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47: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评明代徽州《张氏会修统宗世谱》
——关于张氏起源的记述
作者:张华封 文章来源:天下张姓与清河 点击数:3336 更新时间:2008-7-10 23:49:50
小 大】
【字体:
内容提要:明代徽州《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是最先提出张氏始祖挥是“尹城派”,“封国在太原府属之地”观点,并把古代治水先驱台骀列为张姓先祖的张氏宗谱,但同时又称张氏始祖挥“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
清河郡”,本文对这些记述涉及的“张氏始祖与尹城”、“台骀与张氏”、“张氏起源地与清河”三个问题进行剖析、评述。 目 录
一、关于张氏始祖与尹城
(一)称始祖挥为“尹城派”是对挥和尹姓始祖般(或殷)的混淆 (二)尹城不是太原,也不是清河,而是汾州地 二、关于台骀与张姓
(一)台骀是历代官、民所敬祀的汾水神,台骀庙是神庙,而不是张氏祖祠堂 (二)台骀的封地汾川在今山西新绛县一带而不在太原 (三)台骀之后是沈、姒、蓐、黄诸姓,与张氏没有关系 三、关于张姓起源地与清河以及清河与尹城 (一)“清河说”来源于“青阳生挥”的观点
(二)清河张氏兴盛、显赫,是张姓起源地“清河说”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当今“清河说”的基本论据之误和对尹城的迷惑 (四)清河地自是古青阳氏封国,而不是张氏起源地
《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记述张氏起源地的张氏宗谱①。它刊印于明代嘉靖年间(费宏嘉靖九年撰序,故谱应在此时或稍前),由歙县定潭人张士镐(时为浙江按察使副使、前广信知府)、旌阳嘉会人张大鹏(时为福建按察使经历,前铅山县知县)通纂(即最后定稿),歙县邵村人、进士张浚、祁县塘头人、痒生张宪、祁县宣化坊人、处士张阳辉等十数人纂修(撰稿或提供资料)。由于它的撰修者官职和文化层次高,因而在张氏宗谱中有一定的权威性;它又是排版印刷,印数多,故流传也较广;对它之后的张氏宗谱,特别是对张氏起源地的认知,有较大影响。此后的张氏宗谱及姓氏著作经常引述它为据。
张氏得姓始祖,是黄帝时的挥,这是历代多数姓氏著述的观点,也是张氏姓族的共识;只不过有认为挥是黄帝之子的,有认为挥是黄帝之孙的罢了。而张氏起源地,或称发祥地,则历来观点不一。最先提出张氏起源地的东汉王符,他在《潜夫论》中认为是“河东张城、西张城”(河东,指山西西南部,在黄河陕、晋流段之东,秦、汉在其地置河东郡,故有是称)。张城、西张城今属永济市。张城,又称东张城,张阳城,今为开张镇。南宋罗泌《路史》认为河东张城乃黄帝臣张若封国,而挥之封国在“邢之任”,即今河北邢台市任县。不过,这两种说法,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尚没有很大的影响。影响最大的张氏起源地观点,是“清河说”和“太原说”。《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就同时并存了这两种观点。
《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其“得姓郡望”记述:“吾张氏之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而望清河郡者独最。” 其“本源记”则记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属之地。挥生昧,为玄冥师。昧生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掌水旱疠疫之职,即山川之神也;世飨其祀,今太原县有庙存焉。” “得姓郡望”与“本源记”所述的主要不同点是:一、前者认为始祖挥是黄帝之子,而后者认为挥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子,即黄帝之孙;二、前者称始祖挥“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是张氏起源地“清河说”观点;而后者称始祖挥为“尹城派”、“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属之地”,是张氏起源地“太原说”形成的基础;三、前者称尹城是始祖挥的居地,在“后改清河郡”的地域内;而后者认为尹城在太原府属之地;四、前者未述及挥之子或孙辈,而后者则称“挥生昧……昧生台骀”。
这里涉及的有三个问题:“张氏始祖与尹城”、“台骀与张氏”、“张氏起源地与清河”。以下结合当前的有关观点,予以分析和评述。 一、关于张氏始祖与尹城
称张氏始祖挥“居尹城”,或称挥为“尹城派”,在《张氏会修统宗世谱》之前,未之见。因此,《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很可能就是张氏起源地“太原说”的始作俑者。“太原说”,在张氏起源地诸说中独树一帜,赞成者不多,反对者驳之不倒,盖因未明其来龙去脉。
(一)称始祖挥为“尹城派”是对挥和尹姓始祖般(或殷)的混淆
首先说明,称始祖挥为“尹城派”,是不通的!挥是天下张氏始祖,是所有张氏的始祖(当然不包括由他姓改为张姓者),怎么能与他的子孙因迁徙而形成的支派相提并论称“派”呢?
