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3节 第2课时 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及农业的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0:36: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2课时 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资料说明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并能分析说明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其危害、影响。2.联系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利用问题产生的因果联系,对症分析实现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1.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 (1)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 (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 (3)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 (4)水土流失严重,黑土肥力下降。

(5)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2.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①种植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绿色发展;调整农作物之间的比重,合理利用土地;按照市场需求,发展经济作物。

②农业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

③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①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 ②抓好养畜基地建设,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 ③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①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和抵御旱灾的能力。 ②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增施农家肥,加快水土流失耕地的治理。 ③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①加强耕地的建设和保持。 ②搞好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③合理解决东北地区西部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争地矛盾。 [自主诊断]

1.东北农业区耕作方式较粗放,但生产率较高。 2.东北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林地、草地面积增加。

( ) ( )

3.东北农业基地开发主要是抓好种植业。 ( ) 4.为保护森林,林区应禁止砍伐。

( )

【提示】 1.×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率较低。

2.×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扩大,林地、草地面积减少。

3.× 农业基地开发,种植业是基础,兼顾林、牧、副、渔业等。 4.× 要搞好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应坚持采伐量小于生产量。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 材料 我国的东北地区有碧波荡漾的万顷林海,有黑油油的千里沃野,有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农业发展的条件得天独厚,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农、林、牧业基地。然而,随着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一系列的生态和产业结构问题凸现,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北大荒的现代农业 东北大兴安岭林区

【思考交流】

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出现了哪些问题?

【提示】 耕地遭破坏,林草地比重下降,破坏了湿地环境,水土流失严重,农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等。

2.东北地区黑土的流失除了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之外,还会造成哪些问题?

【提示】 黑土流失还会造成泥沙下泄,使河床抬高、水库和湖泊淤积,严重影响水库效益的正常发挥,使洪涝灾害更容易发生;使平坦的地形变得沟壑纵横,不利于大型机械的耕作;地表植被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

[归纳总结] 1.黑土利用中的问题及措施

2.林业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

3.湿地利用中的问题及治理

[题组对练]

1.“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1)~(3)题。

(1)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 )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

(2)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产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关于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抓好种植业就行

B.牧区发展生态牧业和舍饲畜牧业 C.农业区搞农产品加工经济效益差 D.应加强大豆榨油、甘蔗制糖等食品加工

(1)C (2)D (3)B [第(1)题,红壤土层变薄,石漠化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沼泽地过度开发,湿地破坏是东北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之一。第(2)题,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