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0:24: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与杨小凯教授商榷
林毅夫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100871)
No. C2002010 2002年7月18日
1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与杨小凯教授商榷
林毅夫*
Jeffrey Sachs、胡永泰和杨小凯在《经济学(季刊)》本期发表的《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以下简称《宪政》)中,提出了后发劣势的观点。1 他们认为,落后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容易,但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难。落后国家倾向于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而不去模仿其制度,虽然可以导致落后国家的经济在短期内获得快速增长,但会强化国家机会主义,给长期增长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变为不可能。后发国家应由难而易,先完成较难的制度模仿,才能克服后发劣势,在没有模仿好先进国家的制度前是没有资格讲制度创新的。该文同时提出,最好的制度是英国和美国的共和宪政体制。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尽管现在改革很成功,但没有进行根本的宪政体制改革;俄罗斯改革目前看起来比中国失败,但进行了根本的宪政体制变革,所以将来俄罗斯会超过中国。他们也把法国为何在19世纪时落后于英国,苏联为何在30年代和40年代经济发展由快而慢,日本为何发动二战,以及现在出现金融危机等,都归咎于这些国家没有,或没有完全实行英美式的宪政体制(《宪政》第1、2、3节)。 本人不敢苟同上述观点,基于真理越辩越明的精神,提出几点商榷。文章结构如下:首先探讨后发优势的来源;其次,讨论后发国家是否必须先完成英美式的宪政体制改革才能取得经济的长期增长;第三,辨析英美的宪政体制是否就是最优制度;第四,讨论经济转型的模式和绩效;最后是简单的总结。
一、技术创新和后发优势
(一)经济增长的因素
从技术层面说,一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决定于三方面条件:首先是生产要素,如果各种生产要素都增加,总产量和经济水平当然提高;其次是产业结构,给定生产要素,如果将这些生产要素从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重新配臵到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尽管要素总量并没有增加,经济总体水平也会提高;第三是技术创新,给定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如果技术创新,经济水平同样可以提高。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和资本。18-19世纪有些国家通过殖民地而增加土地供给,但对21世纪的国家而言,国土面积是外生给定的。劳动力会增长,但增长速度受到人口增长速度的限制,国与国间差异不大。劳动力增长最快的国家其增长率不过2-2.5%,很少达到3%,许多国家维持零增长。差异比较大的是资本积累,有些国家资本积累非常快,达到GDP的30%或更高;而有些国家,如一些非洲国家,不但没有资本积累,甚至因为折旧而呈负增长。据世界银行1999年数据,发达国家的平均资本积累率在20%左 *
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通讯地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电话:010-62757375; Email: jlin@ccer.pku.edu.cn。感谢关向东和董先安在整理本文时所提供的帮助。 1
该观点也见杨小凯2000年12月在天则研究所的演讲。演讲全文见“后发劣势”《天则双周》181讲,2000年12月1日(http://www.unirule.org.cn/symposium/c181.htm)。《宪政》的英文原稿见Sachs, Woo and Yang(2000),翻译成中文时略有删简。在本文的商榷中,涉及天则研究所的演讲及英文原稿的的观点时,将直接注明出处。
2
右,有些发展中国家,如改革后的中国则在40%的水平(World Bank, 2001, p.298-299)。所以,就生产要素而言,最关键的是资本积累的速度。
在上述三种主要条件中,最重要的是技术创新。如果不进行技术创新,资本不断积累就会碰到投资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和积累的意愿就越来越低。除非保持很快的技术创新速度,否则就不会有较高的资本积累率。从结构变迁的角度看,如果没有新技术,就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和产业。工业革命后,新产业不断出现就是技术创新的结果。例如,纺织业是原有产业,因为技术变迁,机械化生产比手工生产效率更高,如果把资本和劳动力转移到机械化生产上来,附加值就比较高。又如,机械制造业、化工产业、汽车制造业、航天产业和信息产业等,都是新技术的结果。所以,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或生产力发展的潜力,只要看这个国家技术创新的可能性有多大。
(二)技术创新的成本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技术创新”(technological innovation)来源可以不同。最发达国家的企业采用的技术已在最高水平,其技术创新就只能来自于新的技术发明(invention),投入资金和人力去从事研究和开发(R&D)以发明新技术,才可能有技术创新。发展中国家除了技术发明外,还可以通过从比较发达的国家引进已有的,但比本国新的技术来达到技术“创新”。发明或引进到底那种方式好,要看哪种方式成本比较低,收益比较大。 这个问题无法从理论上解决,只能从经验看。新技术发明一般投入大、风险高。例如信息和计算机技术,2000财务年度,IBM在研发上投资43.45亿美元,2 摩托罗拉44.37多亿美元,3 Intel38.97亿美元;4 又如医药技术,Merck在2000财务年度研发投资23.44亿美元。5
