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0888]《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4:21: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0888]《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第一批 [单选题]

我国对动物疫病实行( )为主的方针。

A:控制 B:检疫 C:预防 D:检测

参考答案:C [单选题]

对未经现场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出具检疫证明的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 )

A:警告 B:批评

C:责令改正 D:处分

参考答案:D [单选题]

供屠宰的动物在离开产地前,货主应当提前( )申报检疫。

A:1 B:3 C:7 D:15

参考答案:B [单选题]

发生( )类动物疫病时,当地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

A:一 B:二 C:三 D:四

参考答案:B [多选题]

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是(

A:动物检疫

B:动物免疫

C:动物防疫监督

D:动物产品检疫

参考答案:ACD [多选题]

动物疫情报告实行( )制度。

A:日报 B:月报 C:年报 D:快报

参考答案:ABD [多选题]

临诊检疫的基本方法包括( )。

A:A.视诊、叩诊

B:B.问诊、听诊

C:C.触诊 嗅诊

D:D 化验

)。

参考答案:ABC [多选题]

动物疫情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划定( ),调查疫源。

A:A.疫点

B:B.疫区

C:C.封锁区

D:D.受威胁区

参考答案:ABD [论述题]

1.简述动物检疫的方法有哪些?

2. 论述发生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措施?

3. 简述在动物检疫处理工作中对传染源的处理措施 。 4. 国内动物检疫的范围有哪些? 5. 简述进出境动物检疫的范围。

6. 叙述布氏杆菌病的检疫要点及检疫后处理措施。

参考答案:

1.简述动物检疫的方法有哪些?

答:(1)流行病学调查:用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动物群体中存在或出现的疫病现象进行实际调查,搞清疫病的特征和严重程度,疫病在畜间、时间、空间的分布规律,分析是什么病,可能的感染途径,传播途径,可能的病因。

(2)临诊检疫:应用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方法对被检动物群体和个体实施疫病检查,其基本方法包括问诊、 视诊、 触诊 、听诊和叩诊。

(3)病理学检查:对尸体进行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寻找可能的特征性病变,帮助检疫工作人员作出正确判断。

(4)病原学检查:一般通过采集病料、涂片镜检、病原分离鉴定和动物接种试验可对动物疫病病原作出判定。

(5) 免疫学检查:包括血清学方法和变态反应。 2. 论述发生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措施?

答:(1) 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下列控制和扑灭措施:

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调查疫源,及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疫区范围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对疫区实行封锁。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责成

下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迅速扑灭疫病。

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禁止非疫区的易感染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入疫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

(2) 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下列控制和扑灭措施: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限制易感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出入等控制、扑灭措施。

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撤销和疫区封锁的解除,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评估后,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3) 发生三类动物疫病时,当地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

(4) 二、三类动物疫病呈暴发性流行时,按照一类动物疫病处理。为控制、扑灭动物疫病,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派人在当地依法设立的现有检查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必要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临时性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

(5)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疫区易感染的人群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疫区内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兽医主管部门依法作出的有关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藏匿、转移、盗掘已被依法隔离、封存、处理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发生动物疫情时,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部门应当优先组织运送控制、扑灭疫病的人员和有关物资。

(6)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构成重大动物疫情的,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3. 简述在动物检疫处理工作中对传染源的处理措施。

答:在动物检疫处理工作中对传染源的处理措施包括(1)调查疫情;(2)报告疫情;(3)检疫隔离;(4)封锁疫点疫区;(5)淘汰病畜禽;(6)治疗病畜禽;(7)合理处理尸体。 4.国内动物检疫的范围有哪些?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章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内动物检疫的范围包括动物和动物产品。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5.简述进出境动物检疫的范围。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进境、出境、过境的动植物检疫的范围包括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物、铺垫材料以及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动物是指饲养、野生的活动物;动物产品是指来源于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其他检疫物是指动物疫苗、血清、诊断液、动植物性废弃物等。

6.叙述布氏杆菌病的检疫要点及检疫后处理措施。

答: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其主要检疫要点是:

(1)临诊检疫要点

猪布氏杆菌病 除各器官出现或多或少的布鲁氏菌性结节外,母猪的主要病变见于流产后的子宫、胎膜和胎儿;公猪的制药病变为化脓性或坏死性睾丸炎;此外,病猪还常发生化脓性关节炎、滑液囊炎及腱鞘炎。

牛羊布氏杆菌病 流产胎儿、子宫与胎膜出血、水肿与坏死,淋巴结、脾、肝感染性肉芽肿形成;睾丸、附睾与精索淤血、水肿与炎症。

(2)实验检疫方法

细菌学检查 用流产胎儿胃内容物或阴道分泌物等涂片,干燥、固定后用孔雀绿与沙黄芽孢染色液染色,布氏杆菌呈淡红色小杆菌,其他细菌或细胞为绿色或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