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复习归纳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2:40: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的小叶,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2.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 3.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5.观察线粒体 讨论:

的叶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用牙签取碎屑→盖盖玻片 蓝绿色的是线粒体,细胞质接近无色。 缩,将影响对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观察。 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

答:不是。呈椭球体形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这种运动能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使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答: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如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改变方向。又如叶子上面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比下面的多,这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

实验六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必修一P61“探究”)

一、实验目的:

1.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2.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二、实验材料:

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因为液泡呈紫色,易于观察。也可用水绵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用蔗糖溶液做质壁分离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

三、实验步骤: 步 骤 1.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撕取注 意 问 题 盖盖玻片应让盖分 析 防止装片产生气泡。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在水滴玻片的一侧先触中展平(也可挑取几条水绵及载玻片,然后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轻轻放平。 2.观察洋葱(或水绵)细胞 可看到:液泡大,呈紫色,原生质层紧贴着细胞壁。(或水绵细胞中有带状叶绿体,原生质层呈绿色,紧贴着细胞壁。 3.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镜检。观察到:液泡由大变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蔗糖溶液。 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镜检。观察到:液泡由小变大,颜色由深变浅,原生质层恢复原状。 重复几次 糖液浓度不能过高 液泡含花青素,所以液泡呈紫色。 先观察正常细胞与后面的“质壁分离”起对照作用。 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细胞壁伸缩性小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液泡和原生质层不断收缩,所以发生质壁分离。 为了使细胞完全浸入蔗糖溶液中。 否则,细胞严重失水死亡,看不到质壁分离的复原。 细胞液的浓度高于外界溶液,细胞通过渗发生质壁分离的透作用吸水,所以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装片,不能久置,象。 要马上滴加清因为细胞失水过久,也会死亡。 水,使其复原。 重复几次。 为了使细胞完全浸入清水中。 实验讨论答案: 1.如果将上述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表皮细胞维持原状,因为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2.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为什么? 答:不会。因为红细胞不具细胞壁。

实验十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一P115)

一.实验目的:

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二.实验原理:

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存在状态,就可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

的完整过程。

三.实验材料: 洋葱(可用葱、蒜代替)。因为根尖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能力强,易观察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四.实验步骤:

步 骤 注 意 问 题 分 析 因为细胞分裂和生长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氧气。 目的:溶解细胞间质,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此时,细胞已被盐酸杀死。 否则,根尖过于酥软,无法取出。 目的: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龙胆紫等为碱性染料,可使染色体着色。 醋酸洋红溶液也能使染色体着色 目的:使细胞分散,避免细胞重叠,便于观察。做得成功的装片,标本被压成云雾状。 一、根尖的培养 实验前3~4天,让洋葱放在广口瓶上,置于温暖处,常换水。 底部接触清水。根长约5cm时可用。 二、装片的制作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取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 解离时间要保证,细胞才能分散开来。 解离时间也不宜过长。 漂洗要充分,可换水1~2次。 染色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显微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洋葱根尖取要弄碎根尖,再垂直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向下均匀用力压片,并用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盖上盖不可移动盖玻片, 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 三、观察 1.低倍镜观察:把装片放在低倍镜 下,慢慢移动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 2.高倍镜观察: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仔细观察,找出处于细胞分裂期中期的细胞,再找出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 一定要找到分生区。 在一个视野里,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如果是这样,可以慢慢地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分生区细胞中寻找。 分生区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处于分裂期。 讨论: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

答: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有以下几点:(1)剪取洋葱根尖材料时,应该在洋葱根尖细胞一天之中分裂最活跃的时间;(2)解离时,要将根尖细胞杀死,细胞间质被溶解,使细胞容易分离;(3)压片时,用力的大小要适当,要使根尖被压平,细胞分散开。

实验十二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必修二P21)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三.方法步骤:

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 低倍镜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观察

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

高倍镜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

观察 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四.课后讨论题: 绘图 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1.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细胞简图 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的位置。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3.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的过程相同;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多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测出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实验十三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必修二P88)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 2.理解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作用机制 二.实验原理:

1.进行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在纺缍丝的作用下分别移向两极,最终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用低温处理植物组织细胞,使分裂前期的纺缍体的形成受到抑制,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三.方法步骤: 低温培养洋葱根。待洋葱根长出1cm左右时,将整个装置 诱导 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0C)。诱导培养36h 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固定 0.5-1h,以固定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形态 冼2次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制作 装片

观察 用显微镜观察,并寻找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细胞

四.课后讨论题答案:秋水仙素和低温都是通过抑制分裂细胞内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实验专题二 提取分离鉴定类实验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

一.实验目的: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可溶性还原糖(含游离的醛基或酮基的糖类物质: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如:

加热 葡萄糖+ Cu ( OH ) 2 葡萄糖酸 + Cu 2O↓(砖红色)+ H 2O,即Cu ( OH )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

2+

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三.实验材料

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