尹城本是与尹姓联系在一起的。古今许多姓氏著述都称少昊之子殷封于“尹”或“尹城”,是尹姓得姓始祖。如唐代张九龄《姓源韵谱》②曰:“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封尹城,后因氏焉。”当今姓氏著作大多都引述此说。③ 张九龄《姓源韵谱》之后,唐代林宝《元和姓纂》曰:“少昊之子封于尹城,因氏焉。”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曰:“少昊之子封于尹城,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于尹,今汾州为尹吉甫墓,即其地④。”但《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没有说明这个封于尹城的少昊之子何名。罗泌则取郑樵之说,并认为这个少昊之子是般;《路史·国名记·小昊后国》曰:“尹(国):般之封,今汾州。郑樵说故尹地,及周为尹氏采。”(《路史》所言小昊,即少昊。下同)
般,又见于《山海经·海内经》:“少昊之子曰般,般是始为弓矢。” 这样,宋代就已有了以下各说:
“少昊之子挥,官弓正,始制弓矢”。(《新唐书》) “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封尹城”。(《姓源韵谱》)
“少昊之子般,始(是)为弓矢”,封尹城。(《山海经》、《路史》)
挥之“弓正”、殷之“工正”,不仅音同,职能也类似;殷、般封地相同,且字形相近(易传抄讹误);挥、般均“始制弓矢”。这就必然会产生同为少昊之子的挥、殷、般是否同一人的联想。而远在此之前,关于“挥作弓”的记载已经很多。如战国时期的《世本》就记载:“挥作弓。”(还有《尚书·顾命》曰“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荀子·解蔽》曰:“ 作弓。”和 与挥,可能是音转而写异)。此后的《说文》云“挥作弓”,《原本广韵》、《三礼图》⑤云“黄帝臣挥作弓”,《北堂书钞》⑥云“挥始作弓”。至唐代《元和姓纂》,称“黄帝之子青阳生挥……始制弓矢”。与《山海经》一对照,“少昊之子般始为弓矢”,“青阳之子挥始制弓矢”,而汉、晋学者称少昊为青阳氏,则又等于说“少昊之子挥始制弓矢”。所以,及宋《新唐书》,就称“黄帝子青阳少昊生挥……始制弓矢”。可见,“少昊之子”、“始制弓矢”,把挥与般等同了起来,说明《元和姓纂》、《新唐书》事实上是把挥、般看作
是同一人的。有这种认知,殷封尹城,般封尹城,自然也就等同于“挥封尹城”。这就是“挥封尹城”的来历,也是《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称挥为“尹城派”的原因。
在此过程中,误解、混淆《路史·后纪七·小昊》下述:“小昊……次妃生般,为弓正,是制弓矢,主祀弧星,封于尹城,世掌宫职……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是生允格、台骀,俱臣高阳。骀宣汾洮,障大泽,封于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是更直接的原因。其中所称昧、允格、台骀,是《左传》首先记载的上古人物(见后文引述)。
裔,远矣。故裔子不是儿子,就是说金天氏之子不是昧,而昧的父亲是谁并不明。《路史》则认为金天氏之子、昧之父,是《山海经》所记述的般。这是《路史》的独有见解,但到了《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因为有挥、般为同一人的认知,变般为挥,就成了其“本源记”中所述:“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属之地”、“挥生昧,为玄冥师,昧生台骀……”
不过,《路史》并不认为挥、般为同一人,对挥、般分的是很清楚的:《路史·后纪·黄帝纪》曰:“方雷氏生休及清……清为纪姓,是生少昊。次妃彤鱼氏生挥及夷彭。”就是说,挥和清都是黄帝之子,少昊是清之子,而般又是少昊之子,即般是黄帝之曾孙,是挥的侄孙。其世系关系是:
所以,《路史》所称的般,绝不是挥;所称的挥,绝不是般。而是认为挥封于张,而般封于尹;挥是张姓始祖,般为尹姓始祖(《路史》采郑樵“少昊之子封尹城,因以为氏”,而确认此少昊之子是般,事实是承认般是尹姓得姓始祖)。《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采《路史》之说,却把挥当成了般,把般当成了挥,绝对是混淆!此混淆导致了误张氏始祖挥封国尹城,也导致了误认为台骀是张姓先祖。这与《元和姓纂》、《新唐书》根据“少昊之子”,“始制弓矢”而事实上认为挥与般为同一人,内涵是不一样的。所以说,称挥封国尹城,是混淆了《路史》所述的挥与般。
