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嘉峪关西戈壁5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水土保持防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9:42: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嘉峪关西戈壁5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水土保持防治

作者:蔡海珍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06期

摘 要:嘉峪关西戈壁5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水土流失,经过深入细致地实地勘查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根据项目所在地不同的地理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并进行工程布局,以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该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23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1 项目概况

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嘉峪关西戈壁5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工程总装机容量50MW,光伏组件采用50 MW多晶硅电池组件,电站投入运行后,多年平均上网电量7789.9万kW/h,年上网有效利用小时1549.0h。工程建设总占地131.20hm2,其中永久占地130.59hm2,临时占地0.61hm2,占地类型为裸地。工程总投资54072.75万元,其中土建投资5638.30万元。水土保持方案估算总投资559.55万元。 1.2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地貌类型为洪积倾斜平原,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干旱气候。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6121MJ/m2,年日照时数3066.22h,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173.9d;多年平均降水量81.5mm,年均蒸发量2149mm。平均风速2.15m/s,最大风速25.7m/s。项目区土壤以灰棕漠土和风沙土为主。项目区内天然植被稀少,地表分布有旱生、超旱生灌木和草本植物,有碱蓬、白刺和骆驼蓬等,林草覆盖率约为4%。 2 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 2.1 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

项目区地处甘肃省的内陆河流域,嘉峪关市的荒漠戈壁区,地形较为平缓,水土流失类型以风力侵蚀为主兼有冻融侵蚀和少量的水力侵蚀。经现场调查,植被稀疏,主要为耐旱、耐贫瘠的荒漠草本植物。地表土壤颗粒较细,未扰动区地表结皮厚度为3~10mm。大风是影响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地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地貌单元为洪积平原,地势开阔,因而有利于风蚀的产生和加剧。人为扰动原地貌、毁坏植被,弃渣等改变原生地表形态,致使地表裸露,造成水土流失。 2.3 水土保持现状

嘉峪关市积极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切实做到了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从源头上控制了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对天然荒漠植被、防沙灌木林进行了勘界确认。争取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项目,通过治水、节水、活水,实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大力开展退耕还林,保护流域生物多样性,不断完善绿洲生态系统。 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分区与措施量

光电池板防治区,工程措施为土地整治91.74hm2;临时措施是防尘网4750m2,编织袋装土33.21m3;洒水4587t;升压站及管理设施防治区,工程措施是土地整治0.51hm2,碎石压盖0.35hm2,需碎石350m3,Φ50塑料软管300m,绿化换土537m3;植物措施是绿化面积0.16hm2,栽植乔木62株,灌木30株,种草25.52kg,临时措施是防尘网320m2,编织袋装土1.60m3;场内道路防治区,工程措施是土地整治10.46hm2,检修路面碎石压盖5.60hm2,需碎石8400m3,清洁作业带路面碎石压盖4.86hm2,需碎石2430m3;场内道路渗、排水沟3730m;临时措施是洒水1464.00t;进场道路及供水管线防治区,工程措施是土地整治0.08hm2,绿化换土236m3,道路两侧排水沟总长800m;植物措施是绿化面积0.16hm2,栽乔木200株。临时措施是防尘网1350m2,编织袋装土6.00m3;围栏空地防治区,工程措施是土地整治0.45hm2;植物措施是撒播种草0.45hm2,需草籽22.50kg;临时措施是洒水23.00t;110kV高压线走廊防治区,临时措施是三角铁支架294根,控制红线2940m;施工场地防治区,工程措施是土地整治0.26hm2,临时措施是洒水130.00t。 4 结论

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实施后到设计水平年,扰动土地整治面积121.66hm2,其中工程措施面积104.14hm2,硬化及建筑物面积12.21hm2,植物措施面积0.32hm2。经分析计算,六项指标均达到了方案确定的要求,达到水土保持的治理效果。从占地类型、占地面积、开挖土石方量等水土保持角度分析,符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要求。方案设计的清洁作业带碎石压盖,场内排水沟须在后续设计中继续优化,并在施工中付诸实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监测和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定期报告地方水土保持管理部门,并主动接受其监督检查。

作者简介:蔡海珍(1979-),女,甘肃兰州人,本科,工程师,现供职于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研究方向: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