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引导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 3:59: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及引导

作者:吴佳乘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01期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感恩更是重中之重。《诗》曾有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爱人之间的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对母爱的感恩;春秋末期晋国著名刺客豫让的“士为知己者死”是朋友间的感恩……作为农村小学班主任,却在窥见家庭教育的种种问题之后为当下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感到担忧。 直面感恩缺失现状

隔代抱怨无力管教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一群常见又特殊的群体,意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这些孩子或与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或长期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環境,“单亲”教育或隔代教育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

一次家长会,一位年迈的祖母在我面前泪流不止:儿子儿媳外出打工,自己独自一人带着孙子。但是孙子不听话,时常与她发生争执。那位祖母苦苦哀求我说:“老师,我实在是无力管教这个孩子了。”听到这样的哭诉,我的心里一震。在农村小学中,这样由祖父母监管的孩子不少,这样,问题也肯定不是个例。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不外乎这几种:年龄差距。俗话说“隔代亲”。祖父母对于隔代的孩子总是格外的疼惜,甚至说得上溺爱,所有的在祖父母看来“合理”的条件都会满足。如:在吃饭的时候可以吃零食,长时间地看动画片……这就导致孩子无法在合适的时候养成正确的习惯。另外就是教育差距。这一代生活在农村的祖父母大多是小学毕业,有些甚至还没有读过书。不要说教育,连孩子的作业都很难看明白。所以就注定了无法与孩子的正常“沟通”,他们能做的是洗衣做饭,让孩子吃饱穿暖,却无法担任教育孩子的重担。

二胎引起情感缺失 二胎政策的开放,部分大孩子所面临的“情感缺失”问题也逐渐凸显。班上有一个文静的小女孩,最近却发现她的作业完成情况很不理想,反应也比平时慢,最重要的是脸上羞涩的笑容不见了。于是课后,笔者单独和孩子聊了聊。原来,因为妈妈生了小弟弟之后就不再和她一起做作业,甚至也不帮她检查作业,也不和她一起睡觉了,这让她拉响了“警报”。

在这个事例中,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父母在生二胎之前没有充分预想过这个问题,既没有让孩子体会家中“添丁”的喜悦,也没体会到父母养儿育女的辛劳。 积跬步以见真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深深的忧虑背后,笔者也在思考,如何透过有限的学校时间渗透感恩意识,并且让孩子能够去实践,那就只有从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笔者想起美国一所学校要求孩子利用课间十分钟来祈祷,如果无宗教信仰,仅仅是向父母、朝阳祷告也行。这样的举措重点不是宗教信仰,而是给孩子时间去思考,去反省。于是,笔者就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始扣起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的“柴扉”。

每日反省善道歉 每天利用晨会课时间,放上一首轻音乐。然后让孩子回忆,在昨天和今天早上,有没有什么事情是做得好的,或者现在想来有失偏颇的。起初,孩子们都只愿意说做得好的,“昨晚认真做作业了”,“昨天帮助同学了”……大家有意识地回避自己的缺点及不足之处。于是,笔者慢慢引导:“知道自己的不足,能够加以改正就是非常了不起的。”

逐渐有孩子愿意诉说,“我和奶奶吵架”“早上同学问我借笔,我没有借”等等。接着,笔者再进一步“和奶奶吵架的原因是什么?”“你有困难的时候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使孩子从本质上了解这一件事情。孩子的天性本善,马上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承认错误。于是,笔者每天晚上都会布置一个特殊的作业,去向你觉得应该道歉的人道歉,并且要说清楚道歉的理由。 感恩先从自省开始,只有反省自己的错误,才能有所进步,有所成长。

事无大小勤感谢 新授的口语交际题目是“学会感谢”。利用这次机会,笔者和孩子们一起找寻值得感谢的人,值得感谢的事。他们会感谢老师、感谢父母、感谢军人、感谢祖国,但就是忽略身边的小事。于是,笔者抛砖引玉“我们也可以将目光聚焦到身边的点点滴滴。”从同桌借了一本子,到别人为他拾起掉落的笔,甚至是爸爸妈妈每天送他来学校,都是值得感谢的事情。“那你们有没有表达感谢呢?”教室里安静了一会,“没有……”低低的声音从角落里传来。同学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笔者顺势就和孩子们来了一次约定,从今天开始,“谢谢”不离口。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父母,只要是值得感谢的事情都要向对方表达谢意,每个星期我们会进行一次调查,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表达谢意。

细节决定成败,虽然只是一句小小的“感谢”,但它何尝不是唤起孩子内心感恩意识的一种方式呢? 结束语

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要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的美好“善意”。在积极开展“八礼四仪”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将感恩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和合小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