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23:59: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海洋生物学总复习提要 一、基本概念
1、学名(scientific name):是生物的名称。属名+种名=学名 (拉丁文) 2、正模标本:用以描述新种形态特征的主要的一尾标本。 3、林奈(Carl von Linne):瑞典著名植物学家,首次提出双命名法(《自然系统》,1768年)
4、生物分类基本阶元(class、order、Family、Genus、Species):界 (kingdom) ←门 (phylum) ←纲 (class) ←目 (order) ←科 (family) ←属 (genus) ←种 (specis) 。 5、同物异名(synonym) :同一种生物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学名。如: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 (有效名)其有同物异名有Scomber janesaba等。
6、双名法:从1758年林奈的《自然系统》(System a Naturae)开始,每一生物的名称都用双名法表示。即属名+种名=学名 (拉丁文) 如:钝顶螺旋藻 Spirulina platensis宽纹虎鲨 Heterodontus japonicus。如果在学名中如果引用亚属名,可将亚属名加圆括号,放在属名和种名之间。 缩的、透明的原生质领,领的超微结构为许多原生质的绒毛突起、绒毛间具横向联系。
19、消循腔(gastrovaecular cavity):来自腔肠动物的胚胎发育的原口,具有口和肛门的双重功能,既是摄食门户,又是排泄口,如水螅等 20、同律分节:大多数的环节动物的躯体除前两节和尾节外,都是由许多彼此相似,而又重复排列的体节构成,这些体节不仅外形相似,而且内部的重要器官,如循环、神经、排泄、生殖等也都因按节重复排列而相同,这种分节现象在形态学上称同律分节(homonomous metamerism)。
21、异沙蚕体(heteronereis):在沙蚕该过程是由无性个体直接转变为有性个体或称异沙蚕体(heteronereis),常由前部的非生殖体区(atoke)和中后部的生殖体区(epitoke)组成。
22、造礁珊瑚:六放珊瑚中的一些种类,如石珊瑚目,其骨骼形成在体表,成分为碳酸钙,骨质坚硬,因此常称为硬珊瑚,由于它们所形成的石灰质骨骼不断堆积,并与其它形成钙质骨骼的动植物,如软体动物、腕足动物、棘皮动物、石灰藻等一起经过地质年代的堆积作用,7、休眠孢子: 8、囊果:受精的果胞经发育形成果胞子体(也称囊果carposporophyte)。果胞子体是雌配子体上的果胞受精后产生的二倍体植物,自身不能独立生活,而只能寄生于雌配子体上。
9、厚壁孢子(akinete) 又称休眠孢子 resting spore,在藻类营养体的细胞质中形成的孢子细胞膜特别厚,也称(厚垣孢子),具有很强的耐干性、耐寒性,可通过不良环境的孢子。在形成时,因失去细胞膜和一定的细胞质,所以形体变得比开始时要小。通常单独形成,也有几个相连的细胞发育而成为一串的,当环境适宜时可再萌发成新个体。 10、同型世代交替:在形态构造上基本相同的两种植物体互相交替循环的生活史,如水云属的孢子体和配子体外形很相似。
11.异形世代交替:在形态构造上显著不同的两种植物体互相交替循环的生活史。如萱藻目的一些种类孢子体和配子体形状不同,孢子体大于配子体,孢子体小型到中型,配子体为微小丝状,有些藻类的配子体与孢子体虽然大小相近,但构造不同,故也称为异形世代交替。 12食物链: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13、赤潮(red tide):赤潮是海水中某些微藻、细菌或原生动物,尤其是甲藻等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在一起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亦称“红潮”。 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其导致的原因是海水富营养化。 )
14浮游生物(plankton )是指在海洋、湖泊及河川等水域的生物中,那些自身完全没有移动能力,或者有也非常弱,在水流运动的作用下被动地漂浮于水层中的生物总称。包括一些体型微小的原生动物、藻类,也包括某些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某些动物的幼体。
