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汇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7:25: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浙教版三年级

《人、自然、社会》教案

1

莲都区囿山小学

一、教材指导思想

人、自然、社会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有浙江沿革、环境、文化、经济、和谐、历史等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激烈,对人的自身素质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数学,还要学好人、自然、社会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学习积极性。重视实践活动,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将查找资料、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出黑板报、组织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实地体验等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优化教学效果。与学校的班队活动、户外活动紧密结合、与地图、电影、电视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地整合,拓展地方课程的时空领域。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学生学习背景情况分析:

人、自然、社会包含的内容非常的丰富,是学生在初步学习语文数学后,使学生开拓视野,以便更好的接触和认识社会,提供了非常好的载体。通过人自然社会课学习,能学到很多知识,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让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通过认真的组织教学,学生一定能喜欢人、自然、社会这门课。据了解三年级学生已经经过了2年人、自然社会课学习,学生学习基础比较扎实,一部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习惯都比较好。大部分同学上课都积极举手发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等因素用于学习。但有

2

少数几位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对人、自然、社会这门课不够重视。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地说服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觉得人自然社会在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为了今后的学习生活,我们必须学好人自然社会。通过教学,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他们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 四.学习内容:

本册教材共设计编制了30课课文,涉及了《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1年级~9年级)》内容纲要中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5个主题的内容。各模块的课文安排如下:

浙江沿革主题有:《大禹治水》、《秦始皇游会稽》《卧薪尝胆的故事》

浙江环境主题:《天气和我们》《台风登陆》《梅雨时节》 浙江文化主题:《毕升和活字印刷》《贺知章的故事》《名人鲁迅》《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浙江工艺》《江南丝绸》《南宋官窑》《浙江木雕》《青田石雕》《王星记纸扇》《湖笔甲天下》

浙江经济主题:《美丽的浙江》《千年古刹》《避暑胜地莫干山》《诸暨五泄》《我的家乡》、《浙江绿茶》

3

和谐浙江主题:《光荣的人民解放军》《硬骨头六连》《流感来啦》《讲究卫生》《露露的烦恼》、《快乐的秘诀》《你喜欢谁》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本,弄清课本上的重难点。能透彻地了解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从纵向、横向看透教材。活用教材,能灵活、合理、科学地使用好每个板快,注重渗透,不断积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好教材。

2、教师认真研读课标,学习新课改的理论和新视野和新观点。 3、教师认真备课,找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认真研究每堂课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

4、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不能千篇一律。

5、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认真进行教研教改,搞好校本教研。

6、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观念。

7、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8、本学期每周一节人自然社会,共约20课时,可是教材共有30课,因此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应该布置学生预习和自己课后阅读课文的作业,以便能完成本学期的任务。我在想,是不是在教学课时的安排或编者的意图有冲突,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望哪位有教过的老师,能指点一下,是否是学校安排地方课程的课时不足。

4

六、教学安排: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5

教学内容 大禹治水 《秦始皇游会稽》 《卧薪尝胆的故事》 《毕升和活字印刷》、 《贺知章的故事》 《名人鲁迅》 《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 《美丽的浙江》、 《避暑胜地莫干山》、 《我的家乡》、 《浙江绿茶》、 《江南丝绸》、 《青田石雕》、 《诸暨五泄》 《浙江工艺》 《浙江木雕》 《王星记纸扇》、 《湖笔甲天下》 《光荣的人民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