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9 19:22: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第二章练习题
1、 从概念的分类来看,下面语句中带括号的概念是什么概念?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3)(非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4)(行政法规)是(法律汇编)中的一部分。
(5)节日里的城市到处鲜(花)锦簇,让人眼(花)缭乱。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3)“非国家工作人员”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负概念、实体概念。 (4)“行政法规”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法规汇编”是一个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5)“鲜花”的“花”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实体概念。 “眼花缭乱”的“花”是一个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属性概念。 2、 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1)A、死亡 B、意外死亡 C、正常死亡 D、溺死 E、非正常死亡
(2)A、犯罪 B、故意犯罪 C、过失犯罪 D、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E、交通肇事 (3)A、牛顿 B、爱因斯坦 C、著名科学家 D、中国科学家 E、本世纪杰出科学家 (4)A、太阳 B、恒星 C、出升的太阳 D、地球 E、位于北半球的国家 答: (1) A (2) D
C E A B C
E D (3) (4) B D C B A
D A C E D B
E 3、 下面对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吗? (1)“中国”概括为“联合国” (2)“等边三角形”限制为“等角三角形” (3)“集体所有制企业”限制为“工业企业” (4)“法”概括为“行为规范” (5)“书”概括为“纸张” 答:(1)不正确,“中国”和“联合国”是全异关系。概括或限制后的概念与原概念必须具有从属关系。 (2)不正确,“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是全同关系。 (3)不正确,“集体所有制企业”与“工业企业”是交叉关系。 (4)正确,“法”与“行为规范”是种属关系。 (5)不正确,“书”与“纸张”是全异关系。 4、 下面语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
(1)宪法分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等部分。 (2)违法行为有刑事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3)改革开放以来,这个村的村民喂养的家禽发展很快,鸡、鸭、鹅、鱼、兔都比2年前增长1倍以上。 (4)“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和监护人。
答:(1)不正确,这是分解,不是划分。划分子项与划分母项应具有种属关系。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不正确,划分不全,还有“行政违法行为”。 (3)不正确,划分过宽,“鱼”、“兔”不属于“家禽”。 (4)不正确,划分子项相容,“监护人”包括“父母”和“养父母”等。 5、从逻辑规则上指出下列定义的错误:
(1)公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劳动或用其他方式取得的货币,叫合法收入。 (2)窝赃罪就是窝藏或代为销售犯罪所得赃物的行为。 (3)契约就是合同。
(4)贪污犯是侵蚀、破坏社会主义大厦的蛀虫。 (5)抢夺不是抢劫。
答:(1)定义过窄,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应该相等,“合法收入”不只是“货币”收入。 (2)定义过宽,“窝赃”不包括“代为销售”的行为。 (3)定义项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4)定义项必须是确切的科学概念,不能使用比喻等方式。 (5)定义一般不能使用否定的方式。 第三章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若SIP假,S和P的外延关系可以是( (2) )
(1) 全同关系 (2) 全异关系 (3) 交叉关系 (4) 从属关系
2、当SAP和SEP都为假时,S和P的外延关系可以是((3) )
(1)全同关系 (2)全异关系 (3)交叉关系 (4)从属关系
3、设A、B为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关系是B真包含于A,由此可作出是真的判断的有( (3)、(5)(1) 所有A是B (2) 所有B不是A (3) 有的B是A (4) 所有A是B (5) 有的A不是B
4、根据性质判断间的对当关系,若SEP真,则( (1)、(2)(3) )
(1) SAP假 (2) SIP假 (3) SOP真
(4) SAP真假不定 (5) SOP真假不定
5、已知概念A真包含于概念B,则下述判断必然为真的是( (1)、(3)、(4)、(5) )
(1)“所有A是B” (2)“所有B是A” (3)“有的A是B” (4)“有的B是A” (5)“有的B不是A”
6、已知A概念与B概念为全异关系,并且B概念真包含于C概念,则下述判断中必然为真的是((4) (1)“所有C是A”
2页
) )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所有C不是A” (3)“有的C是A” (4)“有的C不是A” (5)“有的A是C”
7、当“所有A是B”真,并且“所有A是C”也是真时,B与C的外延可以是( (1)、(3)、(4)、(5) )
(1)全同关系 (2)全异关系 (3)交叉关系 (4)种属关系 (5)属种关系
二、从对称性的角度分析下面判断中标有横线的关系属于什么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某甲控告某乙” 3、“对某甲的量刑会比某乙的重” 4、“甲判断和乙判断是矛盾的”
答:1、反对称关系2、非对称关系3、反对称关系4、对称关系
三、从传递性的角度分析下面判断中标有横线的关系属于什么关系? 1、“某甲信任某乙,某乙信任某丙” 2、“甲判断与乙判断相矛盾,乙判断与丙判断相矛盾” 3、“甲比乙先到,乙比丙先到” 4、“甲比乙先到20分钟,乙比丙先到20分钟”
答: 1、非传递关系2、反传递关系3、传递关系4、反传递关系 第四章思考题:
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5—10为多选):
1、若判断形式“(p∨q)→p”为假时,则p、q的真假组合情况必然是( (3) )。
(1) p真q真 (2) p真q假 (3) p假q真 (4) p假q假
2、若“刘某不是医生,那么他就是药剂师”这个判断是假的,那么( (2) )。 (1)“刘某是医生”这个判断必真 (2)“刘某是医生”这个判断必假 (3)“刘某不是医生”这个判断可真可假 (4)“刘某不是医生”这个判断必假 3、“并非甲和乙都是作案人”,这个判断的负判断等于断定了( (2) )。 (1)“甲和乙都不是作案人” (2)“甲、乙二人中至少有一个不是作案人” (3)“甲、乙二人中至少有一个是作案人” (4)“甲是作案人而乙都是作案人”
4、与“所有的被告都是罪犯是不可能的”这个判断等值的判断只能是( (1) ) (1)“必然有些被告不是罪犯” (2)“可能有些被告不是罪犯” (3)“必然有些被告是罪犯” (4)“可能有些被告是罪犯”
5、与“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等值的判断是( (1)、(2) )。 (1)“在法律面前必须没有任何特权”
3页