浮游生物可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也可按个体大小分为六类,即巨型浮游生物,大于1厘米,如海蜇;大型浮游生物,5~10毫米,如大型桡足类、磷虾类;中型浮游生物,1~5毫米,如小型水母,桡足类;小型浮游生物,50微米~1毫米,如硅藻、蓝藻;微型浮游生物,5~50微米,如甲藻,金藻;超微型浮游生物,小于5微米,如细菌。
15底栖生物:生活在江、河、湖、海底部的动植物。按生活方式,分为营附着、固着、底(浅)埋、水底爬行(匍匐)、钻蚀(穴居)以及底层游泳的等类型,有些种类还能交叉生活。
如附着:贻贝;固着:牡蛎;底(浅)埋:青蛤、文蛤;水底爬行(匍匐):鲍鱼;钻蚀(穴居):沙蚕、;底层游泳:鲆鲽类、蛸类
16、越冬洄游(wintering migration) (wintering migration):水生动物在一定时间、沿一定空间周期性运动,此为洄游。每年10月间,中国对虾交尾后,由于水温下降,便开始集群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称为越冬洄游。 生殖洄游: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的一定时期内,沿着一定的路线寻找产卵场所。如大、小黄鱼由深海游向浅海和近海产卵;鲥鱼、大马哈鱼等由海洋游向江河作溯河洄游;鳗鲡则由江河向海洋作降河洄游。 17、偕老同穴Euplectella imperialist:俪虾Spongicole幼体常一雄一雌成对进入.海绵腔中,当虾体长大后难以由出水孔出来便被永远留在其中,直至老死为止,所以人类就把这,类海绵称为“偕老同穴”。 18、领细胞:细胞体卵圆形,内具单个细胞核、1至多个食物泡和储藏的营养颗粒。其游离面具1根可摆动的长鞭毛,鞭毛外围1圈能伸
在海洋中形成了礁石、岛屿,故又称为造礁珊瑚(reef corals)。
23、极端生物:所谓极端生物,是指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生物,极端条件一般指在厌氧、高温、低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
24、固着 固着生活在岩石等固体基质上。自孢子或幼体固着变态后,终生不再移动。生物其分布和生活与水流密切相关,主要依靠水流带来食物以供营养,卵和幼体靠水流携带而扩大分布区域。此类生物包括全部海绵动物、苔藓动物和大部分腔肠动物及其它门类的一些动物(如藤壶、牡蛎等)。
25、附着(附着生物(attaching organisms) 附着生长后仍可移动的生物。如贻贝、扇贝等常以发达的足丝附着在基质上,它们可以分泌新的足丝、放弃旧的足丝稍作移动,以附着在新的环境。)
26. “抱卵” 指甲壳纲的有些种类,如真虾、蟹类等,在雄性成熟后一般先行交配,将精子贮存在雌体的纳精囊中,待雌性成熟后并在排卵时,及时与精子结合并受精,受精卵并不排入水中,而是通过特殊的胶质,挂在雌性的腹肢上发育,常至蚤状幼虫期破膜(孵化)而出。这种在雌性腹肢上发育的现象称之为抱卵。
27、书鳃(book gill): 鳃瓣是气体交换的呼吸面,肢口纲动物如鲎的这种书页状呼吸器官(足)特称为书鳃(book gill)。呼吸时,水流由身体背面经前、后体部间的沟(有进水管的作用)流向腹面,在第五步足扇叶和书鳃运动的作用下,水流向后流经鳃瓣进行气体交换。
28、夏眠:与冬眠一样都是动物在缺少食物的季节为了生存的自然现象。夏眠也叫 “夏蛰”。动物在夏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某些动物对炎热和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例如地老虎(昆虫)、非洲肺鱼、沙蜥、草原龟、黄鼠等都有夏眠习惯。、
三、是非选择练习(注意多选题)
1. 以下生物通常被称为海洋的次级生产力[B]
A.海洋微藻 B.浮游动物 C.海洋鱼类 D.海洋贝类 2. 有人称二十一世纪人类的食品是[A] A.螺旋藻 B.海洋微藻 C.紫菜 D.石花菜 3. 有关贝类的叙述正确的是[D]
A. 体外都具有贝类 B. 体外通常具有二枚贝类 C.体外通常有一枚螺旋形的贝类
D.通常具1枚、2枚或多枚贝壳,但有些为内壳或无壳。 4. 俗称赤贝的是 [B]
A.鲍鱼 B.魁蚶 C.贻贝 D.扇贝 5. 鱼翅是由鲨鱼的[C]精制而成 A.背部肌肉 B.鳔 C.鳍 D.骨骼
