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汇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7:08: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季 二季 三季 四季 合计 第一年 16.00 2.00 4.00 51.00 73.00 第二年 28.00 4.30 6.70 77.50 116.50 第三年 45.00 7.10 14.20 105.00 171.30 第四年 50.00 5.10 16.80 114.00 185.90 同季合计 同季平均 季节比率(%) 139.00 18.50 41.70 347.50 546.70 — 34.75 4.625 10.425 86.875 136.68 34.16875 101.70 13.54 30.51 254.25 400.00 — 第一季度的季节指数为11.70%(2分) 第二季度的季节指数为13.54%(2分) 第三季度的季节指数为30.51%(2分) 第四季度的季节指数为254.25%(2分)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该市该产品的出口额变动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季节波动。在一年当中,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是出口旺季,特别是第四季度达到全年最高点,季节指数为254.25%,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是出口淡季,第二季度是全年最低点,季节指数为13.54%。企业应根据该产品的出口季节变动组织生产,特别是要注意为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出口准备好货源。(2分)

4、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课程的测试,甲班的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9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按成绩分组(分) 学生人数(人) 60以下 2 60-70 6 70-80 25 80-90 12 90-100 5 合计 50 要求: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4、乙班平均成绩x?乙班成绩的标准差

55?2?65?6?75?25?85?12?95?5?77.4(2分)

50(55?77.4)2?2?(65?77.4)2?6?(75?77.4)2?25?(85?77.4)2?12?(95?77.4)2?5==9.29。(1

50分)

乙班成绩的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为?乙?甲班成绩的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为?甲?有代表性

6

9.28?0.12(2分) 77.49?0.1286(1分),因为0.1286>0.12,所以乙班的平均成绩更70一 选择(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将某产品的质量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这样表示的数据是(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2.为了了解我国钢铁行业的景气情况,通常采用的调查方式为(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3.在某校抽取300名同学以调查月平均生活费,以下调查方案中得到的样本中不能对全校同学平均生活费进行估计的是( )。

A.从全校同学名册中随机抽取300名同学,对抽取的同学进行调查;

B.从全校的所有宿舍中随机抽取75个宿舍,并对宿舍中的全部4名同学进行调查; C.按月生活费将同学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并依据每个档次的人数进行样本分配; D.在学校体育馆和图书馆各随机拦访150名同学进行调查。 4.在以下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A.GDP B.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C.就业人口 D.投资总额

5.对某省两个市进行抽样调查后,得到甲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000元,乙市为20000元,标准差甲市为3600元,乙市为2500元,则两个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代表性( )。 A.甲市大 B.甲、乙市一样 C.乙市大 D.无法确定 6.关于众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一个变量数列中,众数是唯一的 (双众数!!!) B.在正偏分布中,众数小于均值和中位数

C.对于定距、定类、定序尺度数据,一般都可以求众数 D.众数是出现概率最大的变量值

7.以下是一个收入调查数据形成的分布数列,最后一组的组中值可视为( )。

收入(元) 2000以下 2000—4000 4000—6000 6000—8000 10000以上 合计 频数(人) 10 40 80 40 10 200 8000—10000 20

A.11000 B.12500 C.14000 D.无法计算 8.在第7题中,可以根据分布数列计算出收入的众数是( )。 A.40 B.80 C.5000 D.5250

9.在下列调查方式中,不可能存在代表性误差的是( )。 A.重点抽样 B.街头随访 C.普查 D.随机抽样

10.在抽样调查中,想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小1/4,样本量应该( )。 A.增加到16倍 B.增加3倍 C.增加7/4 增加7/9 11.某皮鞋厂12月份皮鞋产量的季节比率为110%,说明( )。 A.该厂生产处于旺季 B.该厂生产处于淡季 C.比11月增加了10% D.比11月份增加了110%

12.算数平均数的性质之一是算术平均数与各变量值的离差之和( )。

A.等于0 B.最小 C.大于0 D.小于0 13.某企业多种产品产量指数是一种( )。

A.数量指标总指数 B.质量指标总指数 C.个体指数 D.静态指数

14.某批发商当销售量为500件时,销售成本为10000元,其中固定销售成本为2000元,则据此可计算出

7

销售成本对销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

?=2000+20x B.y?=2000+24x C. y?=2000+16x D. y?=2000+4x A.y15.假设Xt为含有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月度时间序列,Mt为此序列的12期移动平均序列,则Xt/Mt所含有的成分为( )。

A.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无法确定 16.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中,影响置信区间宽窄的因素不包括( )。 A.置信水平 B.样本均值 C.标准差? D.样本容量n

17.假设X1,K,Xn是从总体X抽取的样本,则以下统计量中最有效的估计量是( )。

A.X B.X1 C.(X1?X2)/2 D.(X1?X2?Xn)/3

18.近期物价水平上涨,同样多的货币本月只能购买上月商品量的88%,则月环比价格指数为( )。

A.112% B.113.64% C.122.24% D.116.68%

19.某企业产品销售额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动,第一至三季度的季节比率依次为102%、48%和110%,由此可知,该企业一年中产品销售最旺的季节是( )。

