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氧族元素(习题+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45: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年 级 内容标题 高三 学 科 化学 版 本 苏教版 高三第一轮复习:氧族元素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 1、硒是氧族元素,下列关于硒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硒化钠的熔点较高 B. 硒难溶于水 C. 硒化氢不能与二氧化硫反应 D. 硒化氢有毒 2、下列有关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可溶于水

B. 硫易溶于二硫化碳

C. 硫单质在与Cu、Fe、O2的反应中均作氧化剂 D. 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 3、下列现象说明SO2具有氧化性的是 A. SO2通入品红溶液中使之褪色

B. SO2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使之褪色 C. SO2通入溴水中使之褪色

D. SO2通入饱和H2S溶液中析出浅黄色沉淀 4、下列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①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原子核反应的残留物随意排放 ④海上油轮石油泄漏

⑤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排放不当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全部都是

5、盛有氯化钡稀溶液的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硝酸,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B. 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C. 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 D. 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

6、过氧化氢沸点比水高,但受热易分解。某试剂厂先制得7%~8%的过氧化氢溶液,再浓缩成30%的溶液时,可采用的适宜方法是

A. 常压蒸馏 B. 加生石灰常压蒸馏 C. 减压蒸馏 D. 加压蒸馏

7、发现了116号元素R,则下列叙述正确是:①其钠盐的分子式为Na2R;②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③R是金属元素;④R是非金属元素;⑤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O3。

A. ①③和⑤ B. ②和④ C. ③和⑤ D. ②③和⑤ 8、能证明SO2有漂白性的是

A. 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后紫色消失 B. 显红色的酚酞溶液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C. 品红溶液通入SO2气体后红色消失 D. 溴水通入SO2气体后橙色消失

9、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述正确的是

A. 在铁与硫的反应中,1mol铁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第 1 页

B. 标准状况下,NA个三氧化硫分子的体积大约是22.4L

C. 1L0.01mol/L的H2SO3中,含H个数为0.02NA D. 已知:2H2S+SO2=3S+2H2O,当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32g时,转移电子数为4NA 10、工业上从硒的废料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H2SO4和NaNO3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加入盐酸共热,硒酸被转化为亚硒酸(2HCl+H2SeO4=H2SeO3+Cl2+H2O),再将SO2通入亚硒酸的溶液中,单质硒即析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2SeO4的氧化性弱于Cl2 B. 亚硒酸氧化性强于亚硫酸

C. 亚硒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D. 析出1molSe需H2SeO3、SO2、H2O各1mol

--

11、用0.1mol/LNa2SO3溶液20mL,恰好将1.0×103molXO4还原,则X元素在反应后所得还原产物中化合价为

A. +3价 B. +2价 C. +1价 D. 0价 12、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 2NaCl(固)+H2SO4?Na2SO4+2HCl↑

B. C+2H2SO4(浓)?CO2↑+2SO2↑+2H2O C.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 2FeO+4H2SO4(浓)=Fe2(SO4)3+SO2↑+4H2O

13、ag铜与足量的浓硫酸共热,完全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L,则被还原的硫酸的量不可能是

A. a/64mol B. a/32mol C. 98a/64g D. 98b/22.4g

14、已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时,其溶液的密度越大,将3x%与x%的两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大于2x% B. 小于2X% C. 等于2x% D. 无法确定 15、能说明硫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弱的主要事实是: ①氯气可溶于水而硫难溶于水;

②硫最高价态为+6而氯最高价态为+7;

③铁与氯气化合生成三氯化铁,铁与硫化合生成硫化亚铁;

④氢气与硫化合需要加热300℃以上,而氢气与氯气化合点燃即可反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6、限用一种试剂即可区别Na2S、Na2S2O3 、Na2CO3 、NaAlO2 、Na2SO4 五种溶液,应选用

A. 烧碱溶液 B. 盐酸 C. 氨水 D. 氯化钡溶液

17、强热绿矾晶体,除水蒸发出去外,还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FeSO4=Fe2O3+SO2↑+SO3↑如果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浓BaCl2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

