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与质量控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50: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与质量控制

摘要:压实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而良好的路面质量最终也要通过实压来体现,压实的目的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稳定性以及抗疲劳特性,以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质量。

关键词:沥青路面压实度因素碾压工艺

现代高等级公路建设的主要特点是工程量浩大,工程质量要求高,施工工艺复杂,建设周期短,因此各施工单位更加注重施工的经济效益,即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压实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选择合理高效的压实工艺对保证路面性能具有决定性意义。这种观点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量的增大,轴载的不断增大,车速的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安全、经济、舒适的要求等促使人们对路面性能以及施工质量,特别是压实工作的重要性进行重新认识的。 1.目前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这一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最初的只依靠行车碾压和自然沉陷来提高路基路面的压实度,发展到今天形形色色、功能各异的压路机普遍应用在高等级公路建设施工中。压路机械也按着静态光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快速冲击夯这样的顺序逐步发展。其中dynapac公司研制的一种组合式压路机即滚轮外装橡胶套式振动压路机可以使石料得到较好的排列而减少压碎现象。从压实机具的发

展也可以反映出现代交通对压实质量要求的提高。然而近几年来,我国公路建设的质量(尤其是路基路面的质量)却不能令人满意。一些新建和改建的公路,从投资每公里数十万元的旧路补强和铺筑薄沥青面层提高路面等级,到每公里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以上的新建一、二级公路和高速公路,都有路面过早破坏的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有管理方面的原因,也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从技术方面来讲,不重视路基路面的压实,特别是不重视路基的分层压实,甚至在新建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的施工过程中,不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认真压实,使沥青混凝土压实不够,造成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偏大或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不够等不良结果。研究,标准压实度相应的空隙率增加1%,疲劳寿命将降低约35%,压实度每降低1%,沥青混合料的渗透性提高两倍,空隙率增大,会加速沥青混合料的老化,影响路面强度和稳定性。这些早期损坏现象,不仅给正常的公路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妨碍,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在经济上也造成了重大损失。在我国,公路路面的建筑费用往往占总投资的20%—50%,甚至更高。但由于路面过早破坏现象严重,每年都需要花费相当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养护和修补过早破坏的沥青路面。特别是在一、二级公路的改建费用中,路面投资所占的比重更大。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如何能确保新建或改建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应该说现代沥青面层碾压的主要矛盾在于如何选择合理高效的碾压工艺及合理的评价压实质量。目前国内外对这一问题

都相当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以研究。德国bomag公司通过大量室内及现场试验,提出了本国典型级配沥青混合料在不同厚度下适宜的碾压工艺,包括机型、碾压遍数及主要压路机参数的选择。而我国一些建筑机械厂也开始研究无级调频、无级调幅并且能直接反映密实度的压路机,这种压路机可适应不同类型材料的压实,但仍需要进一步做工作,验证不同振频,振幅对压实材料的影响,并确定与其相适应的最佳振频和幅值,以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 2.混合料压实的影响因素

影响沥青路面压实的主要因素有:第一是压实时的混合料的温度;第二是材料性能(包括沥青性能、集料的性能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等);第三是施工(包括环境、面层厚度等)。 2.1 混合料温度对压实的影响

温度对沥青混合料压实的影响非常显著,只有掌握温度对压实性能的影响规律,才能保证压实效果和使用性能的要求。由于沥青混合料具有热塑性,也就是其粘滞性随着温度成比例变化,热的沥青混合料具有低粘度和良好的裹复性能;冷沥青混合料具有高粘度、坚韧等特性。在碾压过程中应随时测温、随时观测,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2.2材料性能对压实的影响

针人度小、粘度大的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实阻力较大,压实相对较难;反之则易。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多少一方面决定了沥青混合料对骨料的裹覆能力,另一方面又控制了沥青混合料对空隙的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