A.第一季度 B.第二季度 C.第三季度 D.第四季度

20.假设总体服从标准正态分布,抽取n个样本,则以下统计量服从自由度为1的?分布的是( )。

21n222222A.?X B.(?Xi) C.(X1?X2)/2 D. X1?X2?Xn

ni?1i?12in21.假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X:N(?,?),其中参数已知,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统计量

2?(Xi?1ni??)2服从自由度为n的?2分布;

B.统计量X服从均值为0、标准差为?的正态分布; C.统计量n(X??)/?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D.统计量

?(Xi?1ni?X)2服从自由度为(n?1)的?2分布。

22.已知销售收入X与流通费用率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则分别以两者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

A.Y?28?0.68X B.Y?100?0.8X

C.Y?132?0.63X D.Y?45?0.25X

23. 商店从某厂家选购一批货物,根据以往的经验,该厂家产品质量优良,则商店为了避免买到劣质品而进行假设检验,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假设是这批产品质量合格 B.备择假设这批产品质量合格 C .原假设是这批产品质量不合格 D.该假设检验容易犯第一类错误 24.平滑系数?越大( )。

8

A.对序列中的随机波动剔除得越多 B.对历史信息反映越充分 C.初始值的影响越突出 D.对近期数据越重视

25.假设检验中,若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抽样是不科学的 B.检验结论是正确的 C.犯了第一类错误 D.犯了第二类错误 26.以下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商品销售量 B.商品库存量 C.劳动生产率 D.工业总产量 27.综合评价中加权指数法是( )。 A.评价指标体系中只包含正指标 B.指数值越大越好 C.指数值越小越好

D.应该先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同向化

28.指数曲线趋势方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中,b是指( )。 A.平均发展速度 B.平均增长速度 C.平均增长量 D.当前数量 29.在方差分析中,组内离差平方和反映( )。 A.由实验因素的变化引起的观察值差异程度 B.由随机因素的变化引起的观察值差异程度 C.全部观察值的差异程度

D.各组平均水平与全部观察值平均水平的差异程度

30.某企业下辖三个生产小组生产同一种产品,产品的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了12%,已知各生产小组由于技术革新企业平均成本下降了10%,则各生产小组产量结构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 )。 A.下降了2.22% B.下降了2% C.提高了2% D.提高了2.27%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下列表述中,可以用调和平均法计算平均数的有( )。

A.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计划数,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B.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实际数,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C.已知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各企业产值,求平均劳动生产率 D.已知各商品价格个体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求价格总指数 E.已知各商品销量个体指数和基期销售额,求销量总指数 2.下列应该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有( )。

A.生产同种商品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 B.平均发展速度 C.前后三道工序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 D.平均劳动生产率 E.以复利支付信息的年平均利率 3.假设以 X1,...,Xn表示样本,以x1,...,xn表示样本观测值,总体参数均未知,则以下是统计量的是( )

A.X?1X?ni?1ni B.s?21(x?x)?nii?1n2 C.?X D.?Xi?n(X) E.

2inn22?(Xi?1ni??)22i?1i?1?

4.对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用?表示总体的简单相关系数,H0:??0,若拒绝原假设,错误的说法是( )。

9

A.两变量间高度线性相关 B.两变量间不相关 C.两变量间线性相关显著 D.两变量间正相关 E.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

5.在假设检验中,犯一类错误的概率?和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的关系是( )。

A.只能直接控制?,不能直接控制? B.?和?绝对不能同时减小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必然后减小?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必然后增大? E.增加样本容量可以同时减小?和? 三、判断分析题(先判断正确与否,在分析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是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错误 在质的规定下研究总体的数量

2. 现有某企业最近5年各月销售额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法测定该企业销售额的长期趋势时,平均项数应为5。

错误 应该与周期长度一致!

3.若要对某个正态总体的方差进行左侧检验,假设值为100,则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分别为“ H0:

?2?100”和“H1:?2?100”,且应采用F检验法。

错误。原假设应该加一个等号。且不采用F检验,应采用 卡方 检验法。

4. 对某年级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进行分组,将学生成绩分为“50以下、50~70、70~85、85以上”四个组是不合理的。

正确。分组应该以60为最下限比较好。

5. 用改进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时,计算综合评价总分大多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正确。 加权算术和加权几何平均法都可以,但实际应用中,为了简单直观,多采用加权算术。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对电子元器件的寿命调查时,应该采用(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2.某地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1000元和17000元,标准差分别为186元和165元,则居民人均年收入的差异( )

A 城市大 B农村 C城市和农村一样 D二者不能比较

3.为了便于统计处理,用“1”表示合格品,用“0”表示不合格品,这样的数据是(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4.重复抽样条件下,若抽样单位数减少到原来的1/9,其他条件不变,抽样误差将( ) A 减少1/3 B 减少2/3 C 增加2倍 D 增加3倍 5.下列关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众数、中位数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B 平均数不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C 无论左偏还是右偏分布,一般中位数都在平均数和众数之间 D 任何一个数列都存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6.某连续变量数列,最末组是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最后组的组中值为(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