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尔霍夫定律说课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4:42: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我是临湘市职业中专的陈伟文,我的说课课题是《基尔霍夫定律》。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环节来进行介绍。

本节内容选自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电工与电子技术》,主编巴扬,基尔霍夫定律是第一章直流电路的第六节。

教材分析

1. 课题解读

机电专业的新生入学不久,在此课题之前对简单直流电路的学习,可以说基本上是对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复习和扩充,属于旧知识体系,容易掌握。而基尔霍夫定律所涉及的复杂直流电路的引入,则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需要一个逐步认识、逐步掌握的过程,在此我采用任务导向教学法,来进行一次探究实验帮助学生巩固复杂直流电路模型,认识基尔霍夫定律。计划用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系统讲解简单和复杂直流电路的区别,补充支路、节点、回路等新概念,建立新电路模型;

[第二课时]:在建立复杂电路模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做一次探究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分布的实验,发现规律,引出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

[第三课时]:在充分理解基氏定律的基础上系统介绍基尔霍夫定律对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应用。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就是第二课时的探究实验。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职业岗位群应知应会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职业素养。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专业自信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新知识的品质。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复杂直流电路特点,巩固节点、回路等概念,通过探究实验理解并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实验的教学过程和任务导向教学各个环节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测量、分析、计算能力,他们喜欢动手但专业自信心较差,他们认识新知识活动的自觉性较差,课余和他们在一起交流时发现,他们很喜欢从网络视频设备中获取新知识。

2.教学环境

结合以上学情分析,我选用我校电子电工及自动化综合实验室来开展本次课,教学思想八个字:投其所好,你喜欢用电脑学知识,我就用局域网络视频来全程指导实验;增强信心,你害怕高档电子设备,我就让你亲自体现一下,指导你用一用实验台。

通过教室的液晶电视提前将实验室的情况介绍给学生,包括这次实验所需的设备:稳压电源、毫安表、电阻器、导线,万用表(自带)。还有实验电路的组成图片和网络视频设备图片等。让学生尽快了解本次实验的教学模式。

3.教学过程设计答:不能清楚的说明各支路中电阻的关系,电流电压

的分布情况,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早在1847年,就有一个德国科学家,经过探索实验,发现了解决复杂直流电路的基本定律,这个人就是基尔霍夫。(介绍基尔霍夫生平,增加科学人文教育。)

他是怎么做的呢?那今天我们也和他一样,通过实验测量分析来开始本节课的探索发现之旅。

接下来说说教学过程设计,任务导向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课题,决策通过视频设备进行指导,确定方法和实验步骤,实施开始探索发现,经验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评估是否与任务目标相符。总结本次课题的收获。

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通过以下几步来实施:

1.实验任务的导入

教师通过网络视频复习上节课汽车电路中车灯电路建立的复杂直流电路模型。

提问:用电器和各电源之间连接错综复杂,用欧姆定律和电路串并联知识能解决各支路电流及电压的分布情况吗?(引导学生分析片刻)

答:不能清楚的说明各支路中电阻的关系,电流电压的分布情况,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早在1847年,就有一个德国科学家,经过探索实验,发现了解决复杂直流电路的基本定律,这个人就是基尔霍夫。(介绍基尔霍夫生平,增加科学人文教育。)

他是怎么做的呢?那今天我们也和他一样,通过实验测量分析来开始本节课的探索发现之旅。

2.任务组的产生 3.实验方案的确定 4.实验任务分工 5.课题实施过程

6.各任务组负责人进行汇报

把以上内容制作成表格由任务负责人进行汇报,然后全班同学交流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与组之间相互评分,教师给每个组评分。

7.教师评价和总结

根据各任务组完成过程的具体情况,指出做得好的地方,同时还要指出问题所在,另外还要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讲评包括:汇报表格的制作,语言表达能力,回答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总结能力等,评选出优秀的任务组进行奖励。

布置实验课外作业,根据实验情况,结合指导书将实验报告整理好,并反复看本组实验报告和汇报表,,写出实验心得。

教师小结本次课的教学过程,通过局域网络进行视频讲解,介绍项目教学的特点,指出本次教学的重难点,督导学生做好笔记。

大家可以看到,本次课的特点体现出了双教学体系,红色字体显示的是大的项目实施过程教学体系,蓝色字体显示的是小的课题实施过程教学体系。

说教学反思

1、通过双教学体系可以看到,运用任务导向教学法通过项目实施过程展现出了教学的难点,直指能力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而基尔霍夫定律通过课题实施过程展现出了教学的重点,直指知识目标,加深理解基尔霍夫定律的实质内容。而通过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新知识的品质,实现了教学。

2、这样的设计紧扣职业岗位群建设目标,通过任务导向教学各个环节的开展,有力的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也使我们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增添了实践性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