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唐五代文学绪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8:11: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隋唐五代文学绪论

(公元581—960年)

公元581年,北周丞相杨坚受禅登基,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中国,结束了二百七十余年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但隋朝只维持了三十七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公元618年,唐朝建立,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达到顶点,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元气大伤,迅速由盛转衰,一蹶不振。907年,唐朝灭亡,形成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大分裂的历史时期。直到960年北宋建立。

隋朝只维持了三十七年,文学成就不高。五代纷乱,文学除词以外无多大成就。因此,隋唐五代文学重点在唐文学。从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看,如果说古希腊艺术代表奴隶社会艺术高峰,十九世纪西欧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资本主义社会文学的高峰,那么唐文学,就代表了封建社会文学的高峰。唐文学可谓百花齐放,诗歌、散文、小说都得到很大发展,同时还兴起了词和变文这两种文学形式。//

一、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一)开放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对文学的影响是最深远,最直接的。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1. 唐朝国力的强盛,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唐文学的繁荣,与唐代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初唐到盛唐一段时期,唐朝先后打败了东西突厥,势力范围在开元天宝间达到顶峰。曾沿边设立六个都护府(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北庭、单于),势力范围,北到蒙古,东到朝鲜半岛,西到中亚,南到印度支那,幅员辽阔,也是当时世界上国力最强盛的政权。//

唐朝建立不久,经济就从隋末的大破坏中恢复过来,并迅速得到发展,至天宝中上升达于顶点。均田制,即按丁分田,把农民束缚在

1

土地上。实行租庸调法,即受田男丁每年应缴纳一定分额之租(谷物)、调(布帛丝麻)和服一定时期的徭役(庸)。这些措施一方面限制了大地主兼并土地,另一方面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唐人郑綮(唐昭宗时宰相)《开天传信记》(搜集社会传说、故事以及神异传闻32条,所记玄宗在藩邸生活、出巡上党、东封泰山以及喜好乐舞等资料,有一定参考价值)云:

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较。四方丰稔(音忍),百姓殷富。管户一千余万,米一斗三、四文。丁壮之人,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国富民丰,天下太平)

又杜甫《忆昔》诗其二云: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都说明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文化兼容与文化政策的宽松对文学产生积极影响

唐朝立国者对文化采取兼容政策,没有民族歧视。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这种想法跟唐统治者的出身是有关系的,李氏皇族是一个鲜卑化了的汉人家族,李渊母亲姓独孤,李世民母亲姓纥豆陵,皇后姓长孙,都是鲜卑姓氏,所以李氏家族有鲜卑血统。不仅如此,这个家族长期居住北方,北方是胡汉文化融合地带,自然也就受到胡文化影响。比如,唐人婚姻习俗受鲜卑族影响,婚礼主要仪式在女方家举行。受少数民族男女观念影响,唐代男女较为平等,夫死可以再嫁,没有森严的贞操观。从着装看,唐朝妇女喜欢穿男装,因为唐朝统治者有少数民族血统,崇尚武力,并且社会风气开放,女子参加社会活动机会多,穿男装方便,而且男装裹身,更能凸现出女性身体的曲线美。唐代最

2

有代表性的两位女性—武则天和太平公主,就很喜欢男装。这都是胡族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

此外,整个唐代,广泛接受外来文化影响,从文学艺术到生活趣味,甚至风俗习惯。由于大量外族移民入住,商业往来,宗教传播,西域各国的文化、习俗也广泛影响着长安、洛阳、扬州等大都会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这些地区,从饮食、衣着、乐舞到生活趣味,均杂取中西。//

中外文化交流,胡汉文化交融,形成了开放的社会风气。这种开放的社会风气对文学发展有何意义呢?社会风气开放意义:文学题材的拓展,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

另外,社会风气开放,人们的创造力才会强,才敢说话。比如,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是唐代文人比较关注的题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一种赞美的态度,认为李杨值得同情,歌颂这种生死不渝的爱情。而李商隐《马嵬》云:“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说可怜玄宗当了四十多年天子,杨贵妃都不能够像平常人家的女儿一样,享受爱情婚姻的幸福。带有批判性态度,认为唐明皇为保全自己,在马嵬驿把杨贵妃勒死,这种帝妃之爱成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两部作品,一个赞美,一个批判,而李杨是唐朝统治者,他们的故事能在本朝被人们随便演绎,可见唐朝文禁不严,所以文人思想开放自由,也就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到了宋朝,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讲,“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词咏寄,略无隐避。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覆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不敢尔也。”

意思是,唐朝的诗人,没有太多忌讳,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甚至是宫闱私生活,也可畅谈,朝廷不会怪罪。“今之诗人”,指宋代诗人,说宋代相比较而言,对文化控制就很强,对文人的约束也非常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