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3口耳目教案3.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35: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口耳目》

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笔画“横折、弯钩”等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儿歌,了解“口耳目手足”的作用。 4.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感受识字的乐趣。

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笔画“横折、弯钩”等笔画。 2.读儿歌,了解“口耳目手足”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今天坐得真端正。快把小手拿出。我们做手指操。 播放手指操:眼睛 耳朵 鼻子 嘴巴

2.我们的眼睛、耳朵、嘴巴等器官,帮我们了解世界,让我们知道世界的美好。今天我们就认识一下它们,看看它们用一个字表示怎么写。板书:口耳目

二.感知内容。

请翻开新课本,看到第九页。说一说书上有什么?同桌说一说吧! 问:穿绿色衣服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预设:用手指着花,嘴里说着什么。点出“手”和“口”。 问:穿红色衣服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预设:双脚站在旁边看花。点出“足”。 问:小男孩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预设:看见了好看的花朵,听到了小女孩叫他看花。点出“耳”和“目”。

1

老师带领孩子们感知这几个字的写法。指图领读。

三.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图片和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注意:

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 ”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预设:

口:①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③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①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②用一用。“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 手:①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②用一用。“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4.游戏巩固。 (1)连一连。

将图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

2

师:第一个象形字是什么?答:口。连线图片,并出现“口”字。以此类推。 (2)游戏。

看见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还在幼儿园学习的大头儿子也想认一认这几个生字,你能告诉他吗?出示图片,并用文字标注。

四.朗读小文,认识“站”“坐”

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 坐) 2.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 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讨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

6.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配图讲解: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五.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

4.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课件演示重点笔划的写法。

六.拓展表达

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学生自由回答。畅所欲言地表达。 预设:

“口”可以朗读、说话、吃东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