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货期 供货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0:31: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交

交货期

一、我公司有明确规定的交货期,有良好的交货期管理制度

1、(1)订单审核时间。接到销售订单后需要对客户要求的质量、交期、数量、价格、币种、金额、付款方式、包装方式、运输方式、目的地、联系人、联系方式等进行确认。

(2)订单录入时间。将审核后的订单录入到系统中并做好归档以便跟进。

2、生产计划时间。计划人员根据销售预测、销售计划及出货计划,通过产能、物料、品质及工艺等进一步确认安排生产计划。

3、原材料采购时间。原材料采购包括战略采购和采购订单协调两个环节。

(1)战略采购,即供应商开发与管理,包括原材料量产前的供应市场竞争分析、合格供应商寻找、潜在供应商的评估、询价和报价、合同条款的谈判、最终供应商的选择、企业供应商资料系统维护、磨具安排、初样确认、生产工程试用、样品承认与系统维护、供应商定期评审与改进及供应商关系维护等。

(2)采购订单协调包括原材料量产后的采购计划安排、采购订单发注、供应商订单与交期确认、供应商交货跟踪、供应商结报等工作。

4、来料检验与入库时间。企业应制定明确的流程安排原材料或外发加工产品来料检验和入库,并通过系统的改善达到信息的畅通与效率的提高。 5、生产准备时间。生产计划制定后应尽快做好生产准备,如物料准备、作业指导书的制定、生产程序的编制、设备与仪器的安装调校、产品检验准备等。为提高生产准备的速度,企业应建立计划的共享机制与生产准备的快速反馈机制。

6、生产作业时间。在一切准备停当之后,生产开始运行,具体生产作业时间还与物料状况、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设备与仪器的运行状况等有关。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人员在做好生产安排与人员管理的同时,需要联络相关部门不断改善制造工艺,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一切问题。

7、产品检验与入库时间。产品生产完成后的检验与入库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流程的简化、信息的畅通、内部物流的科学设计是改善相关运作的良方。

8、运送与物流时间。企业应制定明确的流程对出货前的运输安排、报关的准备、出货指令的下达、仓库的出货准备以及出货后的物流及关务跟踪等做出系统的安排,并竭力确保信息的顺畅与问题的及时处理。

9、其它预留时间。在承诺交期时还要考虑到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气候变化、生产异常等。

二、在交货期管理流程中有两大流程类型,分别是推进式流程和拉动式流程。

1、“推进式”交货流程 目前,几乎全部的企业都在采用“推进式”交货流程,所谓“推进式”交货流程,是指在生产计划制定以后,按照各工序的顺序逐步实施,一步步推进,直到最后出厂。

(1)客户与销售之间的关系

从客户与销售之间的关系开始,企业开始搭建推进式流程。首先要研究客户与销售之间的关系,学会周旋于客户之间并且保护自己。企业的销售人员往往缺乏技能,只是一个传话筒而已,只是简单地将客户需要的数量传达给生产部而已,没有起到一个核心作用。 (2)销售与生产之间的关系

在接到订单以后,首先要分析这是常规订单,还是特殊订单?所谓常规订单,就是过去做过的,产品尺寸规格型号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有两种要求,即数量要求和交期要求。所谓特殊订单,就是从来没有做过的产品订单。

(3)合同评审

接到特殊订单后,要立即由销售部组织相关职能人员召开合同评审会议,来确认这个单子到底能做还是不能做,做合同评审。

(4)销售、生产、技术、品质、供应、设备、行政与人事、财务等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特殊订单合同评审中,销售、生产、技术、品质、供应、设备、行政与人事、财务等职能部门要以订单为中心,从各自的角度分析订单实施的可能性,在这个环节中,各部门之间是一种协同合作的关系。 (5)制定主生产计划

在确定订单能做以后,就要着手制定主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的时候,要根据客户的性质,再会同销售人员、生产人员共同制定。 (6)日程安排

在制定好生产计划以后,还要制定过程中的日程安排,包括月度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

(7)跟单员跟单与反馈

跟单员在推进式模式中的角色至关重要,他是属于销售部的岗位。他每天的工作是到生产车间去催货,激活每个生产环节的员工,产生“鲶鱼

效应”,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领导。这样生产时间就会有所缩短,保证交货期。

(8)产销协调会议

在订单做完以后,要定期召开产销协调会议,对前一段时间的订单完成情况做出回顾和总结,找出原因。 2、“拉动式”交货流程

所谓“拉动式”交货流程,是指先制定主生产计划,直接将命令下达给最后的生产工序,由最后的生产工序逐步向前催货最终完成生产的流程。它与“推进式”交货流程呈相反的方向。 “拉动式”交货流程包括的环节有: (1)制定主生产计划

