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0:49: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庄子到底是谁?宋人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两次讲到,庄氏出于楚庄王,战国时有庄周,“著书号《庄子》”。郑樵遍读唐以前的书,广搜博引,写成《通志》二百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指出:“南北宋间记诵之富,考证之勤,实未有过于樵者。”因此他说庄氏出于楚庄王,是以唐以前的谱牒文献为据的。

郑樵毕竟是南宋人,距离庄子已经千余年,对他的说法有必要回溯到《史记》。《史记·西南夷列传》里面记载了一个人,庄。庄是楚国镇守西部的一个将军,他带兵到了云南滇池,后来秦国将军白起占领了巴郡和黔中郡,阻断了他的归路,他就变成了滇王。司马迁写道:“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者,故楚庄王苗裔也。”班固《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也沿用了这个说法。司马迁在这里无意中透露了破解庄子身世之谜的线索——楚国庄氏出自楚庄王,庄子应与庄一样是楚庄王之后,可能出自不同的分支。这一点跟《史记·庄子传》中称庄子为“蒙人”(“蒙”为庄子出生地)而不标示“宋”,结尾处补记楚威王派使者聘请庄子,在认证庄氏的国族上,有着互动互补的潜在契合之处。二者又与《通志·氏族略》形成了一条有效的证据链。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他将楚国的势力发展到了靠近洛阳一带,在东周都城洛阳郊外搞阅兵仪式,问周鼎的小大轻重,征服了北方几个小国。楚庄王的直系传承王位,就是楚王,他的旁系在三代以后就可以用他的谥号作为姓氏。问题是从楚庄王到庄子,过了二百多年,应是八代以上,庄氏家族已经是一个很远的贵族。

既然庄子是楚庄王之后,为何会居留在宋国?考证这个问题,要从楚威王派人迎接庄子的材料入手。在楚威王初年(公元前339年),庄子大概30岁,从这个时候往前推40多年,出了一个重大的事件:吴起变法。楚悼王用吴起变法开发了江南地区,洞庭以南的地区都成了楚国的疆域。吴起“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三代以上的贵族是不能世袭的,要去充实新开发的土地。这把那些老贵族得罪透了。楚悼王一死(公元前381年),这些贵族就造起反来,攻打吴起。吴起是军事家,他就跑到了灵堂里,趴到楚悼王的尸体上。这些贵族大闹灵堂,乱箭射死了吴起,自然,也射到了楚悼王的尸体。按照楚国的法律,“丽兵于王尸者,尽加重罪,逮三族”。所以楚悼王的儿子楚肃王继位之后,灭了七十多家。庄氏家族应该就是受到此事的株连而逃亡的。要是我们对战国的地理形势比较了解的话,就知道宋、楚之间,是墨子弟子们的根据地。比如墨者巨子孟胜,与楚国阳城君相好。阳城君参与射杀吴起事件而逃亡后,墨家巨子就为他守卫阳城封邑,自然也会将楚国同案要犯偷偷送到宋国。庄氏族人逃到宋国十几年之后,才生下了庄子。

1

(选自7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针对“庄子到底是谁?”的问题,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郑樵在自己所撰写的《通志·氏族略》中提到庄周是战国时人,出于楚庄王,写的书是《庄子》。他的观点以唐以前的文献为依据。

B.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了庄的故事,认为“庄者,故楚庄王苗裔也”,庄子所属的家族也是楚庄王的一个分支。

C.司马迁在《史记·庄子传》中,称庄子为“蒙人”而不称其为“宋人”,是因为庄子出生于宋国的“蒙”这个地方,而庄子不是宋国本国人。

D.班固在《汉书》中沿用了司马迁的说法,补记了楚威王派使者聘请庄子的事情,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司马迁的观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庄子为什么姓庄?楚庄王的旁系在三代以后就可以用他的谥号作为姓氏,因此,庄子极有可能就是楚庄王苗裔。

B.楚庄王“一鸣惊人”,将楚国的势力发展到了靠近洛阳一带,征服了北方几个小国。庄子所属的家族很有可能就是这时候到宋国的。

C.“有着互动互补的潜在契合之处”,是指司马迁关于庄的记载与《史记·庄子传》中关于庄子的记载有着互相补充的作用。

D.“废公族疏远者”,吴起的变法,开发江南之地,让不能世袭的贵族去充实新开发的土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庄氏家族的分布范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郑樵广泛阅读唐以前的著作,又考证勤奋,写成了《通志》,并得到《四库全书》编者的肯定,因此他的观点,应该不是妄加猜测,而是有一定的根据的。