A. 生成BaSO4和BaSO3混合沉淀 B. 生成BaSO4沉淀,有SO2气体逸出 C. 生成BaSO4沉淀,有SO3气体逸出 D. 有SO2和SO3两种气体同时逸出

18、用密度为1.32g·mL1的稀H2SO4溶液逐滴滴入BaCl2溶液中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已知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和加入的BaCl2溶液质量相等,则该稀H2SO4溶液的浓度为

--

A. 21.9% B. 42. 1% C. 13.5mol·L1 D. 5.67mol·L1

19、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们高温灼烧的产物相同,以下鉴别CuS和Cu2S两种黑色粉末的方法合理的是

A. 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所产生的气体 B. 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溶液的颜色

C. 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 D. 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

第 2 页

20、把铜粉放在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当加入一种盐的晶体后,可观察到溶液呈现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则该晶体可能是:

A. FeCl3 B. Na2SO4 C. NaNO3 D. Na2CO3

21、我国劳动人民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用一种朱红色的颜料W,请根据下列实验事实确定组成W的两种元素,并填空:

(1)W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___。 (2)A???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使用朱红颜料W不慎会使人中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

在上述转化关系中,已知B、D都是淡黄色固体,且A与D可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F._______,H._______。 (2)写出C的电子式_______。

??C、E???F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B?23、过二硫酸钾(K2S2O8)在高于100℃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K2S2O8?2K2SO4+SO3↑+O2↑。现称取一定质量的K2S208固体(含有不分解的杂质)进行如下实验:加热使过二硫酸钾完全分解,通过测定氧气的体积计算过二硫酸钾的 纯度,并收集三氧化硫,进行观察和检验。

(1)试从图中选用几种必要的装置,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置。所选用装置的接口编号连接顺序是 。

(2)观察到的三氧化硫的颜色和状态是 。 将三氧化硫与水反应,鉴定反应产物中阴离子的方法是 。

(3)若实验时称取过二硫酸钾的质量为Wg,测得氧气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amL,则此过二硫酸钾的纯度为 。 24、环境监测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是

①量取amL水样迅速加入MnSO4溶液和碱性KI溶液(含有KOH),立即塞好塞子,并振荡摇匀,使之充分反应。

②测定;开塞后迅速加入适量硫酸(提供H)使之生成I2,再用b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和I2反应),消耗了VmL(以淀粉为指示剂)Na2S2O3溶液。

+-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2Mn2+O2+4OH==2MnO(OH)2(该反应极快);

-++---

MnO(OH)2+2I+4H=Mn2+I2+3H2O;I2+2S2O32=2I+S4O62。 试回答:

(1)水中溶解氧的量(以g/L为单位)的计算式为: 。

(2)滴定时(I2和S2O32反应)以淀粉为指示剂,终点时溶液由 色变为 色。 (3)滴定管经水洗和蒸馏水洗涤后,加滴定剂Na2S2O3, 滴定时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若打开塞子加H2SO4时动作缓慢,测定结果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5、向某浓度的硫酸120 mL中加铜片,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待铜片全部溶解后,将其溶液稀释到500 mL,再加入足量锌粉,使之充分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2.24 L过滤残留固体,干燥后称量,质量减轻了7.5 g,求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试题答案】

1、C 6、C

2、B 7、C

3、D 8、C

4、D 9、D

5、A 10、B

第 3 页

11、A 12、CD 13、B 14、A 16、B 17、B 18、BD 19、C 21、(1)Hg、S;

(2)Br2+SO2+2H2O=H2SO4+2HBr

(3)HgS为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聚)变性 22、(1)Na、SO3、Na2SO4; (2)Na[∶

15、C

20、C

∶H]

(3)2Na2O2+2H2O=4NaOH+O2↑ 2SO2+O22SO3

23、(1)I、G、H、F、E、J(或I、H、G、F、E、J),

(2)无色固体;加BaCl2(aq)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稀硝酸不溶解。 (3)

2?270a?100%

22.4?1000Wa8bV24、(1)( )g/L;

(2)蓝,无; (3)偏高; (4)偏高。

25、17.5 mol·L1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