6. 腹足类之所以称其为螺类是由于其体外有一个螺旋形的外壳,但有些种类没有外壳,如[B D]
A.泥螺 B.海兔 C.荔枝螺 D.海牛 7. 对虾的体长是指[A]的距离
A.自眼柄基部到尾节末端 B.额角至尾节末端 C.第一触角至尾肢末端 D. 眼柄基部至尾肢末端
8. 长尾类、短尾类等中的“尾”实际上是指虾蟹类的[C] A.胸部 B.胸腹部 C.腹部 D.尾部 9. 地球是最大的龟类为[C ]
A.丽龟 B. 蠵龟 C.棱皮龟 D.玳瑁
10. 判断梭子蟹雌雄最直观的方法是看“脐”.凡“脐”为[C D]即为雌性。 A.尖形 B. 方形 C.圆形 D. 三角形
11. 体形呈纺缍形的鱼适合快速游动,如:[A]
A.金枪鱼及马鲛鱼 B. 鱿鱼和墨鱼 C.鲳鱼及鲚鱼 D. 弹涂鱼等
12. 古今中外都曾有将一些不属于鱼的动物说成是鱼,如[ A,C ] A.Star fish B. Stone fish C.Jelly fish D. Flying fish 13. 鲸鱼与鲨鱼的主要区别为[A C]
A.呼吸器官不同B. 生活环境不同C.尾鳍的形状不同 D.有齿没齿 14. 八目鳗是[A]的俗称
A. 七鳃鳗 B. 一种海鳗 C. 具8个眼的某些海鳗 D. 日本鳗鲡 15. 头足类是贝类中高等的一类动物,常见的有[A B D] A 柔鱼 B. 章鱼 C. 海蛸 D. 鱿鱼
16. 在最有名的海洋毒物中以下哪种不属于鱼类[B ] A. Stone fish B. Box jelly fish C. 河鲀 D. 蓑鲉
17海龟是海洋中的大型爬行动物,平时生活在海洋,但在繁殖期间要回到[C]产卵
A. 浅海 B. 陆地 C. 沙滩 D. 滩涂
18. 爱斯基摩人狩猎海豹的方法非常高明,他们常在冰面上的一个洞(孔)的周围,等着海豹出水呼吸,伺机开枪。请问这个洞是[B]。 A. 爱斯基摩人挖的 B. 海豹自己挖的 C. 天然的 D.都有可能 19. 人们在茫茫的海洋世界里航行时,往往可以听到一种神秘莫测的美妙歌声,这种歌声在古希腊史诗《奥德赛》中被充分渲染为迷人的“海妖之歌”,后来人们才发现,原来这个海洋中的神秘“歌手”就是[C]。 A. 须鲸 B.抹香鲸 C.大翅鲸 D.虎鲸
20. 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已的名称,作为国际上通用的名称即为学名,以下有关学名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C ]。
A. 用英文书写,由属名+种名构成 B.用英文书写,由由种名+属名构成 C. 用拉丁文书写,由属名+种名构成 D. 用拉丁文书写,由种名+属名构成
21. 海洋生物中捕食与被捕食,即食物链的方向是[ D ]
A.大鱼吃小鱼 B.小鱼吃“虾米” C.“虾米”吃浮游生物 D.通常是ABC,但也不尽然。
22. 判断口虾蛄的性腺是否饱满,通常依据其[ B ]上是否有3条白线 A.头部 B.胸部 C.腹部 D.尾部
23. 头足类中大多具一枚内壳,但其内壳为石灰质的是[D.] A.枪乌贼 B.柔鱼C.章鱼(蛸) D.乌贼
24. 有头胸甲,但不完全覆盖头胸部的是[D]P387 A.对虾 B.梭子蟹 C.磷虾 D.虾蛄 25. 通常所说的带子是指[ D ] A. 毛蚶 B. 贻贝 C. 扇贝 D. 江珧 26. 以下动物中哪些属于鱼类[ A ]。
A.stone fish B.box jelly fish C.cuttle-fish D.star fish 27. 龙虾隶属于[ A,D ]。
A. 长尾类 B. 短尾类 C.游泳亚目 D. 爬行亚目 28. 青蛤的闭壳肌是[B]
A. 单个B.二个等大 C.前大后小 D.前小后大
29. 卤虫作为经济水产动物幼体的理想饵料,通常作为商品的是卤虫的[ A ]。
A. 卵 B. 幼体 C. 成体 D. 加工品
四、判断对题练习(若有错请指出错处)
1. 地球上共有鱼类30000多种,其中很多鱼的名称与其体形有关,如长有八条腕的称八爪鱼、长有八个眼的称八目鳗。[x] 2. 生活在较深海底的生物,通常都具发光器官,这些发光器主要起照明作用,因为深海一片漆黑。[√]
3.偕老同穴是指有一对小虾自小进入一种海绵的体腔内,然后相依为命,最后双双终老至死的一个动人故事。[X] 4..节肢动物的幼体发育为变态发育,有些种类要经过多次变态,如对虾,刚孵化时的幼体称无节幼体,其后还要经过蚤状幼体、大眼幼体,最后才发育成与亲体外形一样的仔虾。[x]
5鲨鱼与鳐类同属软骨鱼类,但除了体形外,鲨鱼的鳃孔分别对外开孔,即在头后体的两侧有5~7个鳃孔,而鳐类则只有一个位于头后腹面的鳃孔,且其外有一鳃盖。[X]
