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2:49: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之我见
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已经成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怎样顺应这一趋势,研究二者的结合,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发展大文化旅游产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支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的发展趋向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能产生“1+1>2”的效应,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市场,体现在内涵,站在旅游的角度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角度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巨大的市场。
国务院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文化部与国家XX局共同制定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在新形势下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提出了明确的意见,要求“推进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事实上,全国各地各地对文化与旅游这两个产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这两个产业相互融合的认识日益清醒、强烈而又迫切,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不胜枚举。据不完全统计,《印象刘三姐》在全国各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定时定点上演的旅游文化演出已经超过200多台,2007年北京老舍茶
馆的收入已经超过了1个亿,占当地旅游市场的三分之一,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杭州的《宋城千古情》、陕西的《梦回大唐》、河南的《大宋东京梦华》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沈阳的《刘老根大舞台》等旅游演出的异军突起,声名鹊起,收效显著,是演艺界、学者、企业家联手共同培育的艺术之花,更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合作的成果。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在文化与旅游两个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值得肯定和倡导。该县深入挖掘境内特有的文化资源,致力于打造红色文化、淮河源文化、佛教文化、盘古文化和山水文化等五大文化品牌,将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与优美的自然资源优势有机地结合,注重文化与旅游的相互融合和良性互动,走文化建设促经济崛起之路,有效地实现了优势转化,创造出“点石成金”的文化现象,形成了文化繁荣、旅游兴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2005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序中前移至49位,2007年荣获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8年高票当选“河南十大文化名县”。 尽管如此,当前在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方面仍然存在有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合作领域不宽广、合作机制不顺畅、政策扶持不到位,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等。人民的文化、旅游需求与产品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孤军作战、各自为政难以做强做大,产业要继续发展,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就是文化与旅游进一步结合,双方结合发展的时机和
条件已经成熟。文化与旅游结合既有利于放大旅游的载体作用,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的传播渠道,对内可以扩大消费,提升国民素质,提高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对外可以传播中华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
总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结合,互利共赢,已经成为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成为共识,成为发展趋势。可以说,目前中国的文化建设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文化和旅游相结合而大发展也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2.文化与旅游融合深具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 温家宝总理指出,“旅游业是兼具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集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于一体,是一个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文化产业更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
从2008年以来的发展实际考察,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潜力。在2009年中国经济的逆势增长中,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功不可没。
自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平均年增加值1000亿元左右,增长幅度15%~ 20%,占GDP比重年均提高0.15%。2009年1~5月份,文化产业的平均增速为17%,其中新闻出版总产值平均增长30%左右,电影票房同比增长40%。2009年全年国内文化消费十分旺盛,文化产业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