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26: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简议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作者:黄国知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24期

摘 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但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常会出现由施工不当而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强度不够等现象,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应用与研究新的技术与材料,用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文章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策略,对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有推动性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 施工之前,混凝土相关材料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如果不把材料选好,日后就算施工人员的技术再好,设计人员的设计再好,也于事无补,所以,混凝土的材料选择是整个过程最基本、最重要的。

1.1 材料之一,水泥的选择

我们在选择水泥时应该考虑采用硅酸盐水泥,这种水泥的水化热比较低,可以降低由于温度过高使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机率。有些人会问,为什么不选择普通水泥,普通水泥虽然造价低,但是其水化热的程度比较高,如果运用到大量的混凝土制作中的时候,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过高,高于混凝土表面很多,这就极易产生裂缝,降低了混凝土质量。在选定水泥后,也可在水泥中添加适量的其他东西,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增强其的抗渗能力。 1.2 材料之二,粉煤灰的选择

近年来,泵送是混凝土的主要的浇筑方式,在混凝土中掺加一些粉煤灰是为了方便混凝土的泵送。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加主要使用的方法是外掺法,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好每立方混凝土应该添加的粉煤灰的量,如果添加的粉煤灰过多,则会造成混凝土性能的降低,使混凝土的抗渗裂能力减弱,所以其加入量必须控制在10以内,把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

1.3 材料之三,骨料的选择

骨料可分为细骨料与粗骨料,细骨料主要采用的是中砂,百分之五十五的人工砂以及百分之四十五的山砂,砂的粒径不得小于零点五毫米,用中粗砂掺拌的混凝土比用细砂掺拌的混凝土节省十分之一的水的用量;粗骨料要采用粒径五至二十五毫米的碎石,粒径大的碎石配制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混凝土的抗压力能力较强。骨料的含泥量都不应该过高,细骨料的标准是小于五,粗骨料的标准时小于一。按照标准正确选择细骨料与粗骨料,可以很好的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以及质量。 2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技术控制 2.1 控制温度应力的技术

混凝土温度越高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越大,因此对混凝土进行强制降温处理非常有必要。常见的降温方法有:预埋水管冷却法,即通过水管排入冷水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办法,主要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混凝土;其次,适当减少水泥用量不但能够优化施工强度,还有利于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释放热量。目前,国内已研究出专门改善混凝土温度的水泥,比如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等,它们都属于地热水泥,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此外,混凝土浇筑技术也是控制混凝土温度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外部温度越对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越不利,且容易对混凝土的性能、应力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开正午、气温最高的时段。特别是进行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时,必须采用强制降温的措施。 2.2 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技术

正确的浇筑技术有利于发挥混凝土真正的效能。反之则会制约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浇筑应有序、有层次的开展,采用自然流淌、水平分层、斜向分段和反复推移的浇筑方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浇筑得饱满,有利于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第二,控制好浇筑的高度也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时,在进行水平分层浇筑时,每层的厚度都要均匀、合理,不宜太厚,也不能太薄,要具有科学性。此外,要把握好上层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两者不宜间隔太长时间,若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底层混凝土已完成初凝,将大大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统一性,对后期维护与保养造成一定困难。 2.3 振捣方式

混凝土的质量取决到振捣的质量,通常把混凝土振捣分成三道工序,分别为:(1)混凝土坡角;(2)混凝土坡中间;(3)混凝土的坡顶。振捣的位置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只有充分振捣、合理配合才能保证混凝土的特性,并且能够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其次,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时,要控制好振捣棒搅拌的时间和插入的深度,有利于振捣充分。通常振捣棒插入的纵深不得少于50mm,要保持匀速搅拌,搅拌的间距保持在400mm左右,振捣棒插入速度要快,拔出须缓速。最后,待混凝土振捣充分后用刮杠将混凝土表面刮平,然后再添加一些碎石约5mm~25mm左右,用木抹在混凝土凝结前搓平,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搓平次数不得少于两次。

2.4 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泵送的时间和路程的需求,从而采取合理的拌合材料配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一般而言,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可能由于时间过长而产生了凝固和离析的现象,这就会影响到后期的施工质量。因此若出现了分层和离析的现象,就必须对其进行搅拌均匀后再进行使用。合理安排运输的路径和时间,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运次数,保证混凝土在初凝之前就能送到施工现场,并进行现场的浇筑。 3 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相关施工技术 3.1 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要求,专业地进行浇筑。通过对混凝土结构大小的把握,以及控制好钢筋的疏密度,合理的调整管道的预埋以及地脚螺栓的留设,设计施工人员应该经过周详考虑然后进行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主要分三类,分段分层浇筑、全面分层浇筑以及斜面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说的是先从底层起进行浇筑,浇筑一定距离后再浇筑第二层,以此类推,直到浇筑完毕;全面分层浇筑说的是在第一层浇筑完毕后趁其未初凝时进行第二层的浇筑,也是如此类推,直至整个过程的完成;斜面分层浇筑,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进行浇筑,坡度不大于30度,这种浇筑方法适用于结构长度很大程度上超过厚度的情况。 3.2 施工操作程序的严格进行

混凝土施工人员要认真看设计图,领会其中要点,通过对设计人员设计意图的理解,制定相应地施工操作方案,并且严格按照要求和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严谨地进行施工程序的操作,坚决杜绝相关人员的恶意怠工。同时相关监管人员要根据混凝土的具体配比要求,跟进混凝土质量与性能的检查,监理的工程师应具体测量混凝土的用料规格,和易性以及离析状况,并按要求定时、定量抽查混凝土的相关塌落度,协助施工人员做好浇筑工作,并加强对其的管理与监督,减少对原材料的流失,从操作方面完善混凝土的浇筑。 3.3 偷工减料现象的坚决杜绝

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坚决杜绝偷工减料,施工人员首先要做好自我约束的工作。比如,不能进行拆模的就坚决不过早的拆模。同时,在进行楼板的浇捣的时候必须专门派人监护钢筋,避免有人踩弯钢筋面。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私自拆除支柱,这是为了避免梁板形成悬臂,然后为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通过在大梁的两侧面层内加置通长的钢筋网片,增加其承受力等等。

综上,建筑行业科学化管理的实现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目标,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浇筑技术的强化,来加快这个目标实现的进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