B.从楚庄王到庄子,相隔应该有八代以上,所以即使庄子所在的庄氏家族是楚庄王的后代,这个家族在楚国也已经是一个很远的分支了。

C.作者在文中列出了一系列证据,使之形成证据链,对庄氏家族、庄子的渊源传承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庄子的出身和历史地位。

D.在吴起被射杀事件发生之后,庄氏家族可能借助了墨家弟子的帮助,才逃到宋国,而在宋国居住了十多年以后,庄子才出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幽人苏家桥 土家野夫

幽人之谓,语出易经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孔颖达疏解为“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此即谓仅仅是幽居岩户还不能唤作隐士,还必须践履大道,守正不阿才行。

2

当世江湖林泉俱为国有,隐逸的客观条件已然无存。然则内心像幽人一样生存于此俗世的人,其实尚未绝迹。以此衡之友侪,苏家桥兄庶几近之。

其人好读书,尤擅于旧学;初时痴迷于魏晋,故言行风度颇类于竹林人物。既有拔剑四顾的自雄,也多穷途而哭的绝望。然则哭笑歌行之内,却是心底的悲悯和温良恭让。某夜深雪覆盖寂寂小城,除夕将至,我与他醺然还家,路遇一老丐蜷缩某机关门前。他拉着我上前询问,老丐曰当年水灾,其家颗粒无存,只好年关进城行乞;言毕泣下。老翁勾起我们各自童年颠沛的记忆,顿时三人抱头痛哭于当街;我们倾尽囊中散银,再三拱手揖别。那是八十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恍惚还残存这样一点古风。

那时,他在故乡利川一乡镇中学教书。他的授课别具一格。经常兴致所至,便抛开教科书大谈某些课文的拙劣。然后从怀中掏出我们诗社的地下油印诗刊,给孩子们开讲其中的佳妙。他的课堂,我称之为“茶馆式教学”;经常组织孩子们自由讨论,他只负责启发思路并偶尔参与评判。最初校长颇为忧虑,不免有些讽谏之词;哪知年年期末会考,他的科目却往往拔得头筹。再后来,则谁也不敢不刮目相视了。

1988年,我再次毕业分到海南。回山辞别,那时他也调到了州府某中专任教。他从利川送我到恩施,过家门而不入,又陪我坐货车到武汉。想到旅途迢遥,孤乘无趣,他遂陪我火车到湛江。还是不忍看我独行远引,又颠沛到海安;最后干脆一帆渡海,万里相送到了海口,次日才又独自踏上漫长归途。那时我们都是囊无余钱的人,这样的友道深情,不啻于桃花千尺矣。

后来,中文系毕业的苏家桥,竟然成为了银行的经济师;终于步入了他日渐安稳的中年。行长曾经是其父一手栽培的旧部,他的同学也多已成为州里的要员。唯独他坚持不党不群,身于经济时代的洪潮浪底,凭手艺悄无声息地枯澹生活着。

他现在是银行唯一最老资格的科员,独往独来,绝不逢迎于任何上司。单位福利甚好,时常瓜分蔬菜水果;他总是在一众挑拣离开后才去看看,倘有残余便随兴取一点回家。他完全与世无争,且幽默豁达,与人为善,自然便成了众人欢喜的怪物。大家戏称其为行长,就是面对真的行长,他也一样朗声模拟官腔应诺。领导知其向无野心,不以为忤,同事则暗佩其浑无体制之俗。

他若宿酒未醒,午餐兴致好时,会在食堂把领导叫来陪坐。故意问:你们是党员吧?领导茫然点头。他又问:读过《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吗?领导赧然摇头。他会笑着说:那我来给你们上上党课吧。领导只当他是嘻哈疯癫之徒,不以为意,也就顺便听他倾倒满腹掌故。他可以口若悬河地从马恩开讲,从国际共运扯到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老布与托派的区别,斯大林与毛泽东的同异,一直讲到领导瞠目结舌为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