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演讲有感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8 11:29: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郑强演讲有感

郑强教授演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人们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的说法耳熟能详。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教育的重要性被有意无意的轻忽。纵观历史,“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很多大帝国如昙花一现。人们得到的历史教训就是这些曾经煊赫的帝国没有做好接班人的工作。土地、财富、威权让那些著名的帝王殚精竭虑,不懈的求索,给后人留下了征服的荣耀。却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孩子,忘记了自己的身后事。西方的亚历山大、恺撒,中国的秦始皇、隋文帝,哪一个不是身前英雄无敌,死后寂寞凄凉。 对中国的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着诸多的批评之声,然而很少能如郑教授那样鞭辟入里,一针见血。让在场的学生反诸自身,让听到的老师扪心自问。他在谈到那些所谓智识阶层的种种不堪时,情绪激昂,桌子被击打的砰砰响。那富有穿透力的声音也透过屏幕,直达人们的心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由国家来诠释和定义。然而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回避并且要认真思考的。从小功利性的教育就能让孩子答出让人满意的答案,“科学家”、“医生”、“教师”,而在这些陈词滥调中,若有聪明的孩子答道普通的劳动者,会让老师眼睛一亮,挖掘出他的平凡而闪光的精神。而似乎没有人说过我想成为爱国者,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美德的人。在古希腊,斯巴达一心把孩子培养成爱国的勇士,于是就“求仁而得仁”。然而英勇剽悍之风却未能让它持久繁盛。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一心培养出为自己服务的“惟命是从”的工具,在四书五经和八

股取士的规范中,于是龚自珍叹道“万马齐喑究可哀”,如果我们现在张扬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无疑这点,现在的教育差强人意。然而郑教授却振聋发聩的说道,这些“天之娇子”是“精神上的残废”。而人们似乎看重的是“身体的残废”,而无暇顾及“精神上的残废”。 诚然,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是举世公认,而中国人的一盘散沙和种种陋习也是世界闻名的。记得曾经看过巴黎名胜的要求游客文明的标语只用中文书写的报道,记得曾经看过判断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标志就是是否在公众场合喧哗的报道??郑教授还说,日本、韩国在国外没有一个反政府组织,中国却有一小撮人为了混个饭吃,背叛生他养他的祖国,做着损害祖国,令人不齿的事情。而这一小撮人却都是所谓的智识阶层,本应成为社会良心和道德楷模的他们,不仅行为上给我们中华民族抹黑,甚而也会让他们的“主子”从心里瞧不起他们,进而蔑视我们的民族。任何民族的价值观都是相同的。而对世界观、价值观和精神品质培养淡漠或者说没有落实的中国教育,让清醒如郑强者再也无法沉默下去,让我们都记住郑教授的这句感人至深的话吧。“越留学,越着急,巴不得早点回来把我的祖国搞好,把我们的教育搞好。”

任何轻忽精神的权力和国家都必然走向迷失和堕落。雅典自由美丽的肥皂泡被整齐如一的斯巴达击碎,而罗马在奢侈淫佚的迷药中陷于蛮族之手。唯才是举的曹操也未能给他短命的王朝赚来些许忠臣的泪水。自由快乐的雅典市民,无所追求的罗马市民,大概不会在危难来临时,捋起衣袖为自己的国家冲锋陷阵。而把家族利益置于国家利

益之上的魏晋的鲜见忠臣也就不足为奇了。

郑教授言之凿凿的判定,教育的根本是让人有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也正如他自信的认为,他的演讲是治疗当前许多精神匮乏、信仰迷失的人的猛剂良药。难怪人们会以“中国强大的希望”这样的冠冕赋予他的演讲。鲁迅先生在上个世纪初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而在新的世纪在祖国似乎一切看上去都很美的时候,我们有幸能听到这样让人警醒和深思的呐喊,实乃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