6.发生赤潮时,赤潮生物都会产生有毒物质,即赤潮毒素,故对其它海洋生物或多或少有危害作用。X]
7.虾米、虾皮以及虾干、虾仁都是虾类制品,其中虾米为去壳后的新鲜虾肉,而虾仁则为去壳后虾肉的干制品。[X]
8..腔肠动物的消循腔与海绵动物的中央腔一样既有消化又兼有循环的作用。[X]
9.根据硅藻细胞壁(壳)的形态和花纹,硅藻门可分为中心硅藻及羽纹硅藻2个纲。圆筛藻的壳面花纹呈同心的放射状排列,不具壳缝或假壳缝,故属于中心硅藻纲Gentricae。√
10对虾的胸肢共有8对,由于头胸部愈合,前3对特化成为摄食的辅助器官,称颚足(maxilliped),后5对仅用于爬行,故称为步足(pereiopod)。√
11对虾的口器共由6对附肢构成,分别为第一颚足、第二颚足、第三颚足、大颚、第一小颚和第二小颚,前3对为头部附肢,后3对为胸部附肢。[X]
12.夜光藻属于海洋藻类,但也有人称之为夜光虫,其实这是一种错误。[X]
13.藤壶是潮间带常见的一种营固着生活的贝类(节肢动物)[X]。 14.脊椎动物亚门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类动物,其中包括文昌鱼(脊索动物)等的鱼纲以及海龟、鲎(节肢动物)等的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等。[X]
15.肉足动物中的伪足(Pseudopodium),是由虫体表面的临时性细胞质突起所形成,除了作为临时运动胞器外,也兼作摄食工具,当虫体遇到食物时,即可伸出伪足进行包围,并将食物吞入,即胞饮(Pinocytosis)。√
16.头足类的漏斗是由足部特化而来,位于头部腹面,是游泳的主要器官,此外,漏斗也是排泄物、生殖产物及墨囊中墨汁主要的排出通道。√
17.其实珍珠的成因很简单,任何物质,圆球或寄生物,一经放入珍珠贝与外套膜之间,珍珠贝外套膜中的分泌珍珠质的组织,受到刺激,就开始分泌珍珠质而形成珍珠。在自然海区,当珍珠贝张开时,也偶有砂粒等进入贝壳,事后被分泌的珍珠层包围,即会形成天然珍珠。√ 18.半褶织纹螺Nassarius samiplicutus,俗称割香螺、小黄螺、海水螺,是我省沿海较为常见的有毒贝类,其毒化的原因初步认为与海洋环境污染、赤潮等有关。√
19.底栖生物是指生活于海洋底层及附近的一些生物,如活动范围不大的鲆鲽类、岩石中匍匐爬行的鲍鱼、荔枝螺,还有浅埋生活的文蛤、缢蛏以及营固着生活的贻贝、牡蛎、石莼。[X]
20.甲壳纲的基本特征一是具有甲壳,二是身体分节,三是各对附肢也分节。√
21.现生的大部分鱼类可分成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2个纲,其主要区别是软骨鱼纲具有软骨,而硬骨鱼纲则不具软骨。[X]
22. 节肢动物门的复眼由许多的单眼(小眼)组成,单眼俗称小眼。[X] 23. 根据三疣梭子蟹的“脐”就可辨别其雌雄,“圆脐”为雌,“尖脐”为雄,而俗称的“三角脐”则为性别未分化的蟹。[X]
24. 有些桡足类的分布与海流及水团的关系非常密切,因而可据此来探索海流及水团的来龙去脉,在生产上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25. 构成原生动物体的单个细胞,既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又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各种生活机能,如运动、消化、排泄、感应、生殖等,因此,这些单细胞与多细胞动物体内的单细胞不同,而和整个高等动物体相当,它们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26. 短尾类、长尾类和异尾类是甲壳纲中软甲亚纲的一种习惯分类法,短尾类是指爬行亚目,长尾类是指(爬行)游泳亚目的种类。[√]
27. 习惯上所说的贝类并非都有贝壳,如头足类就不具贝壳。[X] 28. 多孔动物由于体表多孔,体柔软无骨骼,像海绵一样,故又称为海绵动物。[X]
29. “抱卵”现象是真虾派(如罗氏沼虾、哈氏仿对虾)与对虾派的主要区别之一。[X]
30. 很多软体动物的贝壳都可以入药,如海螵蛸(乌贼)、瓦楞子(杂色蛤)、石决明(鲍鱼)等。[X]
31. 乌贼具内壳,而章鱼(蛸类)、柔鱼等头足类则不具内壳。[X] 32. 鲸鱼与鲨鱼外形上虽极为相似,但在分类上不属于同一个门。[X] 33. 海龟平时生活在海洋,但些海龟在繁殖期间要回到沙滩产卵,故属于两栖类动物。[X]
