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公共政策概论2015.12月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2:16: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

题目:请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 2.个人的讨论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要求能够完整准确地指出决策方案应包括的内容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案例

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们对保障城市生活无着

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给予极大关注认为这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方面。《关于进一步

完善〈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提案指出 我国2003年8月1日起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保障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大量流浪乞讨人员不断涌入城市救助对象难以界定给城市治安、交通、市容环境卫生带来较大压力。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限制有组织的乞讨或强乞恶讨行为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公安、城管、民政等部门的相关职能相互配合依法办 事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有效管理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权益的同时也体现法规对广大群众权益的尊重。

一、个人讨论提纲结合上述例子我认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 (1案例目的是什么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

(2实施的机关是什么民政部门负责、相关部门相互配合

(3体现的原则是什么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 (4基本的措施是什么成立救助站、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5条件要求是什么以民政为主其他部门协助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有条件界定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的旧条理同时废止。 二、小组讨论提纲

1、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完善社会救助。 2、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依法办事综合治理。

3、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要有条件界定。 4、遵循自愿、救济、帮助的原则彰显出政府为民负责的态度以民政为主。 三、讨论后结果得出如下的结论 决策方案应包括下面的具体内容 第一 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大量流浪乞讨人员不断涌入城市救助对象难以界定给城市治安、交通、市容环境卫生带来较大压力等是建议进一步完善救助管理制度的重要原因。

第二 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积极做好返乡救助对象的安置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流浪乞讨人员的盲目

流动;加快立法步伐完善配套法律法规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完善配套法律法规明确公安、城管、民政

等部门的相关职能相互配合依法办事综合治理。

第三 明确方案对应的阶段。2003年8月1日起《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后

第四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明确决策方案的使用对象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 第五 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职能部门相互配合依法办事综合治理以民政为主其他部门协助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要求对流浪人员也有条件界定在保护流浪乞讨人员权益的同时也体现法规对广大群众权益的尊重。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五至第六章之后。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荷兰经济学家(D)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 B.罗威 C.林布隆 D.科臣 2. 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

A. 公共责任 B.公共利益 C.公共服务 D.公共道德

3.(C)是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管理 B.强制 C.管制 D.限制

4.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A.功能论证 B.小论证 C.二级论证 D.一级论证

5.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A)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B.《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C.《理解公共政策》 D.《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麦克唐奈何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ABCD)。 A. 命令型工具 B.激励型工具 C.能力建设型工具 D.系统变迁型工具 2. 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ABCD)。 A.慈善不足 B.慈善活动的狭隘性 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 D.慈善活动的业余性 3. 威廉??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BCD)。

A. 结构平衡 B.结构优良 C.结构适度 D.结构不良 4. 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的步骤包括(ABCD)。

A. 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 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5.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ABCD)。

A.政治领导者 B.危机事件 C.抗议活动 D.传媒曝光

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公共政策工具:指的是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政策主体选择的、用以影响政策客体、实

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2.公共企业:指政府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即出于向社会公众提供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

和服务、解决外部效用问题、增进社会公正、调节和平衡宏观经济发展等目的建立和经营的企业。

3.正式议程:又称为政府议程,是指那些引起了政府官员的深切关注并在政府议程过程中

被提起的政策问题。正式议程包括界定问题议程、规划议程、议价议程和循环议程。

4.政策活动家:是指在政策问题进入议程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政策倡导者,他们愿意利

用自己的时间、精力、名望、财力等,提出政策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负责促成重要人物关注该问题,并负责使公共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相结合。

四 简答题 (每题10分,共30分)

1.政策工具的特征。

答:政策工具的特征:(1)自愿性工具:核心特征是它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它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包括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市场。 (2)强制工具也称直接工具,强制或直接作用于目标个人或公司。 在响应措施时只有很小的或没有自由裁量的余地。包括管制、公共事业、直接提供。 (3)混合性工具。兼具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混合型工具允许政府将最终决定权留给私人部门的同时,可以不同程度地介入非政府部门的决策形成过程。包括信息与劝解、补贴、产权拍卖、征税与用户收费。

2.比较自愿性工具、混合型工具和强制性工具三类公共政策工具的异同。

答:共同点是:三者都是实际政策目标的手段。不同点是:自愿性工具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是首选的政策工具;强制性工具是高度强制的工具,在宪法和法律允许范围内剥夺既定目标或群体的全部或部分自由决定权;混合性工具结合了自主性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兼备两种工具的优点。

3.公共政策问题道德基本内涵。

答: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涵: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规划等。

五、论述题(共25分)

