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2:52: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名师教学交流会发言稿
这是一份很难完成的作业,尤其是对于我.这个名头对我来说太高大上了. 于一:名师.名师不仅要有德行,还要在某一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或研究成果.
名师是作为学徒的我的发展目标之
一,希望通过努力自己能距离名师越来越近.这次同行的苏老师她们才是自己学习的名师和榜样.
于二:教学思想.作为思想或理论一定要符合教育本质和规律,具有普适性. 而反观自己虽然在教育教学上进行了许多实践与探究,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但理论水平的不足难免让我的思考存在局限性.
所以还达不到思想这个高度,只能是些许的体会与反思.于三:岁月菁华. 不熟悉我的朋友们都说在我脸上看不出岁月,这说明我总是不成熟.我自己却说:只有自己知道岁月已不在我的脸上.
所以,今天我要谈的只字片语可以说是碎片化的反思,没有高大上,也没有系统性的总结.但确实是结合14年的教学岁月,认认真真写的和教育、教学、成长有关的心得体会.
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一、分层确定目标,逐步实现理想在不同的教学时期和专业化发展阶段,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目标是方向,是定位,是确定职业理想、事业追求、教育情怀和人生规划.这也是我们决定做一名什么样的教师的基本前提:专业领域的名家、教科研方面的专家、教育教学管理的领袖.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将会选择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格局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态度,态度决定发展.
尤其是工作的前三年,个人认为至关重要,是奠定个人教学和后期发展的基础期.其目标的设计与达成将决定着自己要盖座大楼,或许盖成什么样子还不十分清楚,但地基打好是关键.
也是形成自己思维模式、处事原则的重要期.这和\\三岁看大\\的道理是一样的,前三年你的状态是怎样的,基本上决定了你后期的发展格局.
我的习惯是设定小的、具体的目标.特别是学校内的,比如尽快写一篇教学论文,备好
第一节课,准备好 第一次发言,开好
第一次校级公开课,主动承担别人不愿干的事情.
处理好组室关系,多干活少说话,老教师大部分喜欢踏实肯干的人,做一个憨厚好学的年轻教师.三到五年是发展初期,设定中期发展目标,这座大楼是海市蜃楼还是亭台楼榭或是世外桃源,基本确定.
我们要尽快开设校级以上公研课或优质课,前三年你做的很好,这就是必然结果.千万不能偷懒,开高级别的公开课对教学成长非常非常的重要,开的越多你就会离教学规律和教育本质更进一步. 三次开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工作 第一年开校内汇报课,我
第一次使用课件教学,事后学生评价说:这是一个学期以来最好的一节课; 第二次是校内教师三年教龄比武课,我竟然把45分的课生生的讲到一个小时,出现了严重的教学事故;
第三次是山东省优质课比赛,几乎是一天就修改一版教学设计,明天就比赛,凌晨还没备好课.有人抱怨开课就是多扒几层皮,我说有什么不好,宝剑越磨越锋利!如果你甘于做一块废铁,那你永远成不了利器.
要努力成为美术教学骨干和学校的中青骨干教师.做一般人不愿干的工作,抓住平常人看不到的机会,准备好该准备的事情.
有很多好事自然就会落到你头上.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毫无收获!教学上要敢于尝试各种新鲜的方式,突破定势思维限制,尤其是避免职业倦怠感.
个人觉得在今天的教学中,教学改革日新月异,发展出口也多的是,教师职业倦怠感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找到适合自己的,感兴趣的就不会乏味.
坚持写论文、教学反思.有机会就争取,有想法就在教学中积极尝试和探索. 大不了从头再来.慢慢的我们就会积累下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把设定目标作为习惯,一步一步的向前走,鼓起勇气昂然向前,或许机遇就在
下一秒.不必设定终点,就因为我们不知道终点在哪里,我们的人生才丰富多彩,才有无尽可能.
二、永远做个学生,扬长避短做学生就是要学习.尤其是在与人交往中能学到更多的也更实用的知识.
华师大叶兰教授曾经说过:\\真正的知识来自互动\\要想从别人身上学习到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这就需要真诚的与别人交流,善于倾听,做到有心和用心.察言观色,内省反思.
喜欢做一个教学上的\\傻子\\多拜几个老师,也有拜不完的老师.教学上的、教育上的、人情世故上,处处都有智者.
拜师,绝不是形式上的,是谦虚学习周围人的长处.绝不是哪一个阶段,而是伴随自己发展的全过程.
教学领路人、处事楷模、风格榜样.魏老师、臧老师、尚老师都是我的老师,都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我习惯上把老师说成\\贵人相助\\也是一种感恩的心态,它会让我们变得温暖.相信大家周围同样有很多这样优秀的值得学习的老师,为什么不做一名学生呢?听听同行的课,反观自己怎样上课更好;听听语文老师的课,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是否滴水不漏,逻辑严密;听听特级教师的课,思考润物细无声的艺术. 学习商人的经济,学习领导的为人,从学生角度看教学.在这里我想说说如何对待别人东西的问题.
课件可以拷贝、论文可以学习、思路可以参考、作品可以借用,但关键在于\\本土化\\的改造,拿来主义没有错,关键看您怎么用.一个很好的课件,十个人讲都不一样,也不可能一样.
所以,千万别偷懒,教学上没有捷径.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别人的错误,纳入自身体系,\\刮骨疗毒\\之后或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课件是手段,不是决定课好不好的关键.教师才是决定因素.
我们要学的是如何设计教学环节,环节是如何衔接的.我们要学根上的东西. 学得多了,自然丰满.做学生还包括读书,颜如玉和黄金屋不都在书里吗!遗憾的是自己总也静不下来读书,我读书还不如女儿多.
属于典型的实用读书,需要什么就读什么.集中读书,10年为了写教育硕士
论文读了几乎十年该读的书,作用太大了,直到今天还受用.
读别人推荐的书,前沿的研究该知道还是要了解的.这几年还有一个深刻地感觉:学无止境.
学课改,学信息技术,学微视频,学翻转课堂,学大数据,学脑科学,学海尔等等不断有新的研究影响着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交流与读书.总之,了解人,读了书,言之有物,思之深切,说话就有力量.
学徒也终将成为师傅.这也是海纳百川的道理,大海的辽阔一定来自于涓涓细流的优美.
三、善于反思,勤于记录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凡事都想得多一点.养成一种自我反思的品质.
反思并不一定就是纠错,也可以是成功的心得和成果的体现.教学反思、课后记、工作小结、听课记录、评课发言都可以是反思.
前不久咱们魏老师主持编写的《嘉言善行-青岛中小学美术教育故事》其实就是建立在老师们教育教学反思基础上的成果体现.反思往往更典型、更生动、更具体.
因为它来自一线,来自我们每一名教师的教学积累,它体现着我们的教育智慧,折射出我们的教育思想.当然做教科研更是一种高级的反思活动,课堂教学、课程规划与教科研要相辅相成.
能够参与或亲自主持一项课题研究,真真正正的做一次课题研究,撰写课题报告,那您的收获将会很大,论文就是小儿科了. 我是工作
第一年就写了论文,同时参加了纪仁盛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研究,05年就参与编写教材,09年开建博客.这些都坚持到现在.
做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及时的落到笔尖形成文字.想一遍,再写一遍,至少是两遍反思.
这会让我们不断前进.这节课设计的好不好?提出的问题学生反应如何?为什么学生不喜欢我的课?为什么上美术课学生做其他事情?为什么同样的内容我就讲的不生动?为什么苏老师能够成为齐鲁名师?为什么刘德明老师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为什么巩老师评上了省教学能手?为什么项老师如此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