(二)尹城不是太原,也不是清河,而是汾州地
尹城在哪里?多数姓氏著作认为在今山西隰县东北,包括张海瀛先生所撰《晋文化志·姓氏郡望》在内(见注{3})。如上所述,郑樵、罗泌认为尹城在汾州。汾州正在隰县东北,而隰县,乃汉蒲子县,其地曾置为南汾州、西汾州、隰州;汾阳,曾称隰城,置为隰城县,又为汾州治。二地很容易被混淆。因此,称尹城在隰县东北,或称尹城在汾州,实指同地。汾州,明代嘉靖年间,也就是《张氏会修统宗世谱》会修之时,还隶属于太原府(万历二十三年始升为汾州府),正是“太原府属之地”。可见,《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称挥“封国在太原府属之地”,是采郑樵、罗泌之说,指的就是汾州。尽管这也不正确,但并没有说尹城就是太原。然而,此后的一些张氏宗谱,沿相蹈袭,而且越来越走样。如,清乾隆十七年张日佐纂修的《清河张氏宗谱》还只是称:“挥,封国尹城,在山西太原府”。清嘉庆二十一年编修的《张氏合修家谱》就称:“始赐姓张挥公庙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尹城里。”清光绪四年张廷辉等纂修的《清河张氏宗谱》称:“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昧公居之,在今太原府太原县。”光绪二十六年张庆彬所修《旌阳张氏通修宗谱》称:“尹城派始祖挥公,乐居之地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有庙存焉。”就是说,把“太原府属之地”当成了“太原府太原县”,把太原县当成了尹城,从而把太原台骀庙所在地王郭村称为尹城里,甚至把“有庙存焉”所指的台骀庙也说成了“张挥公庙”。
太原县地是否曾称尹城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根据。太原县治原为晋阳城,秦为太原郡治,汉为晋阳县,隋始称太原县。宋太宗毁此城,移城于今太原市城区。史籍和方志都没有晋阳或太原县又称尹城的记载!现在有著称:“太原县即古晋阳城,亦称尹城……是为纪念尹铎保卫晋阳而得名”(《中华姓氏谱·张》),就失之于无据。晋阳城是春秋晋国卿士赵简子所修,赵简子曾派其谋臣尹铎治理过此城,尹铎违赵简子意加固和增添原有防御工事,差点被赵简子杀掉。但在后来赵襄子保卫晋阳,抵抗智伯联合韩、魏的围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并没有因此而称晋阳城为尹城。何况,保卫晋阳的胜利,论功也应首推张孟谈的反间魏、韩之计,轮
不到尹铎。
上述清嘉庆二十一年的《张氏合修家谱》称:“始赐姓张挥公庙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尹城里。”不仅把台骀庙当成了张挥公庙,而且还把台骀庙所在地——今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当成了“尹城里”,附会观点越陷越深。明制,城中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里作为乡都行政编制,相当于村。“尹城里”就是“尹城乡都”的泛称;而对一个具体村落,应当有具体的名称,如王郭村,当时就应叫“王郭里”,而不能笼统地称为“尹城里”。称王郭村为“尹城里”,本身就不通,恰恰是附会的痕迹。
二、关于台骀与张氏
台骀在张氏起源地“太原说”形成和流传的过程中,是个非常独特而重要的人物。他本与张姓毫无关系,是《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因误解、混淆《路史》关于般的记述而把他误列为张挥的孙子,但也只是很朴实地称“太原有庙存焉”。而后人不断加以发挥,把太原台骀说成是“张挥公庙”、“张氏祖庙”、“目前我国有史可查的第一座最古老的张氏祠堂”、“在我国史前史中是仅次于中华人文初祖黄帝陵苑的一座封国宗庙,这一张氏祖庙可称为中国第一氏族家庙”,并把这个台骀庙所在地太原晋源区的王郭村说成“是张氏的发祥地”、“张氏开宗立姓之地”。这都不符合历史事实。历史事实是什么呢?
