号而不是别人的境况变坏。(边际效益=边际成本)

4、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5方面:(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

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5、财政职能(三个):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课后8-10)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1、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可由政府、市场或混合提供。(例子:桥梁、基础科研成果、医保)

2、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评价成本定价法(成本递减行业)、二部定价法(最普遍)、负荷定价法(水、煤气等)。

3、公共选择理论: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分析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特别是政府决策)问题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4、财政法制化建设包括:财政立法、财政执法(合法、适当、禁止滥用权力)、财政行政复议(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1、我国财政支出按功能分类:类、款、科。

按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2、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3个指标:财政支出增长率△G(%)、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Eg、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MGP。

3、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4、皮科克与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政府支出与GDP上升呈线性关系;在危机时期,公共支出会代替私人支出,财政支出比重上升;但在危机时期过去以后,公共支出不会退回到先前水平。

5、马斯格雷夫与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在发展中期,政府投资仍在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逐步转换为对私人投资的补充;在发展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和福利服务的支出。

6、内生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靠投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一种外生因素;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生产性公共资本、人力资本和研究开发活动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内在动力。

7、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第四章 经常性支出

1、购买性支出: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 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险支出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1、投资与经济发展关系: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动力。

2、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的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项目经营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欺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 3、财政投融资概念: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的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也被称为“政策性金融”。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1、财政补贴: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2、财政补贴的经济和社会效应:(1)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2)能够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4)消除挤出效应。(5)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3)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价格总水平、现行税收制度) 2、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含义:是国家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收入。

3、政府性基金的管理方式:“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使用”。

第八章 税收原理

1、税率:指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 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区分全额累进税和超额累进税率)。 2、税收中的公平和效率:(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税收公平包括普遍征税和和平征税两个方面。(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征税过程必须有效率,必须以尽可能少的征收费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征收费用与税收收入的比值越小越好。(3)税收公平和效率的两难选择。真正的公平必须融合效率的要求,必须是有效率的公平;其次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 3、公平类税收原则:1)受益原则 2)能力原则

效率类税收原则: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 2)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4、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5、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难以转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易转嫁。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1、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1)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是指征税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而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2)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劳动和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闲暇的相对价格降低。(3)税收对劳动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如果是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供给主要是激励作用,它促使人们增加工作;如果是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征税对劳动供给就会形成超额负担,人们可能会选择闲暇替代劳动。其中,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较大。

2、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1)高边际税率会降低工作积极性,底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

的工作积极性。(2)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3)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至可能按反方向变化。

3、拉弗曲线: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拉弗曲线的经济含义:

(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

一定要实行高税率。

(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

(3)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

第十二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

1、国债的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债务的互相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有机结合。分为应债主题结构,国债持有者结构或应债资金来源结构,国债期限结构。

2、国债负担:(1)认购人负担,(2)政府负担即债务人负担,(3)纳税人负担,(4)代际负担。 3、国债的限度: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

衡量国债绝对规模的指标: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4、国债的政策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

5、欧盟于1992年制定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赤字率3%,债务率60%。

6、直接债务:指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承担的债务,不依附于任何事件,是可以根据某些特定的因素来预测和控制的负债。

或有债务:指由某一或有事项引发的债务,是否会成为现实,要看或有事项是否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是否最终要由政府来承担。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

1、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1)以预算形式的差别分:单式预算、复式预算。

(2)以预算分项支出安排方式的差别分:增量预算、零基预算。

2、政府收支改革的主要内容:(三方面)1)收入分类。对政府收入进行统一分类,全面、规范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应属于政府收入范畴的各项收入。2)建立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体系,更为清晰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这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核心。3)建立新型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全面、规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