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验十一实验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2 10:29: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项目名称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教师评阅: 1、实验目的明确A□B□C□D□; 2、操作步骤正确A□B□C□D□; 3、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符合要求A□B□C□D□; 4、实验结果及分析总结全面A□B□C□D□; 签名: 年 月 日 实验成绩: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绝对码、相对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和变换方法。 2、 掌握用键控法产生PSK/DPSK信号的方法。 3、 掌握PSK/DPSK相干解调的原理。 4、 掌握绝对码波形与DPSK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 二、 实验主要内容及原理 ·实验内容 1、 观察绝对码和相对码的波形和转换关系。 2、 观察PSK/DPSK调制信号波形。 3、 观察PSK/DPSK解调信号波形。 ·实验原理 1、 2PSK/2DPSK调制原理 PSK调制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是一种极重要的调制方式,它的抗干扰噪声性能及通频带的利用率均优先于ASK移幅键控和FSK移频键控。因此,PSK技术在中、高速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PSK信号是用载波相位的变化表征被传输信息状态的,通常规定0相位载波和π相位载波分别代表传1和传0,其时域波形示意图如图11-1所示。 设二进制单极性码为an,其对应的双极性二进制码为bn,则2PSK信号的一般时域数学表达式为: ??S2PSK(t)???bng(t?nTs)?cos?ct ?n?其中:bn?? (11-1) ??1?+1当an?0时,概率为P当an=1时,概率为1-P 则(11-1)式可变为: ???g(t?nT)???s?cos??ct?????n? S2PSK(t)=???g(t?nT)?cos??t?0??s?c??n???ar2当an?0 (11-2) 当an?11 0 1 1 0 Ts 2Ts 3Ts 4Ts tS2PSK(t)At0-A 图11-1 2PSK信号的典型时域波形 由(11-1)式可见,2PSK信号是一种双边带信号 我们知道,2PSK信号是用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去表示相应的数字信号而得出的,在这种绝对移相的方式中,由于发送端是以某一个相位作为基准的,因而在接收系统也必须有这样一个固定基准相位作参考。如果这个参考相位发生变化,则恢复的数字信息就会与发送的数字信息完全相反,从而造成错误的恢复。这种现象常称为2PSK的“倒π”现象,因此,实际中一般不采用2PSK方式,而采用差分移相(2DPSK)方式。 2DPSK方式即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相对载波相位值去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例如,假设相位值用相位偏移x表示(x定义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并设 ?????数字信息“1” ???0?数字信息“0” 则数字信息序列与2DPSK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下: 数字信息: 0 0 0 0 0 1 1 1 0 0 1 0 0 1 π 2DPSK信号相位: 或: π 0 π π π 0 π π π 0 π 0 0 0 π π 0 0 0 1 1 1 0 0 1数字信息(绝对码)PSK波形DPSK波形相对码0 0 0 1 0 1 1 1 0 图11-2 2PSK与2DPSK波形对比 图11-2为对同一组二进制信号调制后的2PSK与2DPSK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2DPSK信号波形与2PSK的不同。2DPSK波形的同一相位并不对应相同的数字信息符号,而前后码元相对相位的差才唯一决定信息符号。这说明,解调2DPSK信号时并不依赖于某一固定的载波相位参考值。只要前后码元的相对相位关系不破坏,则鉴别这个关系就可以正确恢复数字信息,这就避免了2PSK方式中的“倒π”现象发生。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单纯从波形上看,2PSK与2DPSK信号是无法分辨的。这说明,一方面,只有已知移相键控方式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才能正确判定原信息;另一方面,相对移相信号可以看成是把数字信息序列(绝对码)变换成相对码,然后再根据相对码进行绝对移相而形成。 为了便于说明概念,我们可以把每个码元用一个如图11-3所示的矢量图来表示。图中,虚线矢量位置称为基准相位。在绝对移相中,它是未调制载波的相位;在相对移相中,它是前一码元载波的相位。如果假设每个码元中包含有整数个载波周期,那么,两相邻码元载波的相位差既表示调制引起的相位变化,也是两码元交界点载波相位的瞬时跳变量。根据ITU-T的建议,图11-3(a)所示的移相方式,称为A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每个码元的载波相位相对于基准相位可取0、π。因此,在相对移相后,若后一码元的载波相位相对于基准相位为0,则前后两码元载波的相位就是连续的;否则,载波相位在两码元之间要发生跳变。图11-3(b)所示的移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