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14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2-2 水循环与水运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46: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选择题

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回答1~3题。

1.在赤道地区,①环节最常见的类型是( )

2.下列选项对②环节有阻碍作用的是( ) A.土质疏松 C.地势平坦

B.植被茂密 D.城市化

3.为了削弱人类社会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措施可取

的是( )

①减少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回灌 ②增大河川的供水量

③减少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开采 ④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力度 A.①② C.①④

【答案】 1.A 2.D 3.C

【解析】 第1题,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可以判断,①环节表示降水,赤道地区受太阳辐射多,温度高,多对流雨。第2题,②环节为下渗,城市化会造成路面硬化,阻碍地表水下渗。第3题,浅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增大河川的供水量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小,使河流的输沙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降低。

2012年7月20日至25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历了一次强降水过程,一些城市发生严重的内涝,以京、津两城市最为严重,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的水循环密切相关。下图为某城市水系统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4~6题。

B.③④ D.②③

4.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5.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环节中,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取水——保护水源地 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6.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严重,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 ②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扩大,地面渗透力下降 ③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 ④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 A.①② C.③④

【答案】 4.B 5.D 6.D

【解析】 第4题,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和流程可判断出甲表示降水、乙表示地表径流、丙表示蒸发,丁属于流域间循环,因此为跨流域调水。选B。第5题,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排水环节中,既要注意防止当地污染,又要注意防止对下游地区造成污染。选D。第6题,造成城市内涝的人为原因,一是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地表硬化率不断提高,地面下渗能力下降;二是城市河湖的蓄洪和泄洪设计能力偏低;三是城市排水系

B.②③ D.②④

统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等。选D。

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箭头表示其流动方向,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洋流流向为自西向东 B.①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 C.②洋流为暖流 D.④洋流为暖流

8.若图示海域有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则②洋流增强的年份,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②海域渔业增产 B.②海域沿岸降水增加 C.①沿岸台风出现次数减少 D.①海域沿岸变得干旱 【答案】 7.B 8.A

【解析】 第7题,图示洋流位于中低纬度且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说明位于南半球;则②洋流为寒流;③洋流为南赤道暖流,流向为自东向西;①洋流应流向正南;④洋流为西风漂流,属于寒流。选B。

第8题,由图可知该海域为南太平洋,②洋流为秘鲁寒流,①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②洋流增强的年份,秘鲁寒流势力更强,出现拉尼娜现象,有利于渔场增产;此时西太平洋中低纬度上升气流较强劲而易出现洪涝灾害;太平洋的东岸地区由于更寒冷而出现干旱现象。选A。

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α角为28°,他就坚信自己航向正确。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所使用的象限仪图,回答9~10题。

9.哥伦布每天用象限仪观察北极星,保持α角为28°,是为了( )

A.顺风航行 C.向西航行

B.顺水航行 D.向西南航行

10.在航行途中,如果只考虑海水运动,船只行驶较快的是( ) A.甲航段 C.丙航段 【答案】 9.C 10.D

【解析】 第9题,保持α角为28°,主要是保持纬度不变,纬线指示东西,故是为了向西航行。选C。第10题,结合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只有丁航段是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的。选D。

下图为“某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11~13题。

B.乙航段 D.丁航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