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精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13: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

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 第1课时 认识扇形 第2课时 统计图的选择 第二单元 圆柱和圆锥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4课时 第5课时 第6课时 第7课时 第三单元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四单元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4课时 第5课时 第6课时 第7课时 第五单元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第六单元

认识圆柱和圆锥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练习课 圆柱的体积 圆柱体积的练习课 圆锥的体积 圆锥体积的练习课 解决问题的策略 转化的策略 假设的策略 比例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1)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2)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认识比例尺 比例尺的应用 面积的变化 确定位置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1)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2) 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正比例和反比例

1

第1课时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1) 第2课时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2) 第3课时 认识成反比例的量 第4课时 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 第七单元 总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第1课时 整数、小数的认识 第2课时 因数与倍数

第3课时 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 第4课时 常见的量 第5课时 数的运算 第6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 第7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 第8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 第9课时 式与方程 第10课时 比和比例 第11课时 正比例和反比例 第12课时 平面图形的认识(1) 第13课时 平面图形的认识(2) 第14课时 周长和面积 第15课时 立体图形的认识 第16课时 表面积和体积 第17课时 图形的运动 第18课时 图形与位置 第19课时 统计 第20课时 可能性

2

第21课时 制订旅游计划 第22课时 绘制平面图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1课时 认识扇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的例1和第2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教学重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发现蕴含的数学信息,并能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在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其描述数据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展示教材第1页例1。

介绍:用一个圆形来表示整体,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部分,这样的统计图我们就称它为扇形统计图。

师(指着任意小部分提问):说说这一部分表示什么? 提问:“平原12.0%”表示什么?

生:平原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2.0%。 2.你还能从扇形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集体汇报。 汇报预测:(1)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到整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 (2)每个扇形分别表示各种地形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3)山地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33.3%,丘陵面积最小,占总面积的9.9%……

教师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征: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3.计算每种地形的面积。

提出要求,用计算器算出每种地形的面积,填入下表。

地形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高原 面积/万平方千米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计算结果,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

说说从统计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