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应急预案讨论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12: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抗旱应急预案

(修订稿)

*****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二○○九年一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适应我市抗旱工作需要,增强灾害防范意识,落实抗旱减灾措施,提高抗旱工作的计划性、主动性和应变能力,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在抗旱工作中的职能,科学合理地调配利用水资源,减轻干旱影响和灾害损失,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制订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2、《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河南省节约用水管理条例》

3、《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河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首长防汛抗旱工作职责》

4、《抗旱预案编制大纲》、《河南省抗旱应急预案》 5、《旱灾损失与抗旱效益计算办法(试行)》,《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报旱制度》、《干旱评估标准》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突发性干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旱灾所采取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是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旱抗

1

旱减灾的重要依据。

1.4编制原则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由被动抗旱到主动防旱,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抗旱的现代化水平。

(2)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抗旱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适时开展抗旱活动;加大投入,有计划地开展抗旱设施建设;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抗旱工作实行以人为本、防抗结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4)坚持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5)坚持依法抗旱的原则。

(6)坚持防汛与抗旱统筹,在防洪保安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