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百段的翻译(全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52: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高中文言文百段的翻译

1.盲苦

有一个盲人过一条干涸的河流。从桥上失足掉下,两只手抓住栏杆,恐惧地握得很牢,心想放手一定会掉下深渊的。路过的人告诉他说:“你不要害怕,只要放开手,下面就是实地。”盲人不相信,抓住栏杆大喊。过了很长时间,力气疲乏了,失手掉在地上。于是自我嘲笑说:“嘻嘻!早知道下面是实地,何必那么长时间辛苦自己呢?”真理的道路本来是很平坦的,但有些人却陷在空想中,抓住某一点而矜持自负,看看这个盲人的故事大概会醒悟了吧! 2. 贵天

齐桓公问管仲说:“做帝王的以什么为贵?”管仲说:“以天为贵。”齐桓公抬起头看天上。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茫的天地的天。做君主的,要以百姓为天,百姓拥护他天下就安宁,辅佐他国家就富强,认为他不对国家有危难了,背叛他国家就灭亡了。”《诗》中说:“人主如果不贤良,这一带民众就会怨恨他。老百姓怨恨他们的国君,国家最终不遭到灭亡的,是从来没有的事。” 3. 陈述古祠钟

陈述古(字密直)担任建州浦城县官时,有一个人丢失了东西,(官府)捕捉到一些不知道是否确实偷盗的人。陈述古于是哄骗他们说:“某庙有一口钟能很灵验地辨别小偷。”(他)派人取来这口钟放在后阁祭祀它,传唤所有囚犯站在钟前,自己说:“不做小偷的人,摸它就没有声音;做小偷的人,摸了它就会有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官吏们很严肃地向钟祈祷,祭祀完毕,用帷布围起来,就暗中派人用墨汁涂在钟上。过了一段时间,带囚犯们一个个让他们伸手到帷幕中摸钟。拿出后就验看他们的手,都有墨,只有一个人没有墨,审问他,于是承认是小偷。原来他害怕钟有声音,不敢摸钟。 4. 方子振学弈

人们都说方子振年轻时特别喜欢下棋,曾经在月光下看见一个老人对方子振说:“小孩子喜欢下棋吗?确实喜欢的话,明天应到唐昌观中等我。”第二天方子振才去,只见那位老人已经在了。老人生气地说:“难道曾经有与年老的人约好时间却像这样迟来的吗?应该在明天早晨再在这里约会。”方子振心想道:“这是圯上老人的意思啊。”(我莫非像张良一样在桥上遇到一位老人?)方子振第二天五鼓就去了,看见观门还没开,月亮还斜斜到挂在天上,不一会老人步履轻盈地拄着拐杖来了,说:“这孩子可以同他谈论下棋了。”于是在地上摆上棋局,老人同方子振对弈了四十八变,每一个变化不过十多着罢了,从这以后,方子振在天下于是没有敌手了。我路过清源,于是找到方子振问这件事。方子振说:“这是喜欢多事的人所说的。我八岁时就喜欢下棋,当时已经跟从学校中的老师读书。”经常在日常课程先学完后,就对他的老师说:“现在都是我多余的精力,请你教我学下棋。”老师开始也惩罚我打我禁止,后来不再禁止(禁止不了),每天在书桌下设置棋局铺开棋子计算得失。到了十三岁,天下就没有对手了。这大概是专一于技艺掌握自然规律。管夷吾所说的鬼神才能通晓它,看来不一定只有鬼神(普通人也能通晓)。 5. 仲尼之贤如天高 齐景公对子贡说:“你以谁为老师?”子贡说:“我以仲尼为师。”齐景公又问:“仲尼有道德才能吗?”子贡回答说:“有道德才能”。齐景公问:“他的贤能像什么?”子贡回答说:“不知道”。齐景公说:“你知道他贤能,却不知道像什么,可能吗?”子贡回答说:“现在都说天很高,无论年幼年长,愚蠢还是有智慧的人都知道天高。但高到了多少?却说不知道。所以我知道仲尼贤能却不知道贤明到什么程度(像什么)。” 6.君子之学美其身