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

答:1.政治领导人的作用:政治领导人决定政策议程的个重要因素。

2.政治组织的作用:政治组织是形成决策议程的基本条件。

3.政府体制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从制度上规定了信息的沟通渠道和利益的表达方式,从而对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4.利益集团的作用:利益集团在问题构建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对过游说、宣传等手段,迫使政府将其提出的问题纳入政策议程,并阻止对自己各种利益有损的政策,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利益。

5.专家学者的作用: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能够发现某些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对社会发展的趋势进行科学预测。

6.公民个人的作用:公民个人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并对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实施和影响产生一定的影响 。

7.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传媒信息量大,涉及面大,影响力强,能促使政策议程的建立。 8.问题自身的作用:社会问题自身的特征对政策方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七章至第九章之后。 考核任务形式 调查报告 考核内容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100分) 考核要求

1. 认真学习《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至第九章内容,选择一个比较熟悉又有实用价值的问

题。

2. 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

3.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也可以发调查

问卷或召开座谈会等,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 仅供参考:

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北京车改的调查研究

近些年来,地方上却已有一些自发进行的公务用车的改革尝试.鉴于这一改革的难度.地方局部改革中的经验,得失,都值得重视和借鉴.本文在对大庆市公务车改革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方的情况和国际的经验,对我国公务用车改革试提出一些初步认识.

一、现行公务车存在的问题

(一)公私难分.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产生巨额财政负担在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下.普遍存在公车私用问题.容易发生竞相购车,相互攀比.购超标车,每年形成数额巨大的人头费,燃油费,养路费,维修费等支出费用.省市县主要领导基本一人一车.使用率只是市场运营车辆的十分之一;有专家测算.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

(二)公车不公,损害党政干部形象.滋生腐败公车不\公\日益严重,\公车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即公务用车大约仅三分之一用于真的公务.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甚至有一部分干脆全由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公车不公成为难以遏制的\顽症\公车维修中也有深不见底的\黑洞\加之超标配车.

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不正之风的愈演愈烈.\屁股底下一座楼\是人们对官员公车的讽喻.

(三)不利于城市交通与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公车的过高比重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北京车改:措施,成效及问题 “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日前出台的《“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公车限行的新规定,引起公众热议,也引发社会对公车改革的思考。 北京机动车按尾号每周限行一天的措施已经实施三年多了。如果把这一限行措施推广到全国所有公务车,将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果? “如果真要落实公车限行规定,必须出台一系列的监管措施,还要付出很大的监管成本;真正要执行好,工作量很大。”“公车限行可能只是有关部门的一种倡议,是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政府而向公共部门发出的呼吁,并不是有约束性的制度;如果真要落实,会面临很多困难。

专家认为,要真正落实公车限行,除要区分公车、私车牌照等措施外,政府还必须控制公车总量,防止各部门通过增加车辆来规避限行规定。公车改革被屡屡提起,但一直是个有相当大难度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不少地方在进行车改探索,模式不一,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公车货币化,二是公车集中管理,三是前面两种模式的结合。

(一)公务车改革的措施.北京车改以公务用车的市场化,社会化和货币化为方向,逐步建立起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新体系和新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要点包括: 1.\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处级以下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仍执行原制定的经费包干办法,同时提倡和鼓励\老人\交车,买车,改领交通费. 2.测算确定交通费发放标准.标准定低了,影响工作,大家不认可,改革无法启动.标准定高了,会有人认为乘改革之机搞福利,引起不满.。 (二)综合测算确立了一套标准.在20012年又经过一些调整.具体如下:费用标准(调整前):费用标准(调整后):职务等级元/月元/月正处级15001500副处级12001200科级120240副科级120180一般干部1001003.司机的安置.车改直接触动的是汽车使用者(乘车人和司机)的利益,对司机的安置是车改能否顺利进行的又一关键。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4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十章至第十四章之后。 考核任务形式 案例分析 考核内容

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对某个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由分部(省级电大)责任教师提供4个案例,学员任选其一,字数在1000字以上。

考核要求

认真研读教材第十章至第十四章的内容。

1.要充分运用利益分析、政治学分析、经济学分析、伦理分析、量化分析这五个方法,分析过程中不得少于两个方法。

2.分析过程要逻辑一致,前呼后应。 3.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

仅供参考:

孙志刚,男,1976年生,湖北黄冈人,2001年武汉科技学院(原武汉纺织工学院)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2003年春节后来到广州,案前任职于广州市达奇服装公司。 3月17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州街头被带至广州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3月18日:孙志刚被黄村街派出所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3月18日:孙志刚称有心脏病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