(一)台骀是历代官、民所敬祀的汾水神,台骀庙是神庙,而不是张氏祖祠堂
台骀,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元年》关于郑国大夫子产答晋平公问卜的记述,其文曰:“晋侯有疾,郑伯(郑简公)使公孙侨(即子产)如晋聘,且问疾。叔向(晋平公大臣)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祟,史莫知之,敢问此何神也?’子产曰:‘……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玄冥的老师。玄冥,传说中的北方水神),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疏通汾水、洮水,围堵大片积水,使人们得以在广阔平坦之地居住)。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川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抑此二者(指实沈、台骀)不及君身。山川之神(台骀),则水旱疠疫之菑(同灾),于是乎萗之;日月星辰之神(实沈),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不时,不合时辰而发生),于是乎萗之。若君身,则亦出入、饮食、哀乐之事也,山川、星辰之神,又何为焉!’”《左传集解》注曰:金天氏,帝少昊;帝,颛顼;沈、姒、蓐、黄,乃四国,台骀之后;萗,音“营”,祭山川之神以祈福也。(括号中注文乃本文注释,下同。) 《史记·郑世家》的记述是:“二十五年,郑使子产于晋,问平公疾。平公曰:‘卜而曰实沈、台骀为祟,史官莫知,敢问?’对曰:‘……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国之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川而灭之。由是观之,则台骀,汾、洮神也。然是二者(实沈、台骀)不害君身。山川之神,则水旱之菑,萗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不时,萗之;若君疾,饮食、哀乐、女色所生也。’”
可见,台骀是古代治水先驱。由于他有“宣汾、洮,障大泽”的功绩,被古代先民尊崇为汾水神,“山川之神”。因此,在汾水流经之地,多处建有台骀神庙敬祀。《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所述“太原县有庙存焉”,指的就是曾建于今太原市南效晋源区王郭村附近的昌宁公庙(即台骀庙)。此外,见于史籍的台骀庙,还有曲沃的台骀祠、汾阳的昌宁公庙和宁武的昌宁公冢庙,晋祠中,还有一座王郭村附近的东庄高氏族人于明嘉靖十二年自费私建的台骀庙。
明嘉靖《太原县志》对王郭村台骀庙有如下记载:“汾水川祠,一名台骀神庙、昌宁公祠,在王郭,晋泽南。金天氏有裔子曰味,为玄冥师,生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嘉之,封诸汾川,后人立庙祀之。节度使卢钧不欲名之(不希望人们直呼台骀的名子),改以是名(汾水川祠)。晋(五代后晋)封昌宁公,宋封灵感元应公,赐额曰宣济庙,有掌禹锡所撰碑。明洪武七年重修,有司岁以五月五日祀焉。”可知这个台骀庙本名台骀神庙,唐代节度使卢钧改名汾水川祠,五代后晋皇帝封台骀为昌宁公,故又称为昌宁公祠。显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