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复习题和答案.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2:59: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基本概念

1、仓储: 利用仓库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物品的进库、存贮、出库的作业。即在特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

2、仓储管理: 对仓储设施布局和设计以及仓储作业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3、经常储备(库存):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为满足日常需要而建立的储备。 4、保险储备(库存):为了防止不确定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的发生而建立的缓冲储备。

5、装卸搬运: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两者全称装卸搬运。

6、装卸搬运活性 :所谓装卸、搬运的灵活性是指在装卸作业中的物料进行装卸作业的难易程度。所以,在堆放货物时,事先要考虑到物料装卸作业的方便性。 7、“四号定位”:由库房号、货架(垛)号、货架(垛)层号和货位顺序号组成一组数码来表示一个货位,表明货物储存的位置,并尽可能与账页编码一致,以便查找和作业的货物定位方法。

8、“五五化”堆垛:仓库物资以“五”为基本计数单位进行摆放的一种管理方法。物资按不同品种、规格、形状,以五为基数进行堆垛,既便于盘点、发放,又整洁美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工作现场容积。

9、摘取式分拣 :摘取式分拣作业是分拣人员或分拣工具巡回于各个储存点并分店所需货物取出,完成配货任务,货位相对固定,而分拣人员或分拣工具相对运动。

10、播种式分拣:播种式分拣作业是分拣人员或工具从储存点集中取出各个用户共同需要的货物,然后巡回于各用户的货位之间,将货物分放到事先规划好的配货货位上,再取出下一种共同需求商品,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按用户需求将全部货物取出并分放完毕。

11、保税仓库:经海关批准,在海关监管下,专供存放未办理关税手续而入境或过境货物的场所。

1

12、库存:库存,是仓库中实际储存的货物。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生产库存,一类是流通库存。

13、库存控制 :在保障供应的前提下,使库存物品的数量最少进行的有效管理的技术经济措施。

14、订货点法:对于某种物料或产品,由于生产或销售的原因而逐渐减少,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的库存数量(订货点)时,按规定数量(一般以经济订货批量为标准)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管理方式。

15、定期订货法:按预先确定的订货时间间隔按期进行订货,以补充库存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

16、VMI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库存):通过信息共享,由供应链上的上游企业根据下游企业的销售信息和库存量,主动对下游企业的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管理模式。

17、联合库存管理(JMI):联合库存管理是由制造商建立一个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把各个销售商的库存通过该系统连接起来,每个销售商可以通过该系统查看其他销售商的库存,寻找所需产品并进行交换,同时,销售商们在制造商的协调下达成协议,承诺在一定条件下交换产品并支付一定报酬,这样,就可以使每个销售商库存降低,服务水平提高。

18、CPFR: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也叫协同规划、预测与补货。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是在共同预测和补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共同计划的制定,即不仅合作企业实行共同预测和补货,同时将原来属于各企业内部事务的计划工作(如生产计划、库存计划、配送计划、销售规划等)也由供应链各企业共同参与。

二、基本问题

1、衡量仓储合理化的标志。

质量标志:保证被仓储物的质量,是完成仓储功能的根本要求 数量标志:在保证仓储功能实现前提下有一个合理的数量范围 时间标志:在具体衡量时往往用周转速度指标来反映时间标志

2

结构标志:是从被储物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花色的仓储数量的比例关系对储存合理性的判断

分布标志:指不同地区储存的数量比例关系,以此判断和当地需求比,对需求的保障程度,也可以此判断对整个物流的影响

费用标志:仓租费、维护费、保管费、损失费、资金占用利息支出等,都能从实际费用上判断储存的合理与否 2、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

保证质量:仓储管理申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保证在库物品的质量为中心 注重效率:仓储成本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仓储效率的提高关系到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成本

确保安全:仓储活动中不安全因素有很多,因此特别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认识,制定安全制度、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讲求经济效益:仓储活动中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补偿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为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目标,必须力争以最少的人财物消耗,及时准确地完成最多的储存任务。因此,对仓储生产过程进行计划、控制和评价是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 3.仓储管理的目标

以时间抢空间。多、快、好、省。

1、多储存。(单位面积储存量、单位容积利用率)

2、快进货,(接运、验收、入库) 快出货。(备货、出库、托运) 3、保管好。(保管期内质量完好、数量准确) 4、费用省。(货物吞吐的各环节节省人、财、物) 4、仓库建设规划的特点。 (一)严肃性和预见性 (二)适用性和经济性 (三)科学性和可行性

3

5、仓库储位管理的基本原则。

(1) 储存位置必很明确地被标示出来。 (2) 物品要有效地被定位 (3) 异动要确实登录 6、仓库作业过程的特点。

①作业过程不连续 仓库的作业过程,从入库到出库不是连续进行的,而是间断进行的。

②作业量不均衡 仓库入库作业和出库作业在时间上的不均衡(不确定)和批量大小不等

③作业对象复杂 仓库的作业对象可以是各式各样的物品,可以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库存物品可能要求不同的作业手段、方法和技术,

④作业范围广泛 仓库的各个作业环节,大部分是在仓库范围内进行的,但也有一部分作业是在仓库以外的范围内进行的,如接运、配送等作业可能要在生产企业、中转仓库、车站、港口或者用户指定地点进行,所以作业范围相当广泛 7、堆垛的基本要求。

1、分类存放 2、选择适当的搬运活性 3、面向通道,不围不堵。 8、分拣的分类 。 (1)人工分拣 (2)机械分拣 (3)自动分拣 9、自动分拣机常见的主要形式。

(1)挡板型(2)浮出型。包括①胶带浮出式②辊筒浮出式 (3)倾斜型(4)滑块型 10、仓库风险的特性。

1、客观性:风险的客观性是指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风险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时时刻刻存在的。

2、损失性:风险的损失性是指客观存在的风险一旦发生以后,会给企业和人们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3、不确定性 :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指风险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具有不确定性,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风险管理的难度,需要人们运用各种方法对风险进行统计和预测分析。

4

11、仓库风险管理的步骤。 1、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

2、识别风险 (Risks Identification) 3、风险衡量 (Risk Measurement) 4、制定风险管理计划,采取相应措施 12、仓储的作用有哪些? (一) 仓储的积极作用

1. 获得大量购买的价格折扣; 2. 大量运输降低了运输成本;

3. 避免由于紧急情况而出现停产或供应中断; 4. 防止涨价、政策的改变以及延迟交货等情况的发生; 5 .调整供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6 .保持供应来源; 7 .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二) 仓储的反作用

1. 会掩盖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和差错; 2.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支出 3.机会损失

4.陈旧损失与跌价损失 13、什么是EIQ分析?

EIQ分析就是利用 E、I、Q 这三个物流关键要素,来研究仓库的需求特性,为仓库提供规划依据。即是从客户订单的品项、数量与订购次数等出发,进行出货特性的分析。

14、货物检验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视觉检验。(2)听觉检验。(3)触觉校验。

(4)嗅觉、味觉检验。(5)测试仪器检验。(6)运行检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