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章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5 13:46: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绪论

1.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2.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的科学,既以_____________作为研究对象,又以__________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

3. 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

4. 化学反应过程按操作方法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 5. 化学反应工程中的“三传一反”中的三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不论是设计、放大或控制,都需要对研究对象作出定量的描述,也就要用数学式来表达个参数间的关系,简称_______。

7.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根据基础资料建立物料、热量和动量衡算式的一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其中所谓的一反是指_______。( )

A.化学反应 B. 反应工程 C. 反应热力学 D. 反应动力学 9.“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下列不属于三传的是_______。( )

A. 能量传递 B. 质量传递 C. 热量传递 D. 动量传递

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

1. 均相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P + sS对于反应,则rP?_______(?rA)。 2. aA + bB3.着眼反应组分K的转化率的定义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当计量方程中计量系数的代数和等于零时,这种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__,否则称为________________。

??5. 化学反应速率式为?rA?KCCACB,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KC,假定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如用

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KP,则KC=_______KP。

6. 活化能的大小直接反映了______________对温度的敏感程度。

7. 生成主产物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其它的均为______________。

8.平行反应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E主>E副,选择性Sp与_______无关,仅是_______的函数。 9. 如果平行反应

A?P(主)A?S(副)K1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PK2E主>E副,提高选择性SP应____ _。

10.对于一级连串反应AS,若K1≠K2,则目的产物P的最大浓度CP,max?_______、

______。

11.下列属于均相反应的是_______。

A. 煤炭燃烧 B. 氢气燃烧 C. 离子交换 D. 加氢裂解 12.下列属于均相反应的是_______。

A. 乙酸乙酯水解 B. CuO的还原 C. 加氢脱硫 D. 电石水解 13.下列属于均相反应的是_______。

A. 催化重整 B. 催化裂解 C. HCl与NaOH的中和 D. 水泥制造 14.下列属于非均相反应的是_______。

A. 乙酸乙酯水解 B. 氢气燃烧 C. HCl与NaOH的中和 D. 催化裂解 15.下列属于非均相反应的是_______。

A.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 B. 加氢脱硫 C. 氢气燃烧 D. 烃类气相裂解 16.化学反应CO?3H2?CH4?H2O,其中化学反应计量系数为-1的是哪种物质______。 A. CO B. H2 C. CH4 D. H2O

17.化学反应2NO?2H2?N2?2H2O,其中化学反应计量系数为+2的是哪种物质______。 A. NO B. H2 C. N2 D. H2O 18.对于一非恒容均相化学反应αAAαBB,反应组分A的化学反应速率?rA?_______。

topt?1

A.

?rA??dCdnAdndC?rA??B?rA??B?rA??Adt Vdt B. Vdt C. dt D.

αBB,反应产物B的化学反应速率rB?_______。

19.对于一非恒容均相化学反应αAAdCBdnAdCAdnBr?rB?rB?rB?Bdt VdtVdtdt D. A. B. C.

pP + sS,则rP?_______(?rA)。 20.对于反应aA + bBpa|a|pA. |a| B. a C. p D. p

pP + sS,则rP?_______(?rB)。 21.对于反应aA + bBb|b|ppA. p B. b C. |b| D. p

22.气相反应4A + B → 3R + S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与B以3∶1的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A=_______。 A. 1/4 B. 2/3 C. –1/4 D. –2/3 23.气相反应A + B → 3P + S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与B以1∶1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A=_______。 A. –2 B. –1 C. 1 D. 2 24.气相反应2A + B → 3P + S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与B以2∶1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A=_______。 A. –1 B. –1/2 C. 1/2 D. 1 25.气相反应2A + B → 3P + S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与B以3∶2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B=_______。 A. –1 B. 1/3 C. 2/3 D. 1 26.气相反应CO + 3H2CH4 + H2O进料时无惰性气体,CO与H2以1∶2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

?CO=_______。

A. –2 B. -1 C. 1 D. 2 27.气相反应2NO + H2N2 + H2O2进料时无惰性气体,NO与H2以1∶2摩尔比进料,则膨

胀因子?NO=_______。

A. –1 B. –1/2 C. 1/2 D. 1

2NH3进料时无惰性气体,N2与H2以2∶3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28.气相反应N2 + 3H2?H=_______。

2A. –1 B. –2/3 C. 2/3 D. 1 ??29.化学反应速率式为?rA?KCCACB,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KC,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为KP,则KC=_______KP。

?(???)(???)(???)????(RT)(RT)(RT)(RT)A. B. C. D.

??30 化学反应速率式为?rA?KCCACB,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KC,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为KP,则KP=_______KC。

????(???)(???)?(???)(RT)(RT)(RT)(RT)A. B. C. D.

2C2H4 + H2,k?2.0s,则反应级数n=_______。 31.反应C4H10A. 0 B. 1 C. 2 D. 3

?132.反应A + B → C,已知k?0.15s,则反应级数n=_______。

A. 0 B. 1 C. 2 D. 3 33.反应3A → P,已知k?0.15mol/l?s,则反应级数n=_______。

A. 0 B. 1 C. 2 D. 3 34.反应CH3COOH + CH3CH2OHCH3COOC2H5 + H2O?1,已知k?2.3l?s/mol,则反应级数

2

n=_______。

A. 0 B. 1 C. 2 D. 3 35.下列属于平行反应的是_______。

P(主)?A?B?P?A. A + B → P B.?P?B?R C.

AS(副) D.A + B → P = R + S

36.串联反应A → P(目的)→R + S,目的产物P的得率XP=_______。

nP?nP0nP?nP0nP?nP0nP?nP0A. nA0?nA B. nA0 C. nS?nS0 D. nR?nR0 37.串联反应A → P(目的)→R + S,目的产物P与副产物S的选择性SP=_______。 nP?nP0nP?nP0nP?nP0nP?nP0A. nA0?nA B. nA0 C. nS?nS0 D. nR?nR0 38.串联反应A → P(目的)→R + S,目的产物P的总收率?P=_______。

nP?nP0nP?nP0nP?nP0nP?nP0A. nA0?nA B. nA0 C. nS?nS0 D. nR?nR0

P(主)AS(副)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E主>E副,提高收率?P应_______。 39. 如果平行反应

A. 提高浓度 B. 降低浓度 C. 提高温度 D. 降低温度

40.一级连串反应A → P → S在间歇式反应器中进行,使目的产物P浓度最大时的反应时间topt?_______。

ln(K2/K1)1ln(K1/K2)ln(K2/K1)A. K1K2 B. K2?K1 C. K1K2 D. K2?K1

41、简述均相反应及其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42、反应A→B为n级不可逆反应。已知在300K时要使A的转化率达到20%需12.6分钟,而在340K时要使A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3.20分钟,求该反应的活化能E。

c:cBO43、某气相基元反应: A+2B?P已知初始浓度之比AOdxA?13:,求dt的关系式.

44、在等温下进行液相反应A+B→C+D,在该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方程为:

若将A和B的初始浓度均为3mol/l的原料混合进行反应,求反应4min时A的转化率。 45、在一体积为4L的恒容反应器中进行A的水解反应,反应前 A的含量为12.23%(重量),混合物的密度为1g/mL,反应物A的分子量为88。在等温常压下不断取样分析,测的组分A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h)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CA(mol/L) 0.9 0.61 0.42 0.28 0.17 0.12 0.08 0.045 0.03 试求该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及反应时间为3.5h的A的水解速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