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 秋思》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1 5:35: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天净沙 秋思》

芦山县第二初级中学 杨林

一、教材分析:

这首散曲选自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的第四首,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古体诗”和”近体诗”这两种诗歌体裁的基础上所要学习的内容,这首元曲堪称艺术成就很高的经典之作。为学生学习和领会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对散曲已经有所了解,但还没有系统的学习。根据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相信他们能把这首散曲读好,背诵,这些都没有问题。但学生对作者的生平经历没有了解,要根据散曲内容来感悟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会有一定难度,这些就需要老师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1、 反复吟咏,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 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悟《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境和理解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

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悟景物描写的意境和理解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小学时我们就学习过不少的古诗词。还记得《 天净沙 · 秋》这首散曲吗?大家一起背诵。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的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今天要学习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二)、简介作者: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后世把他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

曲四大家”。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三)、介绍“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杂剧,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四)、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与作家对话。让我们一起来朗读《天净沙?秋思》,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的羁旅之心。

A、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感受散曲的韵律。

指导: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a”韵,二、四句押“ia”韵,读来朗朗上口。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一气呵成,读出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羁旅之人无助的生存境遇。

B、让学生根据指导,自己感悟,多读几遍。 C、大家一起把这首小令朗读一遍。 D、让同学展示自己的朗读才能。

(五)、合作探究,感受意境美及思想感情。 1、前四句写了哪几种景物?在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点,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来。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 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2、分析景物:

A、看看这一组景物。 藤 树 鸦

对于这些景物,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感想。加上这几个字呢? 枯藤 老树 昏鸦

指导: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秋的荒凉和凄清。

为什么这几个字就能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换成“青藤大树乌鸦”还有这种感觉吗?

引导学生分析:

枯:枯萎,没有生命力。 老:苍老,光秃秃的。

昏:黄昏,乌鸦都飞不动了,变得没有精神了。

这些词给我们一种荒凉、凄清、没有生命力的感觉。秋天的味道就出来了。 让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凋零凄清之感。 B、还有哪些词也又这种秋的味道? 古道 西风 瘦马

学生引导分析:

古道是什么样的道路?(年代久远,杂草丛生,没有什么人在行走。) 西风是什么样的风?换成微风或清风好不好?(秋风,吹在人身上让人感到寒冷。)

瘦马呢?(说明走了很长时间的路,旅途劳顿,精神疲惫。) 这些词给我们的感觉是孤独,寒冷。 让学生朗读此句,读出孤独寒冷之感。 C、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

有一个行人,骑着瘦马,吹着西风,独自走在杂草丛生的古道上,他看到古道边上枯藤和老树互相缠绕,乌鸦栖息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凄厉地叫着。心里涌起一阵又一阵的悲伤。他往旁边一看,看到了什么?

小桥流水人家。

有桥有水这很平常。加个“小”字,桥立刻显得温馨了;水流动起来,立刻显得生动了;再加上人家,整幅图画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温馨,

似乎是一幅温馨柔美的江南农村图景。流水潺潺,一座小桥跨过小溪,小桥后露出了几户人家的屋檐。

这种氛围好像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悲伤的氛围好像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

指导:这是反衬。行人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景象,想到自己却是身处在古道西风瘦马之中,更加悲伤了。

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我们也把“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句朗读一遍,读出一种温馨中带着些苦涩的感情。

D、这时行人又往西边一看,看到了什么? 夕阳西下

E、夕阳西下了,该干什么了?

回家

夕阳西下了,远处人家飘出了缕缕炊烟,就连乌鸦也不再飞翔,停在树上休息了。而家在哪里呢? 古道西风瘦马。 于是我们知道,行人伤心的并不只是因为秋天的景色太过凄凉,而是因为他太想家了。

F、他的悲伤到了什么程度?用了哪个词? 断肠! 那是形容人痛苦到了极点。 G、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马致远为什么会被伤到几乎痛断肝肠的程度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当时的处境。 补充:介绍马致远生平:

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可以被任用为官员。这是民族高压政策。马致远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年轻时他曾热衷功名,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担任过地方小官吏,但由于元朝的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未能实现他的满腔抱负,一生漂泊无定,郁郁不志。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人在天涯,也就是说他不在家里。使他伤心断肠的是他那颗抑制不住的思乡之心。这就是他见秋景而生的秋思,这秋思不只是

秋思,其实也是愁思,愁的是家乡太远,难以回去,是乡愁。

(六)学生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极其消瘦的老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幕鸦,在自己的头顶和树梢之间盘旋,还不时发出凄厉的叫声。正在他为此而倍感凄凉之际,他走到了一座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上。低下头,他看到小溪流水清澈见底,偶而还有鱼儿在嬉戏,伴着溪水泠泠的响声。此时他的心情似乎有片刻的愉悦,然而,当他再次抬头看见溪旁的几户人家(那是别人的家),已慢慢地升起了袅袅炊烟时,他顿时感到,自己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此时太阳就要落山了,迎接他的将又是一个慢慢的长夜。不禁再次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齐读:断肠人在天涯! (七)、、归纳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将文字转化成画面,体会散曲中的意象,从总体上感受了这首散曲的意境;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思乡之情。 (八)、作业安排:

1、背诵、默写《天净沙·秋思》 2、积累几句“思乡”的诗 (九)、板书设计

天净沙 秋思 “秋思之祖” 马致远

枯藤 老树 昏鸦 荒凉 幽静

写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温馨 安宁 以乐景衬哀情(反衬) 古道 西风 瘦马 凄凉 苍凉 夕阳西下

抒情 断肠人在天涯 (羁旅归思) 八、教学方法:讲解、诵读与探究相结合 九、教学反思:

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来阅读古诗词,更有助学生理解作品。诗歌鉴赏的教学,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心理,以此来培养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诗歌鉴赏的教学,从术语、文化知识的抽象的植入转变到文化感悟的培养,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有关诗句的意象、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