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宗宗义比较略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3 9:25: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四宗宗义比较略记

宗派定义 不承认自证分而主张外境实有的宣说小乘宗义者,就是毗婆沙宗的定义。 自证分即:一种心识对心识的向内执取、独立而没有随伴着其它心所的心王。 主张自证分与外境二者真实存在的宣说小乘宗义者,就是经部宗的定义。 经部宗和譬喻师二者同义词。 认许自证分、主张依他起真实存在,而不承认外境的宣说大乘宗义者,就是唯识宗的定义。 唯识宗与唯心宗二者同义词。 主张就胜义而言,没有丝毫真实存在的法的宣说大乘宗义者;亦即,主张诸法名言有、胜义无的宣说大乘宗派见者,就是中观宗的定义。中观宗与说无体性宗二者同义词。 各宗派内分派别 从流传地域上,派别有三:l .迦湿弥罗派。2 .日下派。3 .中原派。 从教义差异上,则分十八部。 派别有二: 1.随教行经部宗——尊奉《阿毗达磨俱舍论》。 2.随理行经部宗——尊奉《七部量论》。 1.随教行唯识宗——主张八识,尊奉《瑜伽师地论》。 内分二派: 真相唯识派——即主张根识所现的立体物象,如其所现而存在。又内分三派: ①能取所取等数派。 ②半卵对开派。 ③参杂无二派。 假相唯识派——即主张根识所现的立体物象,如其所现而不存在。又内分二派: 有垢派——即心体受无明习气的垢秽所染污,或佛地虽离无明,但仍有外境有的错觉。 无垢派——即心体不受无明习气的垢秽所染污,或佛地已离无明,也没有外境有的错觉。 2 .随理行唯识宗——主张六识,尊奉《七部量论》。亦分真相派与假相派,区分之理如上。 瑜 主张有自证分而不承认外境的中观宗,就是瑜伽行自续派的定义。 自 伽行续 经不承认自证分、且主张外境以自相而存在的中观宗,就是经部行自派 部续派的定义。 行应 不承认自证分、主张即使在名言中诸法也不以自相而存在的中观宗,就是成 应成派的定义。 派 1

有部经部宗

唯识宗中观宗有部经部宗 唯识宗中观宗二谛

世俗谛:凡是某法,经过外力摧灭或由心识予以分解之后,执取该事物的心便不再生起执取该事物的楖念,这样的法,称为世俗谛,如瓶子和念珠。 胜义谛:凡是某法,经过外力摧灭或心识予以分别之后,执取该事物的心仍不会放弃执取该事物的概念,这样的法,称为胜义谛,例如:无方分微尘、无时分刹那心识及一切无为法。 随 教 同于有部。 行 世俗谛:某法必须唯依分别心、名言予以假立才能成立,为世俗谛。没有作用的法、世俗谛、共相、常法、无为法、虚假存在的法都同随 义。 理 胜义谛:某法不必依分别心、名言予以假名安立,且堪能由正理观行 择而成立,为胜义谛。有作用的法、胜义谛、自相、无常法、有为法、真实存在的法都同义。有作用,是指能够生起自果的作用。 世俗谛:名言量所对的境、所安立的境,就是世俗谛。世俗谛是虚假的,虚假的事物、世俗谛、名言谛都同义。世俗谛是依他起与遍计所执所摄之法。 胜义谛:以观察胜义的理量所缘得之境,也可说以二现隐没之上亲证现量的所证品,或说胜义量所安立的境、所认知的境,就是胜义谛。胜义谛、空性、法性、圆成实性、真如都同义。胜义谛是圆成实性所摄之法。 世俗谛:在带有世俗显现及实有显现的二现的情况下,直观现量所 通达的对象,就是世俗谛定义。例如:瓶就是世俗谛。世俗谛分为自 二类:1.正世俗谛,如水。2.倒世俗谛,如阳焰现为水。 续 胜义谛:在二现隐没的情况下,直观现量所通达的对象,就是胜义派 谛。例如:瓶非真实存在,就是胜义谛。 胜义谛,广分为十六种空性;略分四种空性。 世俗谛:凡是由名言量所寻找的、所安立的法,并且彼量心观待法应 时,成为名言量,彼法即是世俗谛,例如瓶是世俗谛。 成 胜义谛:凡是由观择究竟之量所量得的事物,并且彼量心观待彼法派 时,成为胜义量,彼法即是胜义谛,例如瓶的空性是胜义谛。 有部

经部宗唯识宗中观宗

各宗安立诸法之理

2

有部 主张由无方分微尘累积成粗分外境,故先有实有外境,再生起执取实有外境的心。 经部宗 同于有部。 主张诸法非由无方分微尘所累积成境,乃由内心习气为近取因成熟而显现境,依心体而有,心境同体。 唯识宗 故诸法的存在,其不共因是心识习气,共因为各自之因缘,如苗芽的成立,不共因为心识习气,共因为种子,俱作缘为水份等,如此才成立苗芽。 自 主张诸法二聚和合而有,并且诸法唯识所现,是瑜伽行自续派的安立续 诸法之理。 派 主张诸法二聚和合而有,并且诸法非唯识所现,是经部行自续派的安立诸法之理。 中观宗 应 主张诸法唯名假立而有。例如此为桌子,必须有一予以安立的名言,成 才会生起此为桌子之想。 派 此派认许唯由分别心予以假名安立,唯识宗则许由心体习气成熟所成立,二者不同。 各宗所许遮破断常二边、安立中道之义

因为主张诸有为法的因果缘起,故谓遮破断常二边,亦即:有恒常不变的造业者为常边,及根本无因果或四谛为断边。 有部因此,遮破因果恒常不变的常边、与根本无因果的断边,即是中道。 果生时因已灭,因此脱离常边;因结束时果出生,所以脱离断边。 因为主张诸有为法不断流转相续,并刹那坏灭,故其非相续不断为断边,非刹那坏灭为常边。因此,遮破诸有为法非刹那刹那坏灭的常边、与非相续不经断的断边,即是中道。 部宗诸有为法的相续,不断地流转下去,因此脱离断边;(诸有为法)刹那坏灭,所以脱离

3

常边。 唯识宗中观宗因为主张二取空及遍计所执自相无为空性,故认许遍计所执自相有为常边,及依他起、圆成实自相无为断边。 因此,遮破遍计所执自相有的常边、与依他起及圆成实自相无的断边,即是中道。 遍计执非真实地存在,因此脱离常边;依他起真实地存在,因此脱离断边。 认许缘起的本质即是空性的本质,缘起成立即空性成立,反之亦然,二者互含遍。一如所作性与无常本质为一,但二者非一。如瓶与瓶之空性本质为一,但二者非一;若二者为一,则常成见瓶必也是瓶之空性。无为法也依方所聚合假立而有,故唯依缘起一词,即依缘而有,故胜义空;虽胜义空,但有依缘而起,故名言有,如此即有力变遮断常二边。然而二中观宗虽同许胜义空,其意义却有不同。 因此,遮破诸法胜义有的常边、与诸法胜义无即成根本无的断边,即是中道。 一切法在名言上是存在的,因此脱离断边;然而在胜义上却不存在,所以脱离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