13.鲸目的种类很多,通常根据齿的有无,将鲸目分成须鲸亚目和齿鲸亚目。
14. 虾类发育过程中常要经过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等3个幼体。
15. 海洋爬行包括龟鳖目、蛇目2个目,龟鳖目的常见种类有海龟、海蛇、鳖等。
16. 传统医学中的石决明即是鲍鱼的壳,而瓦楞子则是泥蚶,毛蚶,魁蚶类的贝壳.
17. 对虾的8对胸肢可分为两种类型,其前3对为颚足,后5对称步足。 18. 腔肠动物种类繁多,依据动物体的基本形态、有无刺细胞和缘膜以及有无世代交替现象等,通常分珊瑚纲 、水母纲 和海葵纲 3个纲。 34. 有些生物常有许多同物异名,如日本鳗鲡,在国内也称河鳗、鳗鲡等,而在国外的有些地方称“eel”,在日本则称“ウナギ”。[ X]
五、填空练习
1.软体动物门的种类很多,大部分都具有贝壳,故称为贝类。有些种类有2瓣壳,如蚶、贻贝、牡蛎、扇贝、各种蛤;有的只有1个壳,如鲍鱼、嫁(虫戚)、单齿螺、荔枝螺,也有些种类无壳,如章鱼、无壳螺,或由外壳变成了内壳,如枪乌贼、乌贼、太平洋柔褶柔鱼;还有些种类长有次生壳,如船蛸等。贝类的生活方式也各种各样,有的营浅埋式生活,如缢蛏、泥蚶、毛蚶;有的营固着生活,如真牡蛎、蛇螺、长牡蛎,有的营游泳生活,如枪乌贼、乌贼,也有既能游泳也能穴居,如海底建筑师_章鱼。
2棘皮动物门是动物世界中既古老而又特殊的一门动物,其外形随着栖息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差异较大,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常见的有海星型、海胆型 、海参型和海百合型。
3. 根据鱼类鳞片的外形、构造和发生特点,可将鳞片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其中骨鳞又可分为圆鳞 和栉鳞 两种。
4. 腔肠动物一般都具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形态。这两种基本形态在生活史中交替出现。
5、海洋脊椎动物除鱼类外,还有常见的还有爬行类,如海龟、鳄鱼、蛇蜥、鳖;鲸类,如蓝鲸、抹香鲸、虎鲸、须鲸、_灰鲸,白鲸,真海豚;还有俗称海洋兽类的海狗、海狮、海牛、海豹、_海象____________。 6、按本教材意见,藻类分为11个门,即蓝藻门Cyan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红藻门、甲藻门、裸藻门Euglenophyta、绿藻门、轮藻门、褐藻门以及金藻门Chrysophyta 、黄藻门Xanthophyta、隐藻门Cyanophycophyta。
7、腹足类的螺旋部是内脏囊所在之处,又分为很多的螺层spire whorl。体螺层是贝壳的最后一层,它容纳动物的头部和足部。 8、根据硅藻细胞壁(壳)的形态和花纹,可将硅藻门分成2个纲,凡细胞壁的花纹呈同心的放射状排列,且不具壳缝或假壳缝属中心硅藻纲,而花纹左右对称,呈羽纹状排列,且具壳缝或假壳缝的属羽纹硅藻纲。9.习惯所说的鱼类包括板鳃亚纲、全头亚纲、辐鳍亚纲和内鼻口亚纲4个纲。
10.常见的鲸与鲸鲨不同,鲸属于哺乳纲,而鲸鲨则属于鱼纲。 11.蔓足类为节肢动物门中特殊的一类,幼体能自由游动,变态以后,多数营固着生活,如最常见的茗荷、藤壶,其外形很难与平常的节肢动物特征相联系。
12. 软体动物中的双壳类,由于其鳃呈瓣状,故称瓣鳃类、又因其足呈斧状、无头,又称斧足类和无头类。
19. 通常鱼类除奇鳍和偶鳍外,如鲭科的马鲛鱼等还有小鳍,而鲑形目的种类则有脂鳍
20. 对虾派与真虾派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1)对虾派的第二腹节的
侧甲不覆盖于第一腹节后缘之上,而真虾派第二腹节的侧甲覆盖于第一腹节侧甲后缘之上;2)对虾派第三对步足呈钳状,而真虾派第三步足不呈钳状;3)对虾派第三对步足不如第一对粗大,雄性第一腹肢具交接器,卵直接产于水中;真虾派卵产出后抱于雌性的腹肢间。
六、其它练习 一). 双名法
指出各中文名、学名、属名、种名、定名人、原定名人 1. 远东拟沙丁鱼 Sardinops melanostictus (Temminck et Schlegel) 中文名:远东拟沙丁鱼;属名:Sardinops;种名:melanostictus;学名:Sardinops melanostictus;原定名人:Temminck et Schlegel 2. 中华鲟Acepenser sinensis Gray
