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模块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22:55: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D ) A.点缀.(zhuì) 婀娜.(nuó) 镂.空 (lòu) 残羹.剩饭 (gēn) B.栖.息 (qī) 皱褶.(zhé) 慰藉. (jiè) 游目骋.怀 (chěng) C.遒劲(jìng) 苍穹. (qióng ) 尸骸.(hé) 安静宁谧.

(mì) D.饿殍. (piǎo) 嗥.叫(háo) 阡.陌 (qiān) 毛骨悚.然(sǒ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砂砾 逶迤 健硕 盘根错结 B翩然 疲备 默契 本末倒置 C蠕动 璀璨 徘徊 烟消云散 D缥缈 恬静 休憩 无动于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D )

A 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察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悚然....。 B 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的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

C 适宜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 D 那只狼已经倒下了,一只小狼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漠不关心....的静静地石头中去。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近几年来,小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B.我们克服了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学习方法。 C.我在心里由衷地感激他。

D.作者着力刻画了两位主要人物,这两位主要人物的一言一行、一

举一动都体现了作者对这两类不同女性的深刻理解和深切同情。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D ) A只有山长久的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的聆听狼的嗥叫。(拟人) B啊,红柳如同冰山,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比喻) C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比喻)

D孩子们的祝福是美好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呢?(设问)

6、下列句中的方框里,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是( C ) ①小屋的出现,________了山的寂寞。 ②每个晚上,山下亮起__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____的灯光。 ③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 到另一个山崖,回

响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

A.打破 闪烁 疏落 回荡 B.点破 闪烁 稀疏 荡漾 C.点破 灿烂 疏落 荡漾 D. 打破 灿烂 稀疏 回荡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B)

A、树的美在于姿势的轻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B、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C、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嚎叫中隐藏的内涵。 D、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B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C 四大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D 便条的格式包括: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四部分。 9、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句是( D )

A、贵校师生十分热情地请我做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我很受感动。

B、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请您留步,恕不远送了。 C、他百忙中来拜访我,使我感到有点受宠若惊。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B )

A、《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寄托了作者独立安静生活的向往,抒发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B、《窗前的树》作者张抗抗,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沙乡年鉴》 C、“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诗意的表达,警示人们应像山一样思考自己与万物的关系。

D、《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一篇富于哲理的散文,作者融情于景,表现了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忧虑。 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1、散文按其内容和性质可分为 叙事散文、 抒情散文、写景散文 、哲理散文。其主要特点是 形散而神不散 。

2、《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篇 哲理 散文,作者是美国的 奥尔多利奥波德 ,其代表作是 《沙乡年鉴》 。

3、《离太阳最近的树》作者是 毕淑敏 ,文中的“树”指 红柳 。

三、阅读理解

1、阅读《我的空中楼阁》片断 ,回答问题。(共20分)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

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

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

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

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

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

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

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

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

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

之侧的空中楼阁!

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

装饰。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1、《我的空中楼阁》是台湾作家 李乐薇 写的一篇托物言志

的 散文 。(2分)

2、文章开篇说“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作者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3分)

运用比喻,形象的勾画出山与小屋的姿态,不仅点染了小屋的醒目和清新、玲珑,而且点明小屋与山的搭配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

寄托了作者热爱自己的小屋,热爱自由快乐的生活,保持独立的人格的思想感情。

7、依据划线句子,仿写一段话,要求结构与原句相似。(2分)

仿写:门楣上挂了一串风铃,_________ _ _______,

3、第六段中对“树”既有概括描写,又有具体描写,作者写“树”的目的是什么?(2分)

以树的动态与高大来衬托小屋,凸现小屋幽静、别致的特点。 4、“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拟人,作者把小屋看作人,表达了对小屋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也暗含了作者人格中的独立。

5、最后两句,通过“鸟”与“画”,透出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对小屋的喜爱和自豪;内心充满欢乐和幸福(2分)

6、“我的空中楼阁”有几层含义,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标题“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作者心爱的小屋建于山上,犹如耸入云天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楼阁,理想中的远离喧嚣、恬静安宁的生活环境。

,是碧蓝天空中一朵调皮的白云,是温馨家园的一点点缀,一丝浪漫。

2、阅读《像山那样思考》回答问题(共15分)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回响到另一个山崖,荡漾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和对世界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恩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对鹿来说,甲;对松林来说,乙;对郊狼来说,丙;对牧牛人来说,丁;对猎人来说,戊。然而,在这些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去听取一只狼的嗥叫。

不过,那些不能辨别其隐藏的含义的人也都知道这声呼唤的存

在,因为在所有有狼的地区都能感到它,而且,正是它把有狼的地方与其他地方区别开来的。……只有不堪教育的初学者才感觉不到狼是否存在,和认识不到山对狼有一种秘密的看法这一事实。 8、请把以下短语按序第2段的横线上。(5分) A、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

B、是银行里赤字的坏兆头 C、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D、是就要来临的拾遗的允诺 E、它是死亡的警告 甲——E 乙——A 丙——D 丁——B 戊——C

9、课文为什么以“一声狼嗥”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意识?(3分)

一声狼嗥,惊心动魄,像是警钟长鸣,容易感染读者,并促人

深思。这样写体现了作者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 10、如何理解“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去听取一只狼的嗥叫。”山的思考与人的思考有何区别?(4分)

人类----从眼前利益考虑是主观、自私、肤浅、表面的,山----从生态利益考虑是客观、无私、深刻、长久的。 11、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

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3分) 荒野无人涉足,万物彼此之间平等,无高低尊卑之分,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与万物和谐相处。 四、听话与说话(6分)

用你读过的名言警句劝诫以下这些人。

例如:我想对不爱学习的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黑发不知 勤

1(3分)我想对不团结的人说: 2.(3分)我想对骄傲的人说: 五、习作(30分)

打开记忆的窗,往事历历在目。墙上那张小的合影,摄下的也

许是童年时刻骨铭心的故事,它是亲情的见证;桌上那本发黄的日

记本,记下的也许是少年时无限美好的时光,它是同学友谊的结晶。人生路上有看不完的风景,于是记忆的海洋里便有了这些美丽的浪花。他们像珍珠,越放越亮;像老酒,越品越香。

请以《永远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立意自定,

文体不限。(2)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向上。(3)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