新技术的研发投资大,但成功率并不高,研究表明,95%的研发项目没有产生任何结果,只有5%的项目最后取得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另外,申请专利以后的技术并非都有商业价值,因为有些新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消费者不喜欢。最有名的公司也常发生这种情形,例如,IBM最早的个人计算机用微软的DOS操作系统,后来升级为OS系统。当微软出了更受市场欢迎的Window系统后,IBM放弃了自己的OS系统,改用Window系统。有些研究表明,申请专利的技术中,十之一、二最终投入商业生产,给公司带来回报。另外的80-90%被束之高阁。如果项目研究成功,申请了专利,且具有商业价值,可能会有全世界的市场,以及专利技术20年左右的保护期保证其垄断地位,从而有较大的市场回报率。但是将所有研发投入,包括 95%的研发失败率,申请专利成功后80%以上的市场失败率全部计算进去,整个最新技术的研发投资巨大,风险很高,回报率低。
如果发展中国家用自己发明的方式来取得技术创新,也必须和发达国家一样花同样高的成本和面对同样的风险。但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利用与发达国家存在的技术差距,通过技术模仿和引进来获得技术创新。很多技术模仿和引进不需要花费成本,因为超过专利保护期的技术引进根本不需要购买。在引进技术中,成本最高的是购买专利。研究表明,总的来讲,购买的成本大约相当于新技术发明成本的1/3。6 发达国家如果不付出99%的失败成本,就不 23
www.ibm.com/flat/fncl/3-5-18-fncl-notes.html。 www.prolytix.com/mot/table2.html。 4
www.intel.com/intel/annual00/f-sumary.htm。 5
www.anrpt2000.com/financialhighlights.htm。 6
大部分技术的基本理论并不复杂,重要的是如何将基本理论变成商业和生产上可行的产品,这是生产要素、生产流程的组合。发明前要进行许多尝试,一旦发明出来很容易就学会。在这方面制药最明显,比如新药的发明,要经过无数次尝试,进行临床试验,成本相当高。一旦发明,生产成本很低。在这种情形下,专利出售价格不能太高,否则会鼓励侵犯知识产权。当然发明人可以向多家公司出售专利,总回报率也可以
3
会得到1%的成功。而对于靠引进来取得技术创新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只要付大约该项技术发明成本的1/3,而且引进的一定是成功的、有商业价值的技术,可以避免发达国家所面对的99%的失败。因此,靠引进技术的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成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差距,进行快速技术变迁。技术变迁越快,资本积累回报率就越高,从而资本积累就越快。技术变迁越快,新的、附加值较高的生产环节或产业部门就出现得越快,产业结构的变迁就越快。所以,从技术层面说,发展中国家具有比发达国家增长更快的潜力。7
(三)后发优势
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些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这就是所谓“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
二战后东亚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被称为“东亚奇迹”。先是日本,接着亚洲“四条小龙”,维持了30-40年或更长时间的经济快速增长。在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过程中,没有多少新技术是这些国家发明的,他们的技术创新主要靠引进国外技术,然后在生产过程中加以改良,凭此维持了相当快速的经济发展。
我国在改革前后的情形也是如此。1978年前,我国的技术创新基本上靠自力更生,试图“十年超英、十五年赶美”,在尖端技术和产业方面与欧美竞争,但经济发展的绩效很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没有缩小。相反,改革后2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相当大的原因并非在高精尖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突破,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后发优势”之所以对我国很重要,是因为即使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1999年我国人均GNP为780美元,世界排名第140位,仅为同年美国人均GNP30,600美元的1/40。即使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同年达3,291美元,也只是美国人均GNP的10.7%(World Bank, 2001, p.274-275)。人均GNP的差距是衡量技术差距很好的指标(除了少数几个石油大国之外,高收入国家不可能使用落后技术)。我国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大,代表技术差距大,利用技术差距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力也就非常大。 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国内外专家和学者都承认“后发优势”,而且正因为“后发优势”的存在,我们才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潜力有很大的信心。
二、共和宪政体制和后发劣势
(一)何谓后发劣势