3. 日本菊花螺 Siphonaria japonica Donovan 4. 尖吻七鳃鲨 Heptranchias perlo (Bonnaterre,1788) 5. 弧纹石斑鱼 Epinephelus cometae Tanaka 6. 鲑点石斑鱼 Epinephelus longispinis (Kner, 1864)
二). .鳍式
1. 大黄鱼D.VIII~IX,I-31~34
2. D.Ⅺ-14~15;A.Ⅲ-7~8;P.19;GR.6~7+8~10
3. D.Ⅷ,Ⅱ-19~21;V.Ⅰ-5;A.Ⅲ-9;GR.5+13~15 4. D.Ⅷ,Ⅱ-19~21;V.Ⅰ-5;A.Ⅲ-9;GR.5+13~15
七. 常见种练习
根据表格内容,对照题目,选择最合适(对应)的生物门类(将编号填入表格内)
1 绿藻、2 蓝藻、3 褐藻、4 红藻、5 虾类、6 蟹类、7 鱼类、8 棘皮类、9 螺类、10 双壳类、11海绵类、12 腔肠类、13 头足类、14 腹足类、15 甲藻 夜光虫 海带 紫菜 大眼幼体 甲藻 褐藻 红藻 蟹类 石花菜 缢蛏 浒苔 海参 红藻 双壳类 绿藻 棘皮类 海胆 墨鱼 鲍鱼 章鱼 棘皮类 头足类 头足类 星鱼 小球藻 珊瑚 赤贝 绿藻 腔肠类 双壳类 海虹 海蜇 柔鱼 血蛤 双壳类 腔肠类 头足类 双壳类
1. 绿藻门;2. 蓝藻门;3. 褐藻门;4. 红藻门;5. 甲壳类;6. 哺乳类;7. 螺类;8. 硬骨鱼类;9. 软骨鱼类;10. 棘皮类;11. 甲藻门;12. 双壳类;13. 海绵类;14. 腔肠类;15. 头足类;16. 爬行类;17. 其它类 浒苔 海带 紫菜 虾蛄 锯鳐 鲸鲨 绿藻门 褐藻门 红藻门 爬行类 软骨鱼类 软骨鱼类 石花菜 昆布 海参 牡蛎 鸢鲼 水母 红藻门 褐藻门 棘皮类 双壳类 软骨鱼类 腔肠类 毛蚶 柔鱼 鲍鱼 船蛸 海马 鹦鹉螺 双壳类 头足类 头足类 头足类 螺旋藻 龙虾 江珧 海龙 鲸鱼 海瓜子 蓝藻门 爬行类 双壳类 哺乳类 双壳类 玳瑁 海蜇 红珊瑚 燕鳐 河鲀 鲎 爬行类 腔肠类 腔肠类 软骨鱼类 硬骨鱼类 节肢动物肢口纲
二、基本理论 1生物多样性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我们目前已经知道大约有200万种生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意义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还有美学价值,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虽然尚不清楚许多野生生物潜在使用价值的,对于目前,同样应当珍惜和保护。 然而在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生态环境退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2各种开发建设的人为破坏仍在继续,物种生存面临着严重威胁; 3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日趋严重; 4生物遗传资源流失问题突出,保护和管理不到位; 5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急剧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
2赤潮是海水中某些微小的微型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在一起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赤潮生物的存在和水体的水质污染(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海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水文、气象、海流、海况等,是形成赤潮的自然因子。在海水流速缓慢或停滞的内湾,较封闭海湾的交汇面、峰面及排污口附近沿岸,海水出现上层温跃层,中间有逆温层或有上升流的海域,或因季风影响,出现无氧缺氧水团,强台风、大暴雨之后,盐度下降,均可成为赤潮形成的条件。
归纳起来一、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 二、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三、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 赤潮的危害