君子学习,从耳朵进,在心里牢记,表现在肢体上(指举止有威仪),体现在动静之间(指行动合乎礼仪)。君子轻轻地说一句话,小小的一个举动,全都可以用来作为他人的法则。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小人学习,从耳朵进去,从口中出来(指不求心有所得和用于实践)。口耳之间才四寸距离罢了,哪里能够使自己的七尺之躯具有美好的品德呢?古代求学的人为自己成为君子而学,现在求学的人为取悦别人而学。君子求学是用来美化人的修养的,小人求学是用来把它当作家禽、小牛(取悦他人的)。所以别人不问却告诉别人叫做急躁,问你一个问题却答两个叫做唠叨,急躁是不正确的,唠叨是不正确的,君子应如同声音的回音一样(不多不少)。 7. 运斤成风

庄子去送葬,路过惠子的墓地,回头对跟从者说:“郢都有个人用石灰涂在他的鼻尖上,像苍蝇翅膀(那样薄),让一个叫石的工匠用斧头削掉它。姓石的工匠挥起斧子像一阵风似的,放手砍去,石灰都砍掉了而鼻子一点没受伤。那个郢都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召来姓石的工匠说:‘你试着替我砍一下鼻子上的石灰。’姓石的工匠说:‘我曾经的确能砍过,不过,我砍的对象已经死了很久了。’自从惠子先生死后,我没有用来对象了,我没有跟自己谈论道理的人了!” 8. 立木取信

变法的命令已经拟订完备,但还没有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就在秦国京城市镇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有能把木头移放到京城北门的人,奖给他二百两银子。老百姓对这个布告觉得很奇怪,没有人敢移放。(布告)又说:“能移放的人奖给他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移放了这根木头,(官府)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这才公布变法法令。变法的法令施行了一周年,来至秦国都城诉说新令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正当这个时候,太子触犯了新令。卫鞅说:“新法不能(普遍)执行,(是因为)从上面的人开始触犯法令。”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是不能施加刑罚的,于是就刑罚他的老师公子虔,对他的傅父公孙贾处以墨刑。第二天,秦国百姓都遵照服从命令。新法实行十年,秦国道路上偶有遗落的东西,也没有人敢捡起私自藏起来,山林中盗贼绝迹,民众为国作战十分勇敢,而对结仇私斗则畏惧胆怯,乡村和城市都很太平。当初说新令不便的百姓,有人来说方便了。卫鞅说:“这些都是扰乱法令的分子!”把他们都迁徙到边地去了。这以后没有一个人敢于议论新法了。 9. 苏秦引锥刺股

苏秦向秦惠王上书十次,而游说(连横的主张)未能成功。黑貂皮裘穿破了,携带的百斤黄金用完了,生活所需的钱财费用没有了,只得离开秦回家。缠着绑腿布,穿着草鞋,背着书籍,挑着行李,身子又干又瘦,脸色又黑又黄,流露出惭愧的样子。回到家里,妻子不停止纺织,嫂子不给作饭,父母不跟他说话。苏秦叹着气说:“妻子不认我做丈夫,嫂嫂不认我做叔子,父母不认我是儿子,这都是我自己的过错啊!”于是(苏秦)连夜翻出书籍,摆开几十个书箱,找到一部太公阴符的兵法书,伏案诵读,选择重要的熟记,结合当时形势,反复研究它的意义。读书疲倦,想睡觉的时候,就拿个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直流到脚上,说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到他的金玉锦绣、获取卿相尊位的呢?”过了一年,揣摩透了,说:“这回真正可以说服当世的君主了。”于是,苏秦经过燕乌集阙,在华丽的宫殿里游说赵肃侯,两人谈得拍起手掌来,情投意合。赵王非常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给相印,还有百辆兵车,千匹锦绣,双百白壁,二十万两黄金,跟在他的后面,去约集六国合纵,拆散连横,来抑制强暴的秦国。所以苏秦做了赵国的国相之后,秦国通过函谷关与各国联系的交通就断绝了。

10. 乐羊忍食子羹 乐羊做魏国将军,(因此)奉命攻打中山国。他的儿子正在中山国,中山国就把他的儿子悬挂起来让乐羊看,乐羊并没有因此使斗志衰落,反而攻打得更加急烈。中山国于是煮死了他的儿子,并且把肉羹送给他,乐羊吃了一杯肉汤,中山国作战心诚,不忍心再和他战下去,中山国终于被攻下来,乐羊于是替魏文侯开拓了土地,魏文侯奖赏了他的功劳,但对他的心思产生了怀疑,孟孙打猎获得一只小鹿,让秦西巴抱着往回走,那母鹿紧跟在后面鸣叫,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西巴不忍心,就放还小鹿给母鹿。孟孙很恼怒,就赶走了秦西巴。过了一年,孟孙召回秦西巴,任他为自己儿子的老师,左右的侍臣说:“秦西巴对您是有罪的,现在您将他任命为太子的老师,为什么呢?”孟孙说:“他对于一只小鹿尚不忍心,对我的儿子又怎么能忍心呢?”所以说,机巧诈骗不如笨拙真诚。乐羊因为有功劳而反遭怀疑,秦西巴因为有罪而更被信任,原因在于仁爱与不仁爱啊。 11.良桐为琴

工之侨得到了一根质地优良的梧桐木,把它砍削成琴,又安上弦弹奏,发出像金一样的声音,像玉一样的回应。他自认为这是天下美妙的乐器。工之侨把琴献给太常。太常让高级乐器师来鉴别,乐器师说:“(这琴)不古老。”把它丢还给工之侨,工之侨把琴带回家,跟油漆工商量,在琴上画了一些断断续续的纹路;又跟刻字工商量,在琴上刻了一些古代器皿上的文字;然后用匣子装着把它埋到土里。过了一年再挖出它来,抱往街市上去。一个有权势的人经过看到了这琴,用一百两银子买了它,再献给朝廷。管理音乐的官员们,一个传一个地观看,都说:“这琴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工之侨听说了,感叹说:“这个世界真可悲啊!难道是一张琴吗?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 12. 郢书燕说

郢书燕说:楚国郢都有个人,要写封信送给燕国宰相。在晚上写信,灯火不明,于是对拿烛的人说:“把烛举高些”,在信上误写了“举烛”二字。“举烛”,不是信上(要表达)的意思。燕国宰相收到信看到“举烛”很高兴,说:“举烛嘛,以明察为贵的意思。以明察为贵,推举贤能的人担任官职。”燕国宰相告诉了燕王,燕王很高兴,国家因而治理得很好。太平是太平了,却不是郢人写信的原意。现在求学的人,很多和这解说郢书的燕相是相类似的。 13. 物各有所长 甘戊出使到齐国去,(坐船)横渡大河。船夫说:“河水隔开罢了您不能自己渡过去,还能成为国君的说客吗?”甘戊说:“不是这样,你不了解啊。事物各有各的短处和长处。诚实厚道的人,可以侍奉君主却不能带兵打仗。宝马一天能够跑千里,但把它放在房子里,让它捕捉老鼠,连一只小猫都不如。宝剑干将的锋利,天下闻名,木匠拿它去砍木头,还比不上斧头。现在,拿起船桨划船,上下行驶,我比不上您;但是,游说大小国家的君主,您也比不上我呀。”

14.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的治理,总算尽了心啊:黄河北岸的荒年(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去,并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北岸来。黄河以东的荒年(收成不好),我也会这样做。看看邻国的当政者,不如我诚心诚意。邻国的百姓没更少,我的百姓没更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作比喻。咚咚地擂响了战鼓,双方已经交锋,(战败的士兵)扔掉衣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用跑了五十步的来嘲笑跑了一百步的,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不过不到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既然知道这一点,就不要希望您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不准用密网到池塘捕鱼,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就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者没有遗憾了。老百姓养生丧死没有遗憾,这便是王道的开端。” 15.晏子之御者

晏子做齐国的相国,出门时,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的丈夫做相国的车夫,撑起大伞般的车盖,挥动鞭子赶着四匹驾车的马,得意洋洋,自己很满意的样子。(车夫)回来后,他的妻子请求离去。车夫问他离开的缘故,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的宰相, 声名在诸侯中显扬。现在我看他出门时,志向远大、思虑深远的神情,常常有把自己放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