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与CMA RBT214-2017标准条款对照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1:47: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6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与CMA RBT214-2017标准条款对照表 序号 评 审 内 容 确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目标,明确培训需求和实施人员培训, 并评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 培训计划应适应检验检测机构当前和预期的任务。 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技术人员的相关资格、能力确认、授权、教育、培训和监督的记录,并包含授权和能力确认的日期。 序号 4.2.7 BR/T214-2017内容 4.2.7 4.3 4.3.1 4.3.2 4.3.3 4.3.4 4.4 确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目标,明确培训需求和实施人员培训。 培训计划应与检验检测机构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 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人员的相关资格、能力确认、授权、教育、培训和监督的记录,记录包含能力要求的确定、人员选择、人员培训、人员监督、人员授权和人员能力监控。 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要求。 4.3 场所环境 检验检测机构应具有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4.3.检验检测机构应有固定的、临时的、可移动的或多个地点的场的场所,包括固定的、临时的、可移动的或多个地点的场所。 1 所,上述场所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应将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场所、环境要求制定成文件。 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其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 4.3.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其工作环境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 2 检验检测机构在固定场所以外进行检验检测或抽样时,应提出相 检验检测机构在固定场所以外进行检验检测或抽样时,应提出应的控制要求,以确保环境条件满足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相应的控制要求,以确保环境条件满足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的要求。 规范的要求。 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时或环境条件影响4.3.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时或环境条件影检验检测结果时,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 3 响检验检测结果时,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不利于检验检测的开展时,应停止检验检测活动。 当环境条件不利于检验检测的开展时,应停止检验检测活动。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场所的内务管理程序,该程4.3.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场所良好的内务管理程序应考虑安全和环境的因素。 4 序,该程序应考虑安全和环境的因素。 检验检测机构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应采取 检验检测机构应将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应采措施以防止干扰或者交叉污染, 取措施以防止干扰或者交叉污染。 对影响检验检测质量的区域的使用和进入加以控制,并根据特定 检验检测机构应对使用和进入影响检验检测质量的区域加以控情况确定控制的范围。 制,并根据特定情况确定控制的范围。 具备从事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的检验检测设备设施。 4.4 设备设施 2016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与CMA RBT214-2017标准条款对照表 序号 4.4.1 评 审 内 容 序号 BR/T214-2017内容 设备设施的配备 检验检测机构应配备满足检验检测(包括抽样、物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要求的设备和设施。 用于检验检测的设施,应有利于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设备包括检验检测活动所必需并影响结果的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参考数据、试剂、消耗品、辅助设备或相应组合装置。 检验检测机构使用非本机构的设施和设备时,应确保满足本标准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租用仪器设备开展检验检测时,应确保: a) 租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应纳入本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体系; b) 本检验检测机构可全权支配使用,即:租用的仪器设备由本检验检测机构的人员操作、维护、检定或校准,并对使用环境和贮存条件进行控制; c) 在租赁合同中明确规定租用设备的使用权; d) 同一台设备不允许在同一时期被不同检验检测机构共同租赁和资质认定。 设备设施的维护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 以确保设备和设施的配置、使用和维护满足检验检测工作要求。 设备管理 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结果、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或计量溯源性有要求的设备,包括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等辅助测量设备有计划地实施检定或校准。 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采用核查、检定或校准等方式, 检验检测机构应配备满足检验检测(包括抽样、物品制备、数据4.4.处理与分析)要求的设备和设施。 1 用于检验检测的设施,应有利于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检验检测机构使用非本机构的设备时,应确保满足本准则要求。 4.4.2 4.4.3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检验检测设备和设施管理程序, 4.4.2 以确保设备和设施的配置、维护和使用满足检验检测工作要求。 4.4.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结果、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3 显著影响的设备,包括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等辅助测量设备有计划地实施检定或校准。 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采用检定或校准等方式, 2016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与CMA RBT214-2017标准条款对照表 序号 评 审 内 容 以确认其是否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 并标识其状态。 序号 BR/T214-2017内容 4.4.4 4.4.5 以确认其是否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 所有需要检定、校准或有有效期的设备应使用标签、编码或以其他方式标识,以便使用人员易于识别检定、校准的状态或有效期。 检验检测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应得到保护,以避免出现致使检验 检验检测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设备应得到保护,以避免出现检测结果失效的调整。 致使检验检测结果失效的调整。 检验检测机构的参考标准应满足溯源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的参考标准应满足溯源要求。 无法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测量标准时,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检验检 无法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测量标准时,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检验测结果相关性或准确性的证据。 检测结果相关性或准确性的证据。 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检定或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 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的可信度时,应建立和保持相建立和保持相关的程序。 关的程序。 针对校准结果产生的修正信息,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在其检测结 针对校准结果产生的修正信息,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在其检测果及相关记录中加以利用并备份和更新。 数据及相关记录中加以利用并备份和更新。 检验检测机构应保存对检验检测具有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的记录4.4.设备控制 。 4 检验检测机构应保存对检验检测具有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的记录。 用于检验检测并对结果有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如可能,应加以 用于检验检测并对结果有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如可能,应加唯一性标识。 以唯一性标识。 检验检测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并对其进行正常维护。 检验检测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并对其进行正常维护。 若设备脱离了检验检测机构的直接控制,应确保该设备返回后, 若设备脱离了检验检测机构的直接控制,应确保该设备返回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检定、校准状态进行核查。 后,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检定、校准状态进行核查,并得到满意结果。 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时,检验检测机构应采取相应措施, 4.4.故障处理 5 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时,检验检测机构应采取相应措施, 如停止使用、隔离或加贴停用标签、标记, 如停止使用、隔离或加贴停用标签、标记, 直至修复并通过检定、校准或核查表明设备能正常工作为止。 直至修复并通过检定、校准或核查表明能正常工作为止。 2016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与CMA RBT214-2017标准条款对照表 序号 4.4.6 评 审 内 容 应核查这些缺陷或超出规定限度对以前检验检测结果的影响。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序号 4.4.6 BR/T214-2017内容 4.5 4.5.1 4.5.2 4.5.3 4.5.4 应核查这些缺陷或偏离对以前检验检测结果的影响。 标准物质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可能时,标准物质应溯源到SI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应尽可能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 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程序对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 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程序对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 具有并有效运行保证其检验检测活动独立、公正、科学、诚信的4.5 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4.5.总则 系, 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应将其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导书制订成文件, 应将其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导书制订成文件, 管理体系文件应传达至有关人员,并被其获取、理解、执行。 管理体系文件应传达至有关人员,并被其获取、理解、执行。 检验检测机构应阐明质量方针,应制定质量目标, 4.5.方针目标 2 检验检测机构应阐明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 并在管理评审时予以评审。 并在管理评审时予以评审。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控制其管理体系的内部和外部文件的4.5.文件控制 程序, 3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控制其管理体系的内部和外部文件的程序, 明确文件的批准、发布、标识、变更和废止,防止使用无效、作 明确文件的标识、批准、发布、变更和废止,防止使用无效、废的文件。 作废的文件。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合同的程序。 4.5.合同评审 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合同的程序。 对要求、标书、合同的偏离、变更应征得客户同意并通知相关人 对要求、标书、合同的偏离、变更应征得客户同意并通知相关员。 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