(2)指令下达

(3)包装车间指令下达

(4)上道工序车间指令下达 (5)上上道工序车间指令下达 (6)采购部指令下达 (7)供应商供料 供货方案(合同范本)

第一条 货物品种、数量和技术、质量标准: 1. 货物名称:(详见合同附件) 2. 货物规格和尺寸:(详见合同附件) 3. 货物制造厂商及产地:

4. 货物计量单位:除技术规范中另有规定外,计量单位均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5. 货物数量:根据实际供货量计算。 6. 质量标准:按国家标准 第二条 货物价款:

1. 产品价格详见合同附件。乙方根据生产厂家的价格波动等因素保留价格调整权利,如需调价,乙方需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共同协商。 2. 根据实际供货数量、型号、规格以合同附表单价结算。 第三条

第四条 货款的支付期限和方式:

1. 合同货物应根据甲方要求分批供货,每批货物到达工地现场并经甲、乙双方共同验收合格后,甲方即向乙方支付货款。

2. 甲方以现金、银行转账支票或银行汇款等方式支付货款,所有货款应付至本合同中明确的乙方银行账户。 第五条

第六条 产品订货与交货

1. 乙方应根据甲方要求的时间供货。甲方应提前7天书面通知乙方具体的供货时间、规格、型号、数量等。乙方应在得到甲方的通知后,在规定日期内将货物送到至甲方指定工地现场。如甲方要求供货的规格型号或供货数量超出本合同,以乙方的送货单及甲方签收确认为准,同时甲乙方签订超出部分的合同补充协议。

第五条 货物的包装、运输及交货地点:

由乙方负责送货至甲方指定工地现场,由甲方负责卸货。 第六条 与货物相关的技术资料:

乙方向甲方提供与本合同项下货物相关的中文技术资料,所有规格、型号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合格证等相关资质。 第七条 货物的检验和验收

1. 验收依据:货物检验和验收应以该货物的生产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标准和行业技术要求,合同所规定技术标准及甲乙双方确定的样品依据。 2. 验收程序:货到工地后,由甲方组织相关人员共同验收交接,并做验收交接记录,此验收交接单作为甲方支付货款的有效凭证。 第八条 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

1. 本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履行和争议解决等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

2. 因执行本合同所发生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甲乙双方应首先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条 合同附件

1. 本合同附件为本合同的有效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 执行本合同的过程中,补充协议和来往信函一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确认即成为本合同的有效组成部分,其生效日期为甲乙双方签字盖章确认的日期。 第十条 合同生效及其他

1.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合法授权代表签署,双方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

2. 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另行协商并签署书面协议。

3.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甲方各持一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投标产品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管理模式

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通过ISO 9001:2000、ISO 14001:2004、GB/T2008-2001认证 二、概述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的公司自身发展需要,为规范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长期以来企业始终把质量工作放在首位。成立了专门领导班子,聘请管理上的专家和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的基础上,编写了适合本企业特点又满足ISO 9001:2000标准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三、质量体系的实施与运行

为公司所建的质保体系能长期有效运行,首先在组织和人员上得以保证,管理者代表主要负责ISO 9001:2000标准的实施、运行、检查、总结和考核。经过专业培训具备资格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人员,他们均分布在各个生产车间和相关的职能部门,通过培训和学习以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为企业质量体系运行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切实公司所制定的质量保证运行有效,企业成立了相应的管理系统。第一,确定了以销售部为主,按照标准要求完善合同管理、合同评审和用户服务工作及质量信息管理的子系统。第二,确定了以技术部为主,按照标准完善从设计、开发、工艺技术及标准管理的子系统。第三,确定了以生产部为主,按照标准要求完善生产制造过程的计划管理、设备管理、工装管理、仓库管理和现场文明生产管理及产品、半成品、在产品的搬运、包装、交付及工位器具的管理子系统。第四,确定了以质检部为主,按照标准要求完善从计量管理、原材料检验、产品检验;从生产检验、工序检验到检测设备的校准管理;从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和产品合格证书、资料管理及质量记录的子系统。第五,确定了以办公室为主,按照标准要求完善并建立信息管理网络及资料档案管理的子系统。第六,确定了以综合部为主,按照标准要求建立从原材料、配套件、外协件采购、选择、确定合格分承包方的控制管理的子系统。第七,确定了以管代为主,按照标准要求完善质量体系策划,建立质量体系内部审核队伍和质量教育、组织质量分析等质量管理子系统。同时依据质量手册中的职能分配,各生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