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Ⅱ)课后思考题及练习题-更多文档分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53: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水质工程学(Ⅱ)》习题集

第一篇 废水处理总论

一、思考题

1、废水处理都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是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3、废水的水质指标都有哪些?各有什么含义? 4、如何测定BOD5?需要注意些什么? 5、什么是氧垂曲线?有什么工程意义? 6、如何确定废水的处理程度? 7、废水处理方法都有哪些?

8、简述城市和工业废水处理的典型工艺流程。

第二篇 废水的物化处理理论与技术

一、思考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简述格栅的基本形式和格栅的设计计算要点; 简述筛网的作用和设计布置原则; 如何计算水质水量调节池的容积; 水质水量调节池的布置方式。

沉淀的分类与特点:自由、絮凝与拥挤沉淀;

用自由沉淀的理论描述方法—Stokes 公式,注意Re的适用范围; 颗粒沉淀试验方法与沉淀效率计算方法—(不同沉淀类型);

简述表面负荷(q)与截留速率u0的关系, 沉淀池大小计算方法;

理想沉淀池的工作模型与工艺计算 —表面负荷(q)与截留速率u0的关系, 沉淀池大小计算;

区别沉淀池的类型、构造、特点和工作原理—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斜流式; 除油的和破乳的原理、工作过程和工艺设计; 离心分离的原理主要工艺形式;

什么是MBR?说明其原理、工艺形式和技术特点;

简述混凝、吸附、离子交换和萃取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原理和工艺特点; 说明废水的氧化还原处理的技术原理、方法和工艺特点;

二、练习题

1. 某城市污水厂最大设计流量Qmax=2450m3/h,设计人口N=34万,试设计格栅、曝气

沉砂池和平流沉淀池,给出详细计算说明和草图,并分别绘制各个构筑物工艺图。 2. 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720m3/h。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4mm/s的颗粒全部去除。试按

理想沉淀条件,求: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少m3?沉速为0.1mm/s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几?

3. 已知颗粒密度ρ=2.65g/cm3,粒径d=0.45mm(按球形颗粒考虑),求该颗粒在20℃水

中沉降速度为多少?

4. 已知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L=20m,池宽B=4m,池深H=2m。今欲改装成异向流斜

板沉淀池,斜板水平间距10cm,斜板长度 l=1m,倾角60度。如不考虑斜板厚度,当废水中悬浮颗粒的截留速度u0=1m/h,求改装后沉淀池的处理能力与原有池子比较提高多少倍?改装后沉淀池中水流的雷诺数Re为多少?与原有池子的Re相差多少倍?

第三篇 废水的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

一、思考题

1. 从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平面布置等角度简单描述一个你所了解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以是你所在城市的污水厂,也可以是你曾参观过的污水厂)。 2. 在好氧条件下,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由哪几个生物过程完成的?请分别给出其反应方程式。

3. 试比较“生物膜法”和“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有何不同? 4. 请简述Orbal氧化沟的基本概念。

5. 试简述影响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

6. 在一个启动运行不久的处理厌氧反应器出水的活性污泥工艺中,由于负荷较低,曝气池内的溶解氧较高,结果发现污泥在二沉池中有上浮的现象;从曝气池中取混合液测定其SV时发现污泥的沉降很好,但0.5~1.0小时后,即出现污泥成团上浮;镜检观察未发现有大量丝状菌;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给出解决对策。

7. 试推导L—M模式的两个基本方程和四个基本导出方程。 8. 普通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法和完全混合法各有什么特点?在一般情况下,对于有机废水BOD5的去除率如何?根据活性污泥增长曲线来看,这几种运行方式的基本区别在什么地方?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9. 试简述活性污泥膨胀的产生原因、分类、以及相应的对策。

10. 废水可生化性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评价废水可生化性的主要方法有那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11. 试指出污泥沉降比SV、污泥浓度MLSS和污泥指数SVI的定义,以及其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实际意义以及一般的正常数值范围。

12. 试简述生物膜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原理与过程,并比较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之间的主要差别。