一、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的破坏二、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三、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具体说来赤潮一般可分为有毒赤潮与无毒赤潮两类。有毒赤潮是指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某种毒素或能分泌出毒素的生物为主形成的赤潮。有毒赤潮一旦形成,可对赤潮区的生态系统、海洋渔业、海洋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无毒赤潮是指赤潮生物体内不含毒素,又不分泌毒素的生物为主形成的赤潮。无毒赤潮对海洋生态、海洋环境、海洋渔业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但基本不产生毒害作用。
对于赤潮的防止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控制污水入海量,防止海水富营养化二、建立海洋环境监视网络,加强赤潮监视三、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开展赤潮的预报服务四、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五、搞好社会教育和宣传
3蓝色血液
蓝色血液多见于鲎,它是海洋中一种节肢动物门肢口纲的动物,最大的有60厘米长。一般生活在海底的泥沙当中,主要吃一些蠕虫和没有壳的软体动物。众所周知,我们人类和大多数动物的血液是红色的,这是因为在我们的血液当中含有铁离子,当铁离子和氧结合后,形成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红色。而鲎的血液当中含有铜离子,当铜离子和氧结合后,形成血蓝蛋白,使血液呈蓝色。而且,这种蓝色的血液一旦接触细菌,就会凝固。这种血液应用于医学当中,能马上检查出病人是否有细菌感染,为急症病人的诊治做出快速诊断。鲎试剂 (TAL)为鲎的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的无菌冷冻干燥品,内含能被微量细菌内毒素激活的凝固酶原(Proclotting enzyme)和凝固蛋白原(Coagulogen)。在适宜的条件下(温度、pH值及无干扰物质),细菌内毒素激活鲎试剂中的凝固酶原,使鲎试剂产生凝集反应形成凝胶,根据反应所形成凝胶的程度来限量检测细菌内毒素。
此外部分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血液是蓝的(也有例外),同样是由于这类动物的血淋巴中溶解有叫做血蓝蛋白的蓝色蛋白质,蓝色蛋白质也是主要的携氧成分,所以呈现出蓝色血液~
除了鲎,在软体动物门中,大王乌贼同样是蓝色血液,但是因为血蓝蛋白携氧能力不强,在15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下,血蓝蛋白只是在10摄氏度携氧能力的25%,所以大王乌贼生活在2000米左右的深海地区中!相对来说在海洋生物中,大多数动物的血液是红色的,海蛸和墨鱼血液却是绿色的。血液的颜色是由血色蛋白含有的元素所决定的。含铜元素叫血蓝蛋白,使血液呈蓝色;含钡元素叫血绿蛋白,使血液呈绿色;含铁元素叫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红色。
因为钡和铜比铁的输氧能力差,所以蓝色的血液的动物多见于早期的低等动物.例如: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4濒危动物
濒危动物是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从广义上讲,濒危动物泛指珍贵、濒危或稀有的野生动物。从野生动物管理学角度讲,濒危动物是指《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所列动物,以及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濒危动物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是指濒危动物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野生种群数量较少,存在灭绝的危险。相对性是指某些濒危动物野生种群的绝对数量并不太少,但相对于同一类别的其他动物物种来说却很少;或者某些濒危动物虽然在局部地区的野生种群数量很多,但在整个分布区内的野生种群数量却很少。 物种受威胁等级:
⑴灭绝种:在野外已有50年肯定没有被发现
⑵濒危种:面临灭绝危险,如果致危因素继续存在,就不可能生存。 ⑶易危种:如果致危因素继续存在,可能很快成为濒危种的类群。
⑷稀有种:在全世界总数量很少,但目前尚不属于濒危种、易危种的类群。⑸未定种:已知属于上述濒危种、易危种、稀有种,但无充分资料说明它究竟属于哪一类。
濒危动物等级的划分,有两种方法:
1.两级法 这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划分的标准,它是根据物种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资源数量、濒危程度以及是否为中国所特有等多项因素综合评价、论证而制定的。
I级:指我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绝灭的野生动物。
II级:指数量稀少,分布地区狭窄,有绝灭危险的野生动物。
2.六级法 这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著名的《红皮书》中对受危胁物种的分级方法
绝灭(Ex):指野生状态下已经绝迹,但人工饲养或放养的尚有残存,如麋鹿。国内绝迹(Ex):指国内野生状态的已经绝迹,国外尚有野生的,如高鼻羚羊。濒危(E):野生种群数量已降低到濒临灭绝或绝迹的临界程度,且致危因素仍在继续,如朱鹮、华南虎。易危(V):野生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如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势必沦为\濒危\者,或因接近某\濒危\级别,而必须予以保护以确保\濒危\种的生存,如金猫、云豹。稀有(R):从分类订名以来,总共只有为数有限的发现纪录者,如沟牙鼯鼠。不足(I):情况不甚明显,但有迹象表明可能属于或疑为濒危或趋危者,如普氏原羚、假吸血蝠。
白鲟 Psephurus gladius CR极危 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EN濒危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种类总数占世界的10%以上。其中有扬子鳄、大鲵、中华鲟等160多种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1989年,国务院公布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335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97种,二级保护动物238种。海洋及沿岸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儒艮、中华白海豚、河狸、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中华鲟、达氏鲟、白鲟、红珊瑚、库氏砗磲、鹦鹉螺、中华蛩蠊、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等 海洋动物目前受到的威胁主要是:一、物种自身的原因二、过量捕捞、海水污染水里含毒量过高,如农药、杀虫药、水银、化肥的排放,另外就是吞食了鱼钩、塑料等等。生境破坏.海水养殖的副作用 5 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栖息于一定环境的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物种、每个物种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因此,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基本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