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试题汇编(43份) 通用39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52: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节 淀粉和油脂

1.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是淀粉的是 ( ) A.鸡蛋 B.白菜 C.肥肉 D.红薯 2.把碘酒滴入下列物质中,可以看到呈现蓝色的是 ( ) A.蔗糖水 B.米汤 C.食盐水 D.白醋

3.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它的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B.6个碳元素、12个氢元素和6个氧元素组成一个葡萄糖分子 C.葡萄糖由6份碳和6份水组成

D.在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4.当人体内血糖含量太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时,会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需要尽快补充 ( ) A.铁 B.碘 C.油脂 D.葡萄糖

5.在有机化合物中,有一大类物质的分子组成具有Cm(H2O)n的特征,我们把它们称为糖类。例如淀粉(C6(H10O5)n)。是一种糖,可以把它写成[C6(H2O)5]n的形式。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 ( ) ①苯酚(C6H6O) ②蔗糖(C12 H22 O11) ③葡萄糖(C6 H12O6) ④氨基乙酸(C2 H5 O2 N)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近年来因假酒造成的中毒事件在我国时有发生。有些假酒是用工业酒精勾兑而成,这样的假酒中所含的有毒物质是 ( ) A.水 B.乙醇 C.甲醇 D.碳酸

7.下列与人的生理活动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脂肪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B.剧烈运动时人体代谢加快,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血液的pH增大 C.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D.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8.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有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 ) A.葡萄糖 B.食盐 C.淀粉 D.酒精 9.“油”和“脂”的熔点相比 ( ) A.油比脂高 B.脂比油高 C.两者相等 D.无法比较

10.绿色植物在晴天时,通常每天每平方米叶片约需吸收5 g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一个月(以30天计)每平方米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约是 ( ) A.41 g B.61 g C.151 g D.181 g

11.某广告称某种牌号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但比加糖还甜,适合糖

尿病人食用。你认为下列关于糖尿病人能否食用此八宝粥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 B.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时需慎重

D.不能够盲目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询问医生 12.青苹果遇到碘水(或碘酒)会显蓝色,则说明青苹果中含有 ( ) A.淀粉 B.葡萄糖 C.油脂 D.纤维素

13.葡萄糖是一种主要的营养物质,它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还是重

要的工业原料。在工业上,葡萄糖通常采用淀粉[(C6H10O5)n]作原料,硫酸作催化剂,与水反应制得,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在实验室中做对比实验,请设计实验检验淀粉已经水解了。 (3)如何检验淀粉是否已经完全与水反应了?

14.要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可利用如下图所示的甲(玻璃缸内盛有NaOH

溶液)、乙(玻璃缸内盛清水)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将这两个装置同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放到阳光下,几小时后,检验甲装置中植物的叶片没有新的淀粉生成,而乙装置中植物的叶片有新的淀粉生成。问:

(1)乙在阳光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这个反应表明植物进行了_________作用。

(2)植物在黑暗处一昼夜发生了__________作用,该反应放出了__________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装置中为何没有新的淀粉生成?写出原因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上述实验说明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必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中等身材的成年男子每天需消耗5 858 kJ的热量。若某中等身

材的成年男子,由于疾病不能进食,III靠输液维持生命,试计算该病人每天至少要输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多少毫升?(已知180 g葡萄糖完全氧化可产生大约2 804 kJ的热量,10%的葡萄糖溶液的密度约为1 g/cm3)

16.从大豆中提取并初步认识油脂的实验过程如下:①将5 g大豆研碎;②将研碎的大豆

放入试管中,再加入10 mL己烷液体,振荡后静置几分钟;③过滤;④将盛放滤液的小烧杯放人一个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通过热水浴蒸发掉己烷(装置如右下图);⑤将大豆油移入试管,再加入10 mL水,振荡后静置,豆油浮在水面上。根据实验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大豆研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到乳浊液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关于本实验中出现的加热方式一一热水浴,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____________。

①任何物质的加热都可采用热水浴 ②小烧杯内试剂受热温度不超过100℃ ③小烧杯内试剂受热较均匀

(4)提取豆油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加碘食盐中碘元素以碘酸根(IO3)的形式存在。已知在酸性条件下,IO3能跟碘离子(I

一一

)发生反应生成碘(I2)。现提供下列物质:①碘化钾溶液(含有K+和I)、②食醋、③

蔗糖、④白酒、⑤淀粉、⑥纯碱,通过实验证明加碘食盐中存在IO3,必须选用的试剂和物质是 ( ) A.①⑤⑥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②④⑥ 18.小欣将一盆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了48 h,然后选择其 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

示),再将绿色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 h~4 h,发现K处 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原因是K处叶片缺少( ) A.叶绿素 B.O2 C.H2O CO2

19.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

时间后,由于吸入的氧气与乳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肌肉的酸痛感消失。表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有机化学反应中用“→”代替“===”) ( ) A.C3H6O3+3O2→3CO2+3H2O B.C3H6O3+ O2→CO2+ H2O C.C3H6O3+3O2→3CO2↑+3H2O D.2 C3H6O3+6 O2→6 CO2+6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