13. 试简述活性污泥系统运行过程中曝气池中常见的异常现象,并同时给出简单的原因分析和处理对策。

14. 试比较以下概念:污泥腐化、污泥解体、污泥上浮、污泥膨胀,并分别给出其形成原因及相应对策。

15. 请画出氧转移双膜理论的示意图,并结合图从Fick定律推导出氧的总转移系数KLa的表达式,并对影响氧转移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16. 试推导出活性污泥系统出水水质与动力学常数之间的关系式。 17. 请分别画出一个典型的工业废水处理流程和城市污水处理流程。

18. 沉淀可以分为几大类?主要的沉淀池形式有几种?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与初沉池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试分别予以简单说明。 19. 进水条件和出水水质要求相同时,如果单从反应动力学的角度来考虑,采用推流式曝气池和完全混合式曝气池,那种所需要的池容较小?并请结合Monod模式给出合理解释。 20. 试用选择性理论解释为什么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比推流式更易出现由丝状菌引起的

污泥膨胀?

21. 吸附再生法中的吸附池与A-B法中的A段都是利用微生物的吸附功能,试分析比较其异同之处。

22. 试简述厌氧消化过程的三阶段理论,并结合该理论简述在厌氧反应器中维持稳定pH值的重要性。

23. 请分别简述温度对于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并利用示意图加以解释。 24. 请简述硫酸盐对厌氧生物处理过程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

25. 写出以下英文简称的中英文全名:SBR、MBR、ABR,并对其工艺特点进行简单介绍。 26. 试比较“两相厌氧工艺”和“三相分离器”中的“相”有何不同?

27. 请区别以下三个概念:Anaerobic、Anoxic、Aerobic,并结合水处理工程给出应用实例。 28. 试用示意图表示厌氧消化过程的三阶段理论和四菌群学说,并分别对其中涉及到的主要菌群的生理特点加以说明。

29. 试简述好氧生物法与厌氧生物法的主要区别。

30. 试简述UASB反应器的原理、结构以及工艺特点。

31. 试结合示意图简述生物除磷的原理,并给出影响生物脱磷的主要因素。

32. 试简述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的基本流程,并给出可能的污泥处置的最终途径。

33. 试简述兼性塘中所发生的主要生物过程。 34. 试讨论代谢、能量和合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它们对生长的影响,包括两种情况对生长速率、代谢程度和限制因素的说明。

35. 为什么对于同样数量基质,细菌的合成量在好氧环境下大于厌氧环境下? 36. 试简述土地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净化机理,并给出几种主要的土地处理工艺。 37. 试简述稳定塘中的主要净化机理,并给出几种主要的稳定塘工艺。 38. 试简述生物除磷的原理。

39. 试简述生物脱氮、生物除磷的原理,并分别给出一个脱氮、除磷和一个能同时脱氮除磷的工艺流程,并说明工艺中每个反应单元的主要功能。 40. 请对以下几种微生物进行简单描述,并分别指出它们最常见于何种水处理工艺或反应器中:原生动物、产氢产乙酸细菌、除磷细菌。

41. 请给出常规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的处理流程,并说明主要的污泥脱水机械有哪几种?污泥脱水后泥饼的含水率一般是多少?脱水后泥饼的最终处置途径有哪几种? 42. 在好氧条件下,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由哪几个生物过程完成的?请分别给出其反应方程式。试简述活性污泥膨胀的产生原因、分类、以及相应的对策。

43. 有一从大豆中提取蛋白后的工业废水,COD浓度为5000mg/l左右,氨氮浓度约为50mg/l,但限于测试条件,未能对原废水中的总氮浓度进行测定;处理工艺流程为“厌氧+好氧”串联工艺。运行过程中发现,在厌氧工艺中,废水的COD浓度有大幅度下降,去除率高达95%,已接近排放标准(150mg/l);但其出水进入好氧工艺后,却出现了有些“奇怪”的现象:废水COD浓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还有上升,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曝气或提高污泥浓度后,COD浓度升高的现象更严重,最高时能接近400mg/l。请合理分析上述现象发生的原因,并给出合适的解决策略。 44.

二、练习题

1. 普通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的MLSS为3700mg/L,SVI为80mL/g,求其SV和回流污泥中的悬浮固体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