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2019届高三实战模拟考试(二诊)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8:25: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兰州市高三实战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爵位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力。这一变化表明

A. 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B. 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 C. 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分离 D. 激化了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也是贵族政治的体现;而“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力”,这说明当时已经不再是贵族政治,而是官僚政治,因此上述的规定是为了适应秦朝以来统一新形势而做的调整。故答案为B项。A项,秦朝以后皇位的继承制度依然体现了宗法制,宗法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排除;C项,材料是爵位制度的变化,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分离的说法与材料中“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力”不符,排除;D项,材料只是在客观阐述爵位制度的变化规则,不能说明皇帝与官员矛盾的激化,排除。

2.唐朝赋税之事,归尚书省负责,开元之后,权移他官。设有转运使、盐铁使、两税使等,随事立名,沿革不一。其目A. 增加政府税收 B. 完善中央官制机构 C. 削弱丞相权力 D. 增强统治阶级力量 【答案】C 【解析】

在于

【详解】根据材料中“唐朝赋税之事”,开元之前,“归尚书省负责”;“开元之后,权移他官”,并且“随事立名,沿革不一”,反映的是(尚书省)丞相的职权被转让给了其他官吏,这主要是来削弱宰相的财权,表明丞相权力日益分散,逐渐削弱。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体现赋税增加,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丞相权力的转移,不是官制的完善,排除;D项,材料描述的是丞相职权被转移,与统治阶级力量增强与否无关,排除。

【点睛】因果关系类的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是题目中有“根本”二字的(或根本原因、根本目的等),要注重两点:a.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往往从社会性b.许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方面进行思考。(或根本目的)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原因(或具体目的)却可以是经常变化的。

3.明末《沈氏农书》一书中记载:在农历六月的夏收大忙季节,地主一定要与长工搞好关系,否则长工闹起情绪来,这一年的收成就成了大问题了。这反映了当地 A. 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 B. 长工群体力量壮大 C. 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D. 明朝法律制度约束 【答案】A 【解析】

【详解】仔细研读材料发现,材料体现的是“明末”“地主”与“长工”之间关系的演变,材料中“夏收大忙季节,地主一定要与长工搞好关系,否则长工闹起情绪来,这一年的收成就成了大问题了”,言外之意是长工这时与地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紧密,如果地主不注意

与之搞好关系,那么长工可以离开地主,从而导致地主遭受损失。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强调的是地主与长工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到地主的一年的收成,没有涉及长工群体力量的大小,排除;C项,明朝仍然是中国封建社会,此时土地所有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D项,材料的出处是《沈氏农书》,不是法律书籍,不具有法律效力,排除。

【点睛】长工体现的是地主与农民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在中国的封建制时代,农民对地主有人身依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尤其是明清时期,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导致地主需要满足农民的某些要求,才可以换取农民能够长久的为其服务,故出现了上述材料中的现象。

4.乾隆二十年,一些英国商船从广州开往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材料表明 A. 清朝加强防范中外交往 B. 清朝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 宁波与广州贸易地位一致 D. 中外贸易冲击原有管理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可知,清政府根据对外贸易的情况在不断调整政策,折射出贸易新形态冲击下统治者不断调整管理体制中的努力。故答案为D项。A项,根据材料中“浙民习俗易器,洋商错处,必致滋事”可知,清政府注重防范民众动乱,但并不反对中外交往,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可知,当时能够进行对外贸易的地方并不普遍,说明仍然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且清朝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外国商船在广州、宁波所收“税额”不同的调整,无法判断宁波、广州的贸易地位是否一致,排除。

5.中国近代译著的范围扩展到外交、军事、自然科学和技术等方面,1861—1895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这说明 A.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