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大巷作业规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2:44: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概 况

一、巷道名称、位置及相邻关系

该巷道为轨道大巷,是矿井的辅助运输大巷。井下位于我矿井田西南部,南北与原轨道大巷相接,西部为未开采煤层,东部为原轨道大巷。

二、巷道开口位置及用途

该巷道从轨道大巷80m处的小断面处开口,设计坐标方位角为340°03′05″。为了使行人、运料、通风更加方便及满足管路敷设等需要。

三、巷道设计长度和服务年限

巷道设计长度为180m,服务年限很长。 四、巷道平面布置图(后附)。

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 表一

水 平 地面的相对位置建筑物、小井及其他 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 770 工称名称 轨道大巷 本工作面地表位于污水净化泵站的西北处。 本工作面位于井下轨道大巷的西侧 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该巷道南北连接轨道大巷,西部为未开采煤层,东部为现轨道大进巷道的影响 巷。 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

煤层特征表 表二

项 目 煤层厚度(最小~最大/平均)/m 煤层倾角(最小~最大/平均)/(0) 煤层硬度? 煤层层理(发育程度) 煤层节理(发育程度) 绝对瓦斯量/(m3?min-1) 煤尘爆炸指数/% 指 标 3.00~4.20/3.60 5~10/8 3 发育 发育 6~6.5 15.4 备 注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表三

顶底板名称 顶 板 底 板 基本顶 直接顶 直接底 基本底 岩石类别 砂粒石灰岩 砂质泥岩 砂质泥岩 砂 岩 平均厚度(m) 6.77 6.4 1.23 8.21 岩 性 深灰色,以石英岩为主 深灰色含粉质结构植物化石 含植物化石碎片 深灰色,以石英岩为主 煤(岩)层综合柱状图(后附)。

第三章 水文地质

根据地质报告资料,15#煤层顶板为发育灰色 石灰岩、K2K3K4石灰岩及5—7层中粗粒砂岩,岩层含水较弱,岩性细腻质密,具有良好的隔水性。因此,掘进过程中除局部出现淋水外,各含水层对巷道施工影响不大。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 巷道布置

本掘进工作面位于井田西南部,属770m水平。掘进长度180m,巷道均为半圆

拱断面。轨道大巷净宽为3.8m,净高为3.1m,巷道沿半煤岩巷掘进,坡度为0~2°。

巷道交岔点施工图(后附)。

第二节 支护设计

一、巷道断面

其断面形状为半圆拱形。

巷道断面:S毛=12.9㎡, S净=8.72㎡。 巷道断面图(后附)。 二、支护方式

该巷道先采用锚网梁联合进行支护,然后滞后15至20米用料石砌碹进行二次支护。

(一)锚网梁联合支护 锚网梁联合支护平面图(后附) (二)料石砌碹支护

1、该巷道使用料石砌碹进行永久支护。支护平面图(后附) 2、交岔点支护图(后附) (三)料石砌碹支护要求

1、该巷道在交岔点补打锚索,并进行双层料石砌碹支护,在顶板破碎段进行双层料石砌碹支护,其余地段进行单层料石砌碹,。

2、砌碹时先在模板上铺一层沙灰。

第三节 支护工艺

一、支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