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评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11: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附件二:

课题类别 课题编号 南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 评 书

课 题 名 成 新课程实施中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负 责 人 姓 名 负责人所在单位 南 阳 市 二 十 二 中

通 迅 地 址 南 阳 市 二 十 二 中 填 表 日 期 2009年12月

南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简表 课题名称 负责人姓名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通迅地址 主要参加者 姓名 课题成果形式 性别 女 男 女 新课程实施中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性别 女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研究专长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专业职务 中学一级 中学一级 中学二级 预计完成时间 1971年5月 初中历史 473000 工作单位 南阳市二十二中 南阳市二十二中 南阳市二十二中 2011年2月 专业职务 中学一级教师 南阳市二十二中 南阳市二十二中 出生年月 研究报告 二、课题论证

提示:研究的缘由或背景、意义;相关文献综述(前人或同行的研究情况);研究内容(主要思路、重要观点、重要概念的界定等);.创新程度,理论或实践意义;.研究基础(研究者就本项研究所做过的相关工作)等。 一、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这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推动新一轮课堂改革,使其更符合时代精神、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全面发展,是当前教学研究应着力解决的问题。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创新精神、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的行为能否突破旧观念的束缚,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创新,既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促进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2、实践意义:改革现行教学模式并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的教学管理活动和教学实践活动,对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新课程实施,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三、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从新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对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进行研究,并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 突破难题: (1)根据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设计课程教学方案; (2)初中阶段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历史学科普遍不重视,怎样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让学生既轻松有效地学习,又能在平时考试和中招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教学中要突破的难题。 四、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创新程度:在新课改中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创造力理论,从学校的教学现实出发又高于教学现实,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课堂教学发展的模式及其内部各子模式的基本特征,并形成一个具备特色的创新教学模式。 理论意义:要使学生聪慧、轻松而有效地学习,就是要开发大脑,使上、中、下脑和谐、协调、全面、整体地发展起来,开启人的全面创造力和创造精神,最后达到最大限度地全面开启人的潜能的目的。 应用价值:对于中学教学有实际的指导作用,成果对于发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尤其是对于初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具有可行性的利用和推广价值。 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主要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 1、课题参与人员具备一定的研究经验,曾承担南阳市“十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并获得南阳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并且每一个成员所撰写的论文均获得市级一等奖和二等奖。 2、南阳市二十二中学校领导比较重视素质教育,大力支持教育科研。 3、课题组成员年龄结构适中,有成熟的中年教师,有积极探索的青年教师,都在教学第一线工作,研究小组成员具备创新教育的实践操作经验,平时注 重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新课程改革实践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对教育教学 和课题研究有极大热情,并且有充足的时间做保证。 4、研究工作已经有比较充分的资料准备; 5、网络图书馆资料丰富,学校图书馆大力支持。 四、有关方面意见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