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23:54: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急速增加,本文从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入手,分析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战教学、顶岗实习、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战教学顶岗实习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2007年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支撑体系、技术服务和推广应用协调发展的格局将基本形成。然而,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在发展电子商务所面对的诸多问题中最根本、最紧迫的。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完善的、高效的培养体系,是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实战教学、顶岗实习、就业创业”三位一体的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管理类学科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它不同于一般的操作技术,也有别于其它经济活动,具有鲜明现代商务特征。鉴于该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了既重视理论,又结合实践,既注重技术操作,又注重体验的“实战教学、顶岗实习、创业就业”三位一体的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中小型企业和自主创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商业理论基础、较强的操作能力、浓厚网上商务意识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入学教育阶段 1.学习引导教育

学生一入校就从思想、政治、能力、行为等各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夯实基础,为将来的“实战教学、顶岗实习、就业创业”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引导教育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定位;帮助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特点;帮助新生学会科学地运筹时间;帮助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中的各种文献资料,学会自我解惑,充实提高自己。 2.职业生涯教育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重要时期。从新生入学第一天开始就关注其成长,帮助其进行三年大学生活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大学新生教育在社会化方面主要是让新生明确社会角色意识与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3.新生心理辅导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和全面认识大学生活,学校在新生入学一周内对其做一次心理辅导,入学一个月内进行一次心理普查,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会与师生和谐相处。在对全体新生作心理辅导和心理普查时,注重了解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及时疏导沟通,发现他们存在心理问题时及时与辅导员或心理辅导老师沟通。教给他们自我调整、自我放松的方法,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二)理论教学阶段

理论教学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培养不断线,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不断线、英语能力培养不断线、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不断线”设计整个教学流程。具体如下: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强调“必需、够用”,适当兼顾人文教育。主要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与时俱进的观念、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培养本专业人才必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打下坚强的基础。

专业课程模块: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能熟练地运用本专业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实战教学阶段

实战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按照高职教学的特点,强化实践教学的比例,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达到40%以上。在大一、大二阶段,除了完成基本理论教学和专业理论教学外,根据每门课程的需要安排具体的实践操作课时,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在大三上学期集中进行实验实训培养,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创业做好准备,鼓励学生进行网上交易活动,并在实训课程中以实际的网上买、卖操作成果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同时,设就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四)顶岗实习阶段

把顶岗实习纳入教学计划,每个假期都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体验企业工作氛围,拓宽知识面,增强对“职业”的感性认识,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零对接,并在大三下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或直接就业,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保证学生的就业率。 (五)就业创业阶段

从入学教育到顶岗实习,始终贯彻“实战教学、顶岗实习、就业创业”十二字人才培养原则,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战教学为手段,顶岗实习为保障,就业创业为目的,充分实现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有关精神,将“双(多)证制”纳入教学计划,规定毕业生毕业时至少获得一个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促使本专业的学生持双证书毕业,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