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一)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6:11: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111111111111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一)

试题卷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关于《左传》的作者比较可信的是:( C )。 [A] 刘向 [A] 部首排列法 [C] 四角号码排列法 [A] 无

[A] 月首第一天 [A] 《庄辛说楚襄王》 [C] 《赵威后问齐使》

[A] “解”和“释”都有“解开”的意思 [B] “解”和“释”都有分析的意思 [C] “解”和“释”还有各自的习惯用法 [D] “解”和“释”的意义古代和现代完全一致

7、“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中的“烹醢”是:( B )。 [A] 食物 [A] 兼顾 [A] 使动用法 [A] 时机

[B] 一种刑法 [B] 照顾 [B] 意动用法 [B] 时常

[C] 上供的礼品 [C] 回头看 [C] 词类活用 [C] 时间

[D] 无具体含义 [D] 注意 [D] 词类借用 [D] 季节

8、“见兔而顾犬”中的“顾”可以解释为:( C )。

9、在古代汉语里,谓语动词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叫做:( A )。 10、根据字形分析,“时”字的本义应该是:( D )。

[B] 勿

[B] 月末第一天 [B] 杜预

[C] 左丘明 [B] 音序排列法 [D] 部首兼音序排列法 [C] 毋

[C] 月中第一天 [B] 《江乙对荆宣王》 [D] 《冯谖客孟尝君》

[D] 牾

[D] 月首第二天 [D] 司马迁

2、《康熙字典》里所采用的汉字排列方法是:( A )。

3、“庄公寤生”中的“寤”字,正确的通假字应是:( D )。 4、“冬,十二月丙子朔”中的“朔”表示的时间是:( A )。 5、“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出自:( B )。

6、下列对“解”和“释”辨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D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句子中用到通假字的是:( ABCD )。 ...............

1111111111111

[A]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 夫晋,何厌之有 [D] 秦伯说,与郑人盟

12、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BD )。 [A] 蔓,难图也。 [C]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13、下列句子中有古今字的是:( ABCD )。 [A] 衮职有阙

[A]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B]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 [C] 政事无巨细 [D] 无使滋慢

15、下列句子中的“而”字是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是:( AB )。 [A] 长驱到齐,晨而相见。 [B]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D] 任重而道远。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京城大叔”中的“大”后来写作“太”。 ( T ) 17、“食舍肉”中的“舍”后来写作“涻”。 ( F )

18、春秋时的五等爵是“公”、“侯”、“伯”、“子”、“男”。 ( T ) 19、“秦伯说,与郑人盟”中的通假字是“说”。 ( T ) 20、古者昭穆相承,左为穆,右为昭。 ( F ) 21、“君将不堪”中的“堪”意思是“忍受”。 ( T ) 22、兵车一乘有甲士十人,步卒三十人。 ( F ) 23、“晋灵公不君”中的“君”在这里是个名词。 ( F ) 24、“困”除困难的意思外,还可以表示“无路可走”。 ( T ) 25、“乏”的意思只有一个,指疲倦。 ( F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请翻译下面的话: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答:有谚语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就是说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呀。 27、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人”、“民”之间的差别: (1)《尚书·秦誓》:“惟人,五物之灵。”

(2)《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 (3)《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4)《说文》:“民,众萌也。” ...............

[B] 宣子田于首山

[C] 舍其半

[D] 亡不越竟

14、下列“无”的义项中,表示动词“没有”的是:( AB )。

[B]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D] 身非木石

1111111111111

(5)《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答:“人”、“民”两词所指都是属于人类的社会成员,但是两者的范围广狭有不同。“人”与禽兽相对,是人类社会成员的统称,如例句(1)(2)皆为此义。“人”可以用来指称不同阶级、不同职业以及在其他方面有所区别的社会成员,如例句(3)。“民”的外延比“人”小,它的词义范围仅指人当中愚昧无知的部分,即被奴役者,被统治者。例句(4)(5)皆表示了这个意思,由此可见两者的区别。

28、“说(yuè)”和“悦”之间,是通假关系还是古今关系? 答:通假关系

29、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哪些意义?

答:一、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可以翻译成“像……那样(一样)地”。例如: 庶民子来。(《诗经·大雅·灵台》) “子来”即“像儿女一样地来归”;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以翻译成“像对待……一样地”。例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兄事之”即“像侍奉兄长那样侍奉他”。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以翻译成“用(按)……来”。例如: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 “剑斩”即“用剑斩”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可以翻译在“在……(地方)”。例如:

秦焚书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汉书·艺文志》) “壁藏”意思是“在墙壁中藏(书)”。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0、上古汉语中的疑问词分为哪两类,请举例说明。 答:上古汉语里的疑问词分为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 疑问代词有谁、孰、何等,疑问语气词有乎、诸等。 31、辨析“盗”和“贼”的异同。

答:盗、贼两字,古代和现代的意义差不多相反,现代普通话所谓贼(偷东西的人),古代叫盗;现在所谓强盗(抢东西的人),古代也可叫盗,但一般称贼。

六、【思考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2、“蝌蚪文”是古代小说和现代武侠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文字,其形如蝌蚪,其义隐晦难懂,故很多人称之为“天书”。

比如《水浒传》第七十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惊恶梦”中在石碑出世时的描述就有“方才取过石碣,看时,上面乃是龙章凤篆,蝌蚪之书,人皆不识。众道士内,有一人姓何,法讳玄通,对宋江说道:‘小道家间祖上留下一册文书,专能辨验天书。那上面都是自古蝌蚪文字,以此贫道善能辨认。译将出来,便知端的。’”

金庸的《天龙八部》第五十五回“吐露机密”在介绍乔峰的身世时写到:智光……说著从衣袖之中,取出一张极大的黄纸来,说道:“萧施主,这便是石壁遗文的拓片。”萧峰全身一震,将黄纸接过,展了开来,只见纸上一个个都是空心的白字,弯弯曲曲,形如蝌蚪,却是一字不识,知道这便是契丹文字了,但见这些字迹笔划雄健,有如刀斫斧劈,听智光那日所说,这是自己父亲临死前所书,不由得眼前模糊,泪水潸潸而下,一点点都滴在纸上。”

《鹿鼎记》中第十九回“九州聚铁铸一字 百金立木招群魔”中写到:陆先生又指着一幅字道:“这一幅全是甲骨古文,兄弟学浅,一字不识,要请韦公子指点。”韦小宝见纸上一个个字都如蝌蚪一般,宛似五台山锦绣峰普济寺中石碣上所刻文字,心念一动,道:“这几个字我倒识得,那是‘神龙教洪教主万年不老,永享仙福,神通广大,寿与天齐!’” ……

那么蝌蚪文究竟是一种什么文字呢,它起源于什么时代,和古代的文字有什么关联?请思考作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