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0 13:33: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六国论》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 1.教学思想
在学生学完苏询的《六国论》后,为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六国破灭”根本原因,以及能正确地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让他们在学习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同时,也是让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运用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苏洵《六国论》的观点及语言知识)去拓展新的知识(未学过的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的观点及语言知识)领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明确自己对“六国破灭”原因的新的认识),我选定苏轼和苏辙的同题文章为材料,进行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因此,后两文的教学,不应只是对前文的简单重复,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读读背背”上,也不是单向的传授或灌输,而应力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独立思考,主动地学习,重点是收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教学目标
①帮助学生明确两文的论点及提出论点的方式及证的方法 ②简单比较三篇同题文章的同中之异及其优劣 ③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3.教学模式
主要采用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讨论式(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 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可以加大教学的信息容量,并拓展学生视野,有利于多角度地认识事物,通过比较鉴别,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更深刻、全面的认识。我认为,只要条件许可(教学时间充裕、查找资料方便),不妨多搞几次。在反复中加以强化。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与李渔的《芙蕖》,徐迟的《黄山记》与叶圣陶的《黄山三日》,刘伯羽的《长江三峡》与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高尔基的《母亲》与叶圣陶的《夜》,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与王蒙的《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等等。此外,若对于节选的文章,也可补讲删节的部分。比如:苟子的《劝学》,贾谊的《过秦论》的中、下篇,陶渊明《饮酒》诗的另外几首,剪伯赞的《内蒙访古)的另外几节,等等。总之,一看学生需要,即能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二看可能,即教学时间许可,都可大胆尝试。
讨论式、对话式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达不到教师课前设计的教学效果的情况,但只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课后认真总结,积极改进,相信下次一定会比现在好些。若长期坚持,定会有所收获。
4.教学措施
①资料提前印发给学生。我使用苏氏兄弟的两篇文章是从《三苏文选》上翻印的,两文共有注释103条,每篇文章的第一条注释,均对全文作了简单的评介。这样,便于学生自学。若注释少,文字障碍大,不利于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效果可能反而不好。
②关键是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扫除文章障碍,读懂大意。同时,勾画出疑难之处,以便在课堂讨论或讲解中重点解决。
③仍准备一张讲读苏询《六国论》时用过的“战国形势示意图”。
④作好应付学生可能提出的超出自己课前设想范围之外的问题的心理准备。
二、教学过程 课堂实录
师:“一门词客三父子”,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除苏氏父子儿只有魏晋时期的曹氏父子三人。而父子三人的文章同写一题的,除苏氏父子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例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
苏询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个观点的? 生:开门见山。
师:对。是开门见山。。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苏询《六国论)的第一段。
生:齐背。)
师:现在大家快速地默读发给大家的材料,找出体现文章观点所在的段落,并明确苏轼、苏辙二人的观点是什么。
(生:默读。)
(师:巡视。6分钟。)
师:好,请暂停。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能体现苏拭《六国论》观点的句子在文章的第几段?
生:在第一段。
师:第一段的什么位置?
生:在第一段的结尾。
师:请你大声地念一遍。
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师:准确他说,应是“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大家认为如何?
生:对。
师:好。你请坐。
句子中的“此”,具体地指代什么?××你说。
生:我认为应指代上一句的“锄而尽去之,则是无道也。”
师:“锄而尽去之”中的“之”,又指代什么呢?
生:应该是这段所说的“士”。
师:X X说的对不对呀?
生:(齐答)对。
师:那么,对“士”这类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 生:(齐)“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
师:好。现在我们来看苏辙(六国论)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亦即本文的论点在哪里?××,你来试试。
生:也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就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师:苏辙这里所说的“当时之士”中的“士”,是和苏轼文中“皆争养土”中的“士”是一回事吗?
生:我想应该不是。
师:那“当时之士”中的“士”具体是指代什么呢
生:好象是这段开头说的“天下诸侯”。
师:不是“好象”,就是“天下诸侯”。而前篇“争相养士”中的“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这个阶层中的人都各有专长,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知识分子。
好。现在我们来作一个小结。如果说苏询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韩、魏、楚三国“赂秦”的话,那么,苏辙则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在于天下诸烽“不知天下之势”。这个“势”,一指韩、魏战略地位的重要,“韩、魏塞六国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二指天下诸侯“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而苏轼在他的文章中则兼顾两个方面,一是六国久存,二是秦王朝速亡。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的对待知识分子。简言之,老苏谈“赂秦”,大苏谈“养士”,而小苏谈“明势”。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篇文间是如何分析问题的。除第一段外,两篇文章都各有三段文字对论点进行分析。请同学们快速地默看一遍。(生:默读课文。6分钟)
师:差不多了吧?我们先看大苏是如何分析的。××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第三段是从秦的角度来分析的。
师:请谈具体点,秦对“四人者”(知、勇、辩、力)采取什么措施?
生:杀
师:对。文中有“堕名城,杀豪杰”的句子。接下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