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21:17: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原因:由于模板清理不好,涂刷隔离剂不匀,拆模过早所造成。
防治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拆模时间按规范执行。 2.混凝土楞角破损、脱落 原因:
(1)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
(2)操作人员不认真,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造成混凝土楞角破损、脱落。 防治措施:
(1)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质量验收标准中的要求方可拆模。 (2)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禁用大捶、撬棍硬砸猛撬。 [3]、钢筋工程 (一)钢筋配料 1.箍筋不方正
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呈90o,或两对角线长度不相等。钢筋弯钩平直长度不够,箍筋弯钩角度不符合要求。
原因: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过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
筋时没有逐根对齐。
防治措施:注意操作,使成型正确;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 2.成型尺寸不准确
已成型的钢筋尺寸和弯曲角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原因:下料不准确;画线方法不对或误差大;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当;角度控制没
有采取保证措施。
防治措施: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根据钢筋弯制角度和钢筋直径确定好扳距大小。
为保证弯曲角度符合要求,在设备和工具不能自行达到准确角度的情况下,可在成型案上画出角度准线或采取钉扒钉做标志的措施。 3.已成型的钢筋变形
钢筋成型后外形准确,但在堆放或搬运过程中发现弯曲、歪斜、角度偏差。
原因:成型后,往地面摔得过重,或因地面不平,或与别的物体或钢筋碰撞成伤;堆放过
高或支垫不当被压弯;搬运频繁,装卸“野蛮”。
防治措施: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放置地点要平整,支垫应合理;尽量按施工需要运至现场并按使用先后堆放,以避免不必要的翻垛。 4.圆形钢筋直径不准
原因:圆形螺旋筋成型所得的直径尺寸与绑扎时拉开的螺距和钢筋原材料弹性性能有关,
直径不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考虑这两点因素。
防治措施:应根据钢筋原材料实际性能和构件所要求的螺距大小预先确定卷筒的直径。当盘缠在圆筒上的钢筋放松时,螺旋筋就会往外弹出一些,拉开螺距后又会使直径略微缩小,其间差值应有计算确定。 5.钢筋代换后根数不能均分
同一编号的钢筋分几处配置,配料时进行规格代换后因根数变动,不能均分于几处。 原因:在钢筋材料表中,该号钢筋只写总根数,在钢筋进行代换时忽略了钢筋分几处布置的情况。
防治措施:在配料加工钢筋前进行钢筋代换计算时,要预先参看施工图,看该号钢筋是否
分几处布置,如果是应按分根数考虑代换方案。 6.箍筋弯钩形式不对
箍筋末端未按规定不同的使用条件制成相应的弯钩形式。
原因:不熟悉箍筋使用条件,忽视规范规定的弯钩形式使用范围;配料任务多,各种弯钩形式取样混乱。 防治措施:熟悉各种弯钩的应用范围和相关规定,特别是对于斜弯钩,是用于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在钢筋加工的配料过程中要注意图纸上的标注和说明。 (二)钢筋连接 1.钢筋电渣压力焊 (1)轴线偏移、弯折。
原因:
1)钢筋端部歪扭不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倾斜。 2)夹具长期使用磨损,造成上下不同心。 3)顶压时用力过大,使上钢筋晃动和移位。
4)焊后夹具过早放松,接头未及冷却,使上钢筋倾斜。 防治措施: 1)矫直钢筋端部。 2)正确安装夹具和钢筋。 3)避免过大的挤压力。 4)及时修理或更换夹具。
(2)咬边。 原因:
1)焊接时电流太大,钢筋熔化过快。
2)上钢筋端头没有压入熔池中,或压入深度不够。 3)停机太晚,通电时间过长。 防治措施: 1)减小焊接电流。 2)缩短焊接时间。
3)注意上钳口的起始点,确保上钢筋挤压到位。 (3)未焊合:上下钢筋在结合面处没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原因:
1)焊接过程中上钢筋提升过大或下送时速度过慢;钢筋端部熔化不良或形成断弧。 2)焊接电流小或通电时间不够,使钢筋端部未能得到适宜的熔化量。 3)焊接过程中设备故障,上钢筋卡住,未能及时压下。 防治措施:
1)在引弧过程中精心操作,防止操纵杆提的过快或过高,间隙太大发生断路灭弧;也应防止操纵杆提的过慢,钢筋粘连短路。
2)适当增大焊接电流和延长焊接通电时间,使钢筋端部得到适宜的熔化量。 3)及时修理焊接设备,保证正常使用。
4)合理选择焊接参数,正确掌握操作方法。
(三)钢筋安装
1.骨架外形尺寸不准、歪;扣筋被踩向下位移
原因:多根钢筋端部未对齐,绑扎时个别钢筋偏离规定位置。 防治措施:绑扎时将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 2.柱、墙钢筋位移
原因:固定钢筋的措施不可靠,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被碰撞,偏离固定位置。 防治措施:墙、柱主筋的插筋与底板上、下筋要固定绑扎牢固,确保位置准确。必要时
可附加钢筋电焊焊牢,混凝土浇筑前、后应有专人检查修整。 3.受力筋保护层不符规定,露筋
原因:
(1)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间距太大或脱落。 (2)钢筋绑扎骨架尺寸偏差大,局部接触模板。 (3)混凝土浇筑时,钢筋受碰撞位移。 防治措施:
(1)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要适量可靠。 (2)钢筋绑扎时要控制好外形尺寸。
(3)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钢筋受碰撞位移。混凝土浇筑前、后应设专人检查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