杨教授在天则研究所的演讲中提出了另外一个观点,即后发国家其实是有劣势,而不是有优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既存在制度差距,也存在技术差距,他认为国家间发展
8
水平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的差异。他比较了19世纪英法两国的发展水平,认为法国落后于英国是因为英国从17世纪末的光荣革命之后,已经实现了宪政体制,而法国在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制度之下,经过法国大革命、拿破仑革命等等,仍没有完成宪政制度改革。他又
相当高。 7
由技术决定的增长潜力是否可以得到实现还取决于政府的政策、经济体制和交易费用的高低等。这些条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内生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详见第4节的讨论。 8
按1990年的购买力平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1820年法国人均1218美元、英国人均1756美元(Maddison 1995, p.194, p.196)。
4
认为,技术模仿比较容易,制度模仿很困难,后发国家会从比较容易的技术模仿开始做起,把比较难的制度模仿放在后面。这样,可以在短期内加快经济发展,但是会助长制度模仿的惰性,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在演讲和《宪政》中进一步提出,最优的制度是英、美
9
式的对国家权力有一个制衡的共和宪政体制,认为这是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制度,如果没有共和宪政体制来制衡国家的权力,少数政治精英就会滥用国家的权力,产生国家机会主义,使发展的果实落到少数政治精英手中,长期的经济发展就会失败。所以,他认为落后国家有“后发劣势”,要克服后发劣势必须先完成共和宪政体制的改革,想获得技术模仿的“后发优势,一定要先做个学习成功制度的好学生”(杨小凯2000)。 《宪政》一文还认为苏联从1929年推行了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之后取得的成功是模仿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工业体系,中国在1949年以后也是如此。后来的失败则是因为没有进行宪政体制改革,形成了国家的机会主义(Sachs, Woo, Yang 2000, pp. 443-7)。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也没有进行彻底的宪政体制改革,天皇仍保持了相当大的权力,所以才可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时,日本1990年代以来经济上的困难也因为宪政改革不彻底,虽然学习西方,但仍保留了东方模式的银企关系,形成了大量呆坏帐,整体经济的困境。 《宪政》试图用以上例子说明,如果一个国家若先发挥后发优势,进行技术模仿,而不先进行英美式的共和宪政改革,终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失败,因此,逆其道而行是不可取
10
的,顺其道而行,虽然开始时可能会有短期的困难,但从长期的发展来讲是值得的。
(二)共和宪政体制是否为经济长期发展成功的充分或必要条件?
是否没有共和宪政体制改革的先行必然会出现国家机会主义制度化,掌握国家政权的精英们会因此进一步妨碍宪政体制度的改革,长期经济发展必然就会出现《宪政》所预测的困境?是否只有像英国那样,先改革宪政体制,才能避免后来发生的困难?
从经验上看,不少发展中国家原来是英国的殖民地,继承了英国宪政体制。例如印度,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有民主制度,这是印度人很骄傲的地方。印度的宪政体制,包括议会选举、多党竞争、对国家权力的限制等,是标准的先进行了宪政改革的后发国家。但是迄今为止,印度经济仍然比较困难。比较中国与印度,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国际学术界普遍的观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绩效比较好。尤其是改革后,无论是经济发展速度,还是经济发展质量,中国都比印度好(Rosen 1992; Srinivasan 1994)。由此可见,从长期经济发展的绩效看,宪政体制改革先行的国家并不一定好于宪政改革后行的国家。实际上,我们还没有发现世界上哪一个后发国家是因为先进行了共和宪政体制改革,然后经济才持续快速发展的。 按照《宪政》的说法,日本被认为是直到90年代也没有进行彻底的宪政体制改革的国家(该文第2节)。新加坡基本上是独裁政治,有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可是,1988年日本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美国;新加坡1996年时人均收入也达到美国的水平。这说明,后发国家即使没有进行彻底的英美式宪政改革,也能在经济发展上超过有了宪政体制的英美发达国家。亨廷顿(1998,第三章)在其影响甚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总结了从20世纪初土耳其的凯末尔以来的经验,也发现许多把西方化作为现代化前提来努力的发展中国 9
“There is a universal institutional core that is essential for long-term successful economic development” (Sachs, Woo and Yang 2000, p. 455) 10
在讨论中许多学者把“后发劣势”理解为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存在许多缺点,需要改进。在此我想指出, “后发劣势”(curse to the late comer)特指的是后发国家会“因为技术模仿取得经济快速发展,阻碍了制度模仿的积极性,强化了国家机会主义,致使长期经济发展变为不可能”。基于这个观点,要克服后发劣势,就必须像苏联那样先进行宪政体制改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