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0 8:01: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九 年 级 上 学 期 数 学 教 学 计 划

2017年8月17日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一般,两极分化严重,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很多学生在学习风气上有了较大的改变,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也有不少学生自知能力较差,特别是到了最后一学期,,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耐心教育。在面临毕业、中考的条件下,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我们制定了一下计划,以配合学校的安排。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及价值观: 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的教学价值观,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 2、知识与技能: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第四章《图形的相似》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能证明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投影与视图》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概率的进一步认识》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并会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中,探索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函数值从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的能力。能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会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的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3、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的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适时地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有关计算和证明,相似三角形的有关计算和证明,以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特殊三角函数值的运算,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

菱形、矩形、正方形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 教学中要采取的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通盘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及教学目标,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精心制

作教学计划。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能力上下功夫。 3、重视课后反思,及时将每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 4、积极与其他老师沟通,提高教学水平。 5、积极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建议。 6、以“两头”带“中间”的战略。

7、注重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等学习方法的引导。 8、 开展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程安排 进 度 安 排

教 学 内 容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一章回顾与思考

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2.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2.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2.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章回顾与思考

3.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3.2用频率估计概率 第三章回顾与思考 4.1成比例线段

4.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4.3相似多边形

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4.5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4.6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4.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4.8图形的位似 第四章回顾与思考 5.1投影 5.2视图

第五章回顾与思考 6.1反比例函数

6.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6.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第六章回顾与思考 上册复习 下册

1.1 锐角三角函数

课 时 日 期 3课时 3课时 8.17--8.23 2课时

3课时 2课时 3课时 1课时 1课时 8.26-9.6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3课时 1课时 9.7-9.13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4课时 9.14-9.29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3课时 2课时 3课时 10.8-10.12

2课时 1课时 3课时 10.13-10.19 1课时